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是一切学习能力的核心,培养一个爱阅读的孩子是很多家长的梦想。本书从阅读带给孩子的好处、如何给孩子挑选合适的图书、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方法及如何营造家庭阅读气氛等几个方面,生动形象地描述了一位母亲和女儿之间共同阅读的故事,分享和孩子一起读书的经验。让更多的父母认识到:和孩子一起读书,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情!让孩子爱上阅读,在阅读的喜悦中快乐成长。
为什么要让孩子阅读?
如何给孩子选择合适的图书?
应该让孩子养成哪些阅读方法和习惯?
怎样营造孩子喜欢的阅读环境?
……
★教育学博士妈妈和10岁小才女共同讲述
★14个好方法,让孩子爱上阅读,高效提升孩子阅读力
★20个父母最想知道的儿童阅读问题解答,让孩子变成爱读书的天使
★附录儿童阅读推荐书目100本
培养一个爱读书的孩子是很多家长的心愿,因为我们都知道读书的重要性。在学习化的社会里,阅读是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养,人们通过阅读可获取各种信息并促进个体发展,可以说阅读能力是奠定个人一生幸福的基石。因此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和兴趣是家长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事实上,在今天这种快餐文化的社会中,读书正在遭受来自很多方面的挑战,很多家长在培养孩子读书能力的过程中感到非常迷茫。与很多家长一样,我也非常重视对孩子读书能力的培养。在培养孩子读书能力的过程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读书的第一步,是要选择一本合适的书。书是人类的精神食粮,就像我们今天非常重视自己每天的饮食一样,我们也应该关注精神食粮是否营养、健康。因此作为家长,要非常重视对孩子所读书籍的选择。我的孩子在家里所读的每一本书都是我了解的,特别是她在幼儿园以及小学低、中年级阶段,她所看的每一本书都是经过我的选择和推荐的,在她到了小学高年级阶段,虽然她看的书有一些来自于同学们的推荐等,但我都知道最近她在看什么书。这样一方面能保证孩子所看的书是有价值的,是有营养的;另一方面我也知道孩子最近在想什么问题,我可以给她提供什么帮助。家长对于儿童的图书市场的了解是很有限的,因此我非常重视来自一些权威部门推荐的图书目录,我会从这些图书目录中,根据孩子的特点和阅读水平,有针对性地给她挑选适合她的书来读。有了合适的书后,就是如何阅读的问题。作为家长,在培养孩子读书能力的过程中,不是给孩子买完了书,就可以万事大吉了。同样是一本书,囫囵吞枣是一种阅读,细嚼慢咽也是一种阅读,然而不同的阅读,效果有非常大的差异。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特别是还不会认字的孩子来说,家长应该和他一起阅读,和他一起慢慢享受读书所带来的各种幸福,如故事中的智慧、温暖和力量等等。孩子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慢慢形成读书的兴趣和对世界的认识。对于年龄较大的孩子,一般在小学中、高年级以后,当孩子已经学会了阅读后,孩子是通过阅读来学习的,他通过阅读来认识世界、丰富自己。家长在面对这样的孩子时,虽然已经不需要像以前那样和他一起来读书了,但他依然需要家长的关注。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来交流读书的体会,和孩子一起对于故事情节、人物角色、作者等方面进行讨论等等。在与父母的互动中阅读,孩子会有更多的收获。
要培养一个具有阅读兴趣的孩子,家长的作用还体现在如何构建一个愉悦的书香家庭。家长的以身作则是非常重要的,只有爱阅读的父母才能培养爱阅读的孩子。家长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构建书香家庭,如陪孩子逛书店、去图书馆等等。
我的孩子赵子欧从两三岁时开始,我就经常和她一起阅读各种各样的绘本,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了她对于读书的爱好。子欧上大班的时候开始尝试独立阅读,一年级的时候能够借助拼音自由地阅读。子欧在小学三年级以前看了很多书,在这个阶段她学会了如何阅读,认识了大部分常见汉字,对许多常见词语的识别已经实现了自动化,学会了流利地阅读。子欧到了三年级以后,已经达到通过阅读来学习的阶段。在这个过程中她表现出了对阅读的极大热情和兴趣,她最喜欢的事情是让自己有更多的时间来读自己喜欢的书,在阅读的世界中她感到非常自由和惬意,并已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她读书的内容也越来越深奥和广泛,喜欢从读书中获取知识来满足她的好奇心。
