本书是为适应高等师范院校生物学教育专业及中学生物学课程和教学改革的需要而编写。本书以研究新世纪中学生物学教师所需要的教材分析原理及对现行中学生物学教材的分析为主要研究内容;以理论系统、实践性强、方法新颖、语言简练、内容全面而又便于自学为基本要求。全书分为上、下两篇,共13章,主要阐述了教材的功能及评价、教材分析的基本原理、教材选择、教材整体分析、教材的比较研究、教学设计、教材局部分析等内容。在分析原理的基础上,对我国已经出版的十几套初、高中生物学课标教材进行了整体分析,对人教版初中四册教材、普通高中必修三册教材进行了系统的局部分析。
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是本教材一大特点。因此,本书既可作为高等师范院校生物学教育专业学生、中学生物学教师进修的教材;也可作为生物学教学论专业的研究生、生物学教育硕士研究生、生物学教学研究机构及中学生物学教师的参考书。
上篇 教木才选择与整体分析
1 教材概述
1.1 教材的概念
1.1.1 教材概念的类型
在国内外各种教育文献中,人们对教材的解释和定义纷繁复杂、莫衷一是。从相关资料对“教材”概念的解释与定义的情况看,依据界定视角的不同,我们可以大体归纳为以下三类。
1.1.1.1 教材即“教学材料”
从直观和表面上看,人们常常笼统地视教材为“教学材料”,它包括两类:教科书、教学辅助图书资料等具有文本意义的教学材料和课件、唱片等具有视听效果的教学材料。其中,教科书是最有代表性、最主要的文本教学材料。在这种解释下,教材概念大于教科书概念。例如,教材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一切教学材料。它包括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参考书刊、辅导材料以及教学辅助材料(如图表、教学影片、唱片、录音、录像磁带等)。教科书、讲义和讲授提纲是教材整体中的主要部分”。“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包括文字教材(含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图表和教学参考书等)和视听教材”。这也是人们对教材最简单、最直观的认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