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基于微观分析视角, 研究我国城市居民家庭的负债行为特征和行为动因, 探寻其背后的债务风险及形成机制, 提炼和构建相适的风险规避路径。具体而言, 本书内容主要包括: (1) 揭示现阶段我国城市居民负债的借款渠道、地区分布、负债规模与结构、地区聚集性, 识别和评价居民加杠杆的群体性差异和结构特征。(2) 构建关于我国城市居民杠杆率的追踪面板模型, 考察居民个体特质、家庭禀赋、人文环境、经济特征等因素对居民加杠杆的驱动效应。(3) 沿循文献中通行的衡量家庭债务风险的各类指标, 结合微观数据调查结果, 构造家庭层面综合多维的债务风险指数。(4) 分析我国城市家庭债务风险的空间分布特征, 对我国城市家庭债务风险进行分解, 重点讨论家庭债务风险的人口学特征分布、财富特征分布和行为惯习特征分布。(5) 运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及其IV估计等多种计量方法, 实证检验普惠金融发展、集体主义文化、移动支付行为及其他传统变量对家庭金融脆弱性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6) 提炼并构建相适的债务风险规避路径, 为当前我国防范和化解重大金融风险的结构性改革提供新的视角和理论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