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租赁蓝皮书:中国融资租赁业发展报告(2014~2015)(2015版)》秉承客观公正、科学严谨的宗旨和原则,全面分析了国内外融资租赁理论和实践发展,系统评价了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充分借鉴国外融资租赁业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快推进我国融资租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融资租赁蓝皮书:中国融资租赁业发展报告(2014~2015)(2015版)》是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与中国博士后特华科研工作站共同研究成果。主编为王力等。2014版系本皮书的第一本。融资租赁在社会资本形成、拉动产业升级、促进就业以及扩大出口等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融资租赁业呈现蓬勃发展态势,企业数量和资产规模大幅增加,租赁业务范围逐步扩大,经营管理和风险控制能力得到快速提升。本报告首先回顾了我国融资租赁业的发展历程,其次在对行业运行特点及存在问题进行客观评价的基础上,对融资租赁业发展面临的重要机遇进行深入分析,最后结合全球融资租赁业发展的最新态势,提出推动我国融资租赁业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本书对我国金融租赁业及相关研究人员具有一定的现实借鉴意义。
2013年12月27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到天津考察,第一站就来到位于天津滨海新区的工银金融租赁有限公司。李克强认为,租赁行业是一块新高地,国家要培育这个行业发展起来。他提出金融业要围绕实体经济发展需要,创新金融服务,支持中国装备“走出去”。“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加速,金融改革全面铺开,在国家主管部门引导和支持下,我国融资租赁业保持了高速发展的势头,业务规模不断扩大,监管水平显著提升,行业地位快速提升。融资租赁作为集融资与融物、贸易与服务于一体的金融工具,在提高经济效率,优化金融结构,缓解企业融资压力和实施“走出去”战略等方面,日益凸显出其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与行业魅力。
目前,我国融资租赁业仍处于粗放式发展阶段,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理论与实践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同时,我国租赁行业研究也未引起国内经济学界的足够重视,特别是融资租赁领域至今缺少重大的创新性成果,较少开展系统性、跨学科交叉研究,难以满足租赁行业迅速发展的需求。在此背景下,中国社科院金融所与特华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成立联合课题组,共同发起编撰《中国融资租赁业发展报告(2014~2015》蓝皮书。首部蓝皮书汇集了经济金融、融资租赁及相关领域有影响力的专家学者,全面分析了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突出问题,在充分借鉴国外融资租赁业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加快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的政策建议。综观全书,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是符合当前融资租赁理论与实务发展的现实需要。该书针对融资租赁行业理论研究相对滞后的现状,结合融资租赁企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现实问题,选取融资租赁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经济效应、投融资、税收政策、法律制度、风险控制、政策监管等方面的重要热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对于我国融资租赁业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二是对西方融资租赁业发展的有关结论进行本土化验证。欧美发达国家融资租赁业发展历史悠久且市场完善。但融资租赁理论与实务发展的有关结论是否适合我国的金融体制、政策环境还有待检验。该书定位准确,在对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融资租赁理论、市场现状进行分析评价基础上,对我国融资租赁业创新发展建言献策,其结论对于解决行业发展中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对于推动我国金融市场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是提出了加快推进我国融资租赁业实现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我国融资租赁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重点把握好市场与政府的关系,选择好实体经济与金融有效融合方式,平衡好增长效率与风险管控的关系,这必然要求我们做好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该书结合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的历史变迁和当前的经济金融环境,分区域篇、产业篇和市场篇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构严谨,资料翔实,展现了较高的研究水准。
综上分析,首部融资租赁蓝皮书兼具学术性、实证性、咨询性和资料性,内容全面丰富,填补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融资租赁蓝皮书之空缺,对我国租赁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具有现实指导意义。本书既适合行业监管部门、融资租赁企业和学术机构研究参考,也适合该行业从业人员学习和了解融资租赁业发展情况的需要。希望编者不断地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再接再厉,争取越办越好,为推动我国融资租赁事业不断发展做出贡献!