本书主要记录了我和我的女儿——赵子欧在阅读过程中的各种有趣的故事,在本书中还插入了很多子欧自己写的关于读书的故事。通过这些故事,我们能够感受到一个孩子从学习阅读到通过阅读来学习的过程,通过这些故事,我们也能感受到读书带给我们的幸福。
我们希望每个家长都来关注孩子的读书能力!我们希望孩子们能有更多的好书可以读!我们希望每个孩子都能从读书中找到自己的快乐和兴趣!最后我们希望本书对家长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和能力有所启发。
欧群慧
2014年12月1日
Chapter1 为什么要让孩子阅读
1.每一本世界名著都是一座富矿
2.阅读能让孩子变得自信
3.子欧喜欢生命科学的故事
4.子欧喜欢石头的故事
5.让孩子在阅读中感受快乐
6.子欧喜欢历史的故事
7.在阅读中培养推理能力
8.孩子把主人公作为自己的偶像
9.在阅读中学会写作
10.在阅读中提高语文素养
Chapter2 如何给孩子选择合适的图书
1.儿童阅读从绘本开始
2.让孩子读传统民族文化的书
3.读经典的书是不会错的选择
4.尊重孩子读书的选择
5.有些书要读一辈子
6.历史故事是孩子最好的启蒙书
7.让孩子看看地图册
8.家长如何给孩子挑书
9.让儿童文学营造儿童精神家园
10.让诗歌走进儿童的生活
11.让孩子读传记
12.如何对待读书挑食的孩子
13.让孩子喜欢上一个作者
14.互相推荐、交换喜欢的书
15.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应看的书
Chapter3 应该让孩子养成哪些阅读方法和习惯
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2.子欧这样读国学经典
3.和孩子讨论读书的内容
4.带着问题去阅读
5.在批判中阅读
6.重视书的目录
7.了解书的作者
8.听书也是一种很好的方式
9.好奇心的培养是孩子爱阅读的前提
10.螺旋式上升读书法
11.看完一本书,再看下一本书
12.拓展式阅读法
13.比较读书法
14.放慢阅读速度
Chapter4 怎样营造孩子喜欢的阅读环境
1.早期阅读意识的培养
2.记录孩子的读书目录
3.定期整理孩子的书柜
4.给孩子买书作为礼物
5.定期逛书店
6.让图书馆成为孩子的朋友
7.和孩子一起读书
8.写给美国作者的一封邮件
9.珍视孩子在阅读中的感受和独特理解
10.让孩子做一本书
后记
附录一:儿童阅读常见问题回答
附录二:儿童阅读推荐书目100本
1.孩子喜欢看电视不喜欢看书怎么办?
答:孩子喜欢看电视是正常的,但注意应适度,你可以把孩子每天看电视的时间固定为半个小时或者一个小时,并且选择比较好的节目,比如《动物世界》《探索与发现》,并且要告诉他,只有做完作业才可以看,甚至你可以和孩子一起看电视,然后就电视当中的一些有趣的内容和孩子讨论,还可以借一些与电视内容有关的书籍给他看。
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大人一定要和孩子共读,如果大人在看电视,而不是看书,孩子当然也会想看电视。如果电视没开,全家人都在看书,爸爸妈妈还会轮流给他讲故事,就像一个家庭故事会,在这样的氛围下,想不让孩子爱上阅读都难。
2.我推荐给孩子看的书他不要看,而要看自己想看的书怎么办?
答:当孩子主动提出要看什么书的时候,我们应该感到高兴,尽量满足孩子的要求,这说明他有主动阅读的需求了。无论孩子看什么书,我们最基本的目标是希望孩子养成阅读的能力和习惯。但当孩子要求看自己想看的书的时候,家长一定要先了解书的内容,看看是不是确实适合他看。只要是对孩子有益的书,都可以让孩子看。家长不要在这个问题上过于强势,这样会导致孩子丧失对阅读的兴趣。不过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要尊重孩子对阅读的选择,即使他一开始的选择在你看来很幼稚,但那也是他独立阅读的开始,只有尊重他的要求,他才会在自己的阅读之路上走得更好更远。
3.孩子不肯自己看书怎么办?
答:每个孩子都有一个由听读到自主阅读的过程,这对学龄前儿童来说很正常。学龄前的孩子喜欢家长读书给自己听,可能是对父母的情感依赖。当孩子上学后,认识的字渐渐多了,他会愿意自己看书。如果还不愿意的话,家长需要查明一些原因,是因为字不认识,还是对阅读的内容不感兴趣。
4.孩子在听家长读书时总打断家长怎么办?
答:这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孩子爱打断,说明孩子爱思考,他是真的对这个故事感兴趣,理解了阅读的内容。家长应该重视这种交流。比如我和子欧一起读书时,经常是在交流讨论中进行的。这种好奇心,实际上也是一个人求知和成长的开始。所以,无论何时都不应该打断这种提问。
我们经常会对阅读的内容进行讨论,如果她问的问题超过我理解的范围,我就告诉他,这个问题我也很想知道是为什么,还可以带着她一起去查查书,这并不是一件丢面子的事情。相反的,它会让孩子对自己父母的这种认真劲儿感觉到十分的敬佩。
5.孩子读故事的时候哭怎么办?
