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警世录》是新时代、新背景下对《易经》的全新解读。《易经》发现了“易”的易变(多变)、易(简单)、不易(不变)的规律,提供了一个识破天机的诀窍,即寻找事故发的最初原因,然后梳理千头万绪的现状。《易经警世录》一书,并非是简单的对《易经》全文的解读,而是从易理的角度,选取每卦中具有代表性的人文思想、哲学思辨的段句,在前人注释研究的基础上对《易经》六十四卦进行思考和解读。例如,《小畜卦》讲如何积累,《大畜卦》讲如何包容,《同人卦》讲如何亲和,《剥卦》讲如何做人、如何当官……从方方面面体现了《易经》的思辨理念,读来颇为新奇有趣。
山东临沂的于中华——山东作家协会会员、山东临沂市党组副书记——对《易经》做了全新的阐释。他对《易经》六十四卦,从易理的角度,选取每卦中具有代表性的人文思想、哲学思辨的段句,在前人注释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历史与现实,加以诠释、思考和感悟。其中对为官、为人之道的理解和阐述新颖且深刻,读来有豁然开朗之感,启迪作用颇大。
《易经》是六经之一,中国的儒家典籍。它原名《易》、《周易》,汉代时通称为《易经》。
《易经》成书于何时,为何人所作,迄今无定论。《汉书·艺文志》认为伏羲画八卦,周文王演为六十四卦,做卦辞和爻辞,孔子作传以解经。“五四”运动以后,史学界对传统说法提出怀疑,认为卦和爻辞中讲到周文王以后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足证《易经》非出于一时一人之手,因此出现了周初说、春秋中期说和战国说,所据不一。
古往今来,易家分为两大派别,一派是以占筮为主旨的易术派,一派是以易理与道理为主旨的易理派。易术派以汉代方士和神学往下沿袭,一步一步加重《易经》的神秘色彩;易理派从后汉、两晋的玄学往下沿袭,逐步加重《易经》的哲学、政治学、社会学色彩,成为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教义内容。
对于《易经》这部古书,许多人并不真正了解。究其原因可能有二:一是认为这部古经是“占卜”书,即算卦用的,甚至将其说成是“封建迷信”;二是此书文字简洁,内容艰涩,阅读困难。因此,这部被尊为“群经之首”的古代文化巨著,便很难被一般读者所接受。
那么,《易经》是不是一部卦书呢?
有人说“是”。其根据是《易经》的本来内容就是“阴阳八卦”和六十四卦别卦,几乎都是预卜和测断祸福的文字,又有明确的占断结论,包括怎样吉祥,怎样凶险,都属于占筮术语。
认为《易经》不是卦书的也各有其根据和理由。自古以来,易学研究大家迭起、流派纷呈。哲学派以为《易经》是哲学著作。这是因为构成《易经》基本思想的是“阴阳消长”论,以及由此而来的“物尽必复”论,这是属于哲学