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山大学建校90周年,其外语专业建设也有90年历程。此时,回顾历史,有着特别的意义。本书分7章讲述中山大学外语学科发展的历程:1924—1936,由初创到发展;1937—1949,战争岁月;1950—1976,经历国家院系调整的学科曲折发展;1977—1991,学科重建到充实;1992-2001,整合发展;2001-2014年,跃上新高;以及2014年翻译学院和外语学院合并为大学院的融合创制。学科的发展也从侧面展示了90年间中国历史的发展变革,因此,这部历史也是中国当代文化进程的缩影。
本书由中山大学历史系曹天忠教授担任特邀主编,主持编修工作。曹天忠,男,籍贯广西博白,中山大学中国近现代史专业博士,中山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孙中山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基地兼职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北京大学历史系高级访问学者,台湾政治大学历史系合作研究,芝加哥大学、哈佛大学学术访问。曾兼任中山大学研究生院副处长。主要研究领域为 晚清民国文化史、中国近现代教育与社会变迁(侧重教育与政治)、中国近现代区域社会史以及中国历史文献学等。出版专著《教育与社会改造——雷沛鸿与近代广西的教育及社会》(独立,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先因后创与不破不立——近代中国学术流派研究》(合作,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专著2部;在《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北京《近代史研究》、台湾《思与言》、《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历史档案》、《民国档案》、《社会科学战线》、《思想战线》、《学术研究》、《人文杂志》等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曾与同事合作获得省级科研、教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各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