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简称《内经》,包括《素问》和《灵枢》两部分,是我国现存早的一部医学专著。该书以黄帝和岐伯等人对话的形式写成,其成书时间大约在春秋战国至两汉之间。《黄帝内经·素问》原书共9卷,81篇,内容广博深奥,为中医理论之渊薮。主要论述了人体养生气功理论、人与自然相应学说、治未病的预防思想、阴阳五行及气运对中医理论之指导,脏象学说、脏腑经络临床辨证之规律,以脉学为主的望闻问切诊断,针砭灸摩、汤液醪醴之运用,治病求本统领下之标本缓急先后及因人因地因时制宜之治则,以及对咳、疟、痹、风、厥、痿及热病、奇病等具体疾病之认识等等均有较详细的论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中医药古籍是中医药学术传承的重要载体,也是培养优秀临床中医医生的重要源头。本书精选底本,审校整理,以口袋书的形式出版,希望能帮助学习者利用闲暇时光熟读成诵。
黄永秋,医学硕士,广州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副研究员。曾从事中医医疗临床工作十多年。现从事中医药文化建设等工作。参加《岭南中医药文库》《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中医讲义丛书》等的编写。
涂新莉,硕士,广州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助理馆员。一直从事图书信息技术管理、技术支持以及中医药文化宣传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