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忐忑人生》是金爱烂的首部长篇小说,讲述了"最年轻的父母和最年老的子女之间的故事"。叙述者"我"是父母在高中时代生下的孩子,如今只有十七岁,却不幸患上了早熟症,拥有八十岁的衰老的脸庞。
17岁,正是青春年少,却意外结婚生子,成为年轻的父母。 17岁,正值如花年纪,却患有早熟症,拥有80岁的脸庞,成为最衰老的孩子。 一段浪漫的青春恋情,一个充满困惑的成长历程,一部忧伤温馨的家庭史。 金爱烂的《我的忐忑人生》同名电影即将上映,李在容导演,姜东元、宋慧乔主演。
韩国80后女作家,戏剧创作专业出身。年仅25岁即凭借《老爸,快跑》成为韩国日报文学奖最年少获奖者,被媒体冠以年度“韩国文坛最大的收获之一”。此后她相继收获了包括李箱文学奖在内的各种文学类奖项,其“透明的感性、机智的文体和清新的想象力”在青年读者中极有共鸣,并被勒克莱奇奥看好为最有可能摘取诺贝尔奖的韩国作家之一。
引子
第一部
第二部
第三部
第四部
尾声
那个忐忑夏天 韩阿美
作家的话
如果有风,我心里的单词卡就会轻轻翻动。那些词语犹如被海风吹干的鱼,缩小我身体的尺寸,却拓宽了外部的边界。我回想起小时候最早念过的事物的名字。这是雪。那是夜。那边是树。脚下是大地。您是您……我身边的全部事物都是先用声音熟悉,再用笔画拼写。现在,我偶尔还会为自己知道那些名字而惊讶。
小时候的我整天都在学话。妈妈,这是什么?那是什么?我嘀嘀咕咕,把周围弄得乱七八糟。那些名字明亮而轻盈,难以附着在事物表面。尽管昨天已经听说,前天也曾学过,然而我还是闻所未闻似的询问。当我举起手指向某个东西,家人的嘴里便会啪啪地跌落带着陌生声音的字眼。当我询问时,便有东西在移动,就像风吹铃响。“这是什么?”我喜欢这句话。我喜欢这句话超过了他们告诉我的事物的名字。
雨是雨。白天是白天。夏天是夏天……我在生活中学会了很多话,有的常用,有的不常用。有的扎根在大地,有的像植物种子轻飘飘地扩散而去。当我把夏天叫做夏天的时候,仿佛我真的拥有了夏天。因为相信是这样,所以我问得更经常。大地,树木,还有您……追逐我口中的风重叠、摇曳的这个,那个。当我发出“那个”的声音,“那个”荡起的同心圆的宽度,常常让我感觉到我的世界的辽阔。
现在,我几乎知道了生活所需的全部话语。重要的是这些话语能让我衡量出缩小自身体积制造的外部世界的宽度。当我说风,我会想到上千个风向,而不仅仅是四个方位。当我说背叛,我会沿着落日追逐十字架拉长的阴影。当我说您,我会分辨犹如大雪覆盖五彩蜡笔似的隐藏起深度的平坦。然而这也是世界上最困难的事情,因为风不停地吹拂,我从出生以来就没有年轻过,话语也是这样。
我和世界最早交流话语的地方是山高水清的乡村。我在那个水流蜿蜒回旋的地方学习自己的名字,学会了走路。从咿呀学语到说出简单的句子,我用了三年。那正好是爸爸妈妈栖居在外婆家的时间。村里人有什么需要,大部分都是自给自足。我接触最多的都是贴近生活的鲜明的话语。我的堂哥每天看电视,有生以来会说的第一句话就是“LG”……我说话很晚,很长时间里爸爸妈妈忧心如焚。妈妈担心我是不是有什么问题,到处征询意见。爸爸却说小孩子不会说话的时候最美好,默默地去了工地。据说要进驻附近的大湖观光园区正在建地基,爸爸也去打工了。精明的外公在宅旁地边为那些外地涌来的民工盖起了房子。水泥墙配上石板瓦的屋顶,有着浓郁的外国情调。一字形的建筑很小,总共能住四家人。这里面就有我们家的房间。我们家有三口人,十来岁稚气未脱的父母,带着刚刚出生的儿子。对三口之家来说,那地方窄得可怜,厨房也不舒服,不过我们不用交房租,也不用生活费,只能一声不吭地老老实实住下了。
外婆膝下有很多孩子,五个儿子,一个女儿,总共六个。我曾问过妈妈,“妈妈,外婆和外公关系都不好,怎么还生了那么多孩子啊?”妈妈难为情地回答说,“是吧?我也纳闷,还问过外婆呢。不过……这就像大旱天里种豆子,稀稀拉拉总有孩子生出来。”妈妈在兄弟姐妹当中排行老六,小时候的外号叫做“十八公主”。她在粗话连篇的男人中间长大,与姣好面容极不相称的是她动不动就说脏话。小小的黄毛丫头在村子里到处横冲直撞,顽皮地张口大骂,每当我想到这样的情景就感到亲切和满足。尽管妈妈的性格至今依然强势,然而她的语气却蔫了,变得日益温顺起来,那好像是在她醒悟到这个世界上的事不可能通过“十八”来解决之后。也许是她过早地怀上孩子被迫退学的时候,也许是爸爸差点儿被五个舅舅打死的时候,也许是她在食堂里忍受比自己小的女孩们挑衅和吵闹的时候,也许是紧盯着医药费清单抓耳挠腮也想不出办法的时候,应该就是类似的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