答:不要怕孩子哭,如果孩子在读一本有悲伤情节的书之后哭了,说明孩子理解了。孩子可能会觉得哭是一件很难为情的事情,家长应该告诉他这是很正常的事情。比如子欧在读《红楼梦》和《简?爱》的时候,都哭了,还害怕我发现,我告诉她这很正常,我在看这些书的时候也哭了。
这样她就很自然了。对孩子的这种哭泣,我们不需要惊慌,更不要强迫孩子安静,因为哭是一种正常的调节情绪的方法。我们要做的,其实只是安静地陪伴孩子,或者鼓励性地抱抱他,准备好一些擦眼泪的纸巾,等待孩子自己平静下来。另外对年龄较小的孩子来说,应多看一些欢快的书。
6.有暴力情节的书该不该给孩子看?
答:其实很多传统的童话都有暴力描写,比如格林童话。不过,传统童话中即使出现暴力,也大多是出现在反面人物身上的。总的来说,在大多数童话故事里,善恶是分明的,对暴力是持不赞赏的态度的。对于书里的暴力描写,我觉得,只要不是特别血腥恐怖的,就没有必要去刻意回避。如果在读到这些有暴力描写的章节时,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谈谈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家长还可以引导他换个角度去思考问题,这样孩子可以在他接触真正的社会暴力之前,形成自己对暴力的看法。社会不总是只有温柔的一面,家长也需要让孩子认识社会中的现实一面。
7.阅读看不到收效怎么办?
答:关于这个问题,家长不要太着急。阅读的效果确实不是立竿见影,它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日积月累才会发现效果。家长在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的时候,不要持过于功利的态度。当读书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发现效果。就像我在第一章中所说的“每一本世界名著都是一座富矿”一样,等到某一天你就会突然发现这种效果。比如爱阅读的孩子一般理解能力较强,开阔的知识面和深刻的理解力也会让他比同伴做得更优秀。如果你真的希望孩子茁壮成长,那就不要让他放弃阅读的好习惯,因为这个习惯一定可以让他受益终身。
8.怎样才能知道孩子的阅读感受?
答:阅读是一种个性化活动,我们应该尊重这种个性化活动。其实每个人读书的感受都不会是一样的。我们应该多与孩子进行阅读感受的交流,这种交流可以根据孩子年龄的不同来进行。如果是学龄前的孩子,可以通过复述、创编、表演等多种形式进行。而孩子上学后,可以让他和你讨论人物角色,讨论好玩有趣的情节,也可以谈谈收获、写写读后感、画一幅画等。只要大人能细心观察,就会从这些细节中了解孩子的阅读感受。
9.如何和孩子一起读性教育方面的书籍?
答:和孩子一起阅读性教育方面的书,对传统保守的父母来说是不容易的。其实,现在的孩子大都很早就会从电视、报刊和同学那里了解到这些常识了,如果能早点儿从父母那里知道,总比从外面获取到这些信息更好吧?
如“我是怎么出生的?”一直是孩子非常渴望了解的一个问题。在孩子四五岁的时候,都会向自己的父母提出这样的问题,这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因为这个时候的孩子会有一种强烈的性别意识,经常会向家长提出一些关于性方面的问题,其中“我是从哪儿来的?”就是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因此,家长对于孩子的这些问题应该感到坦然。这个时候是家长对其进行性别教育的关键时期。家长在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比如在回答三四岁孩子的这个问题时,可以采取一些非科学的方法来回答他,比如“你是小天使”等。但在回答五六岁的孩子的这个问题时,特别是孩子希望对问题有正确的认识时,家长应该科学地回答这个问题。孩子只是对自己从哪儿来的问题感兴趣,家长不必担心其他方面。当孩子有了准确的答案后,他也就不再好奇了,并且很高兴自己是那个跑得最快的精子长成的小宝宝,而且也没有像一些家长所担心的有负面影响。因此,家长在面对孩子的这些问题时,完全可以坦然地从科学的角度给孩子正确的解释,不必多虑。在子欧四五岁的时候,我们一起看了《小威向前跑》,后来还在科技馆演示了过程,从此不再好奇了。
10.如何对付孩子不喜欢的书?
答:一般来说,孩子不喜欢一本书,有可能是那本书不适合他的兴趣,或者不适合他的年龄,因此理解不了。家长可以先放在一边,说不定哪天孩子翻出来看看又觉得很喜欢了,如子欧最初不喜欢《小王子》,后来又很喜欢这本书。家长不要表现出失望、着急等情绪,而应慢慢等待,要是孩子一直不喜欢也没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