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市场跨国公司在发达市场并购后的整合》以中国跨国企业在德国市场并购之后,整合德国标的企业的管理模式为例,主要关注以中国跨国企业为代表的新兴市场跨国企业对其从发达市场并购的标的企业所实施的整合模式、潜在演变机制以及影响因素。
因此,《新兴市场跨国公司在发达市场并购后的整合》面向的读者对象主要是学术界中研究新兴市场跨国企业在发达市场跨境并购后整合过程的学者,以及企业界中计划或正在向发达市场跨境投资的新兴市场企业投资人和管理人员,也包括计划或正在向新兴市场投资方出售公司的发达市场企业创始人和管理人员。
《新兴市场跨国公司在发达市场并购后的整合》致力于为上述读者对象提供有价值的并购后整合发达市场标的企业的管理模式,以为新兴市场跨国企业实现并购价值大化做出理论贡献和实践指导。
向发达市场发起并购以获取优质战略资源已经成为新兴市场的跨国企业国际化发展主要的境外投资方式。除收购动机问题和财务绩效问题外,新兴市场跨国公司在并购后对发达市场标的采用的独特的“母公司一海外子公司”联系机制也吸引了相当多的学术界和商业界专业人士。现有文献表明,大多数新兴市场的跨国企业偏好采用较低程度的保存模式或合作模式来整合发达市场标的公司的资源。什么因素会影响新兴市场跨国企业偏好这种低程度的整合模式?为什么?这种整合模式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被调整改变吗?如果改变了,什么因素会影响其整合模式的改变?为什么?这些问题都是目前学术界、商业界人士迫切想知道的问题。因此,本书以中国跨国企业在德国市场的并购后的整合为例,从过程视角分析新兴市场跨国公司在发达市场并购后所实施的整合模式以及影响因素的问题。本书考虑新兴市场跨国公司整合发达市场标的具体组织文化维度的影响;并且,收集和记录了由中国跨国公司在发达市场发起的至少四年间多阶段、动态的整合模式演变。本书有助于拓宽新兴市场跨国公司对发达市场标的企业整合管理的理论。
具体来看,本书着重解决了两个子问题:
第一,鉴于当前关于文化对并购后整合的影响的热议,本书讨论了在并购后新合并标的组织中,哪些具体的组织文化维度影响了新兴市场跨国公司对发达市场标的的整合程度。对于这个问题,本书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向12个中国跨国公司收购德国市场标的案例中的中国和德国管理人员及员工发放并收回问卷67份,通过PCA分析法提取影响中国跨国公司整合的主要组织文化维度,并用Spearman相关性进一步识别这些维度与中国跨国公司整合程度的相关性。本书认为,五个组织文化维度(即适应性、一致性、参与度、平衡性和灵活性)影响了中国跨国公司对德国标的企业的整合程度,其中,适应性是影响中国跨国公司整合程度的预测指标,具有显著的负相关性。
第二,本书认为应该进一步研究和明晰新兴市场跨国公司对发达市场标的企业的整合模式如何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演变,以及为什么会发生如此演变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本书将时间因素纳入考虑范围,通过多案例研究法,考察了中国跨国企业在德国市场发起的6个收购案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整合时间的推移,中国跨国企业对德国标的企业采取整合模式的演化是一个分段线性过程:从收购后的第一年几乎没有整合,到第二、三年的中期阶段着重组织整合,以及从第四年开始的长期阶段的着重生产整合。
杨亚男,女,出生于1990年,于2020年9月获得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管理学专业哲学博士学位;于2021年9月进入北方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担任讲师,工作至今。一直围绕新兴市场跨国企业并购管理领域开展学术研究,具体关注整合模式、商业伦理等研究主题。近5年来,主持、参与多项基金项目,并发表数篇SSCI论文。
第一章 绪论篇
第一节 新兴市场跨国公司的国际化
第二节 中国跨国公司在德国市场的并购
第三节 并购后整合的两个问题
一、组织文化会影响新兴市场跨国企业对发达市场标的企业的整合程度吗
二、新兴市场跨国企业对其收购的发达市场标的企业的整合之路将走向何方
第二章 理论篇
第一节 新兴市场跨国公司国际化理论
第二节 新兴市场跨国公司并购后整合理论
第三节 影响整合的因素
第三章 方法篇
第四章 专题篇
第一节 影响整合德国标的的组织文化维度
一、背景介绍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结果
四、讨论
五、小结
第二节 整合德国标的模式的动态演化及影响因素
一、背景介绍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结果
四、讨论
五、小结
第五章 思考篇
第一节 关于总体问题的讨论
一、随着时间的推移,新兴市场跨国公司对发达市场标的的整合模式将如何演变
二、什么因素影响了新兴市场跨国公司对其发达市场标的企业的整合
第二节 理论贡献
第三节 实践启示
第四节 局限性及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