李光荣,经济学博士,世界生产力科学院院士,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现任特华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华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华安财保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渤海国际信托有限公司董事长、亚洲金融合作联盟常务副主席、中国民生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咨询委员会主席和特华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站长。主要社会兼职:担任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委员、中直机关青年联合会常委、中国生产力学会副会长、中国保险学会副会长、北京创业投资协会副理事长、华民慈善基金会荣誉理事长、湖南省慈善总会副会长等职务,还受聘担任多家地方政府经济顾问和上市公司独立董事。
王力,男,山西山阴人,经济学博士,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大学金融研究中心博士后,中国博士后特华科研工作站执行站长。主要研究领域:区域金融、产业经济、资本市场、公司金融、创业投资。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校外导师、湖南大学金融学院和上海商业发展研究院兼职教授。主要社会兼职有中国生产力学会常务理事和副秘书长、中国保险学会常务理事和副秘书长、中国城市经济学会理事等。主要学术成果有《兼并与收购》(2000)、《香港创业板市场研究》(2001)、《中国创业板市场运行制度研究》(2003)、《国际金融中心研究》(2004)、《中小企业板市场发展研究》(2005)、《中国区域金融中心研究》(2007)、《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跟踪研究》(2007)和《中国金融中心发展报告(2010~2011)》等10多部著作。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中国金融中心城市金融功能区建设若干问题研究》和《中国建设金融中心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等学术论文170余篇。
Ⅰ 总报告
1 中国融资租赁业发展分析与评价/001
Ⅱ 综合篇
2 融资租赁业的经济效应/022
3 融资租赁法律制度重构/057
4 融资租赁业税制改革/081
5 融资租赁企业的融资问题/099
6 租赁资产证券化创新探索/124
7 融资租赁业的风险管理/138
8 融资租赁全产业链分析/165
Ⅲ 区域篇
9 天津融资租赁产业集群创新实践/174
10 自贸区视角下上海融资租赁业发展实践/194
Ⅳ 行业篇
11 飞机融资租赁业发展评价/230
12 船舶融资租赁业发展评价/243
13 工程机械融资租赁业发展评价/251
14 汽车融资租赁业发展评价/267
Ⅴ 国际借鉴篇
15 美国融资租赁业发展及启示/279
16 欧洲融资租赁业发展及启示/290
17 日韩融资租赁业发展及启示/301
Ⅵ 市场建设篇
18 深圳亚太租赁资产交易中心建设/310
融资租赁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新兴领域和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推动金融业改革创新等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首部《中国融资租赁业发展报告(2014~2015)》秉承客观公正、科学严谨的宗旨和原则,全面分析了国内外融资租赁理论和实践发展,系统评价了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充分借鉴国外融资租赁业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快推进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全书共分为总报告、综合篇、区域篇、行业篇、国际借鉴篇和市场建设篇六个部分。
总报告重点分析了融资租赁业和融资租赁市场的总体发展。首先,从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的历史进程出发,结合特定的经济环境分析了行业整体运行情况;其次,重点对融资租赁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等进行深入研究;最后,根据全球融资租赁业发展的最新态势,提出推动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综合篇全面梳理国内外融资租赁最新理论研究成果和实践案例,结合我国租赁行业发展现状,对租赁的经济效应、法律与税制改革、企业融资模式、行业风险评估、租赁资产证券化和租赁产业链等重要问题进行系统分析,以期对我国融资租赁业健康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区域篇选取天津、上海两个融资租赁产业聚集城市进行系统分析和评价,在概括区域租赁市场总体竞争态势的基础上,对两地政府为推动行业发展而进行的改革创新实践展开系统、深入的研究,为全国融资租赁业发展与创新提供借鉴。
行业篇利用大量翔实的数据分析了飞机、船舶、工程机械、汽车等租赁子行业的发展现状,重点研究了这些子行业的发展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并在借鉴国外租赁行业发展经验基础上,结合我国现实国情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国际借鉴篇对美国、欧洲、日韩等发达国家的融资租赁行业整体发展情况进行比较研究,聚焦发达国家融资租赁行业运行状况及市场特点,分析了不同市场参与主体和要素、政府政策等外部因素,对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及政府政策等提供借鉴和启示。
市场建设篇以正在建设的深圳亚太租赁资产交易中心为案例,从交易中心设立依据、运行机制、发展目标及发展步骤等方面对我国租赁业市场建设进行专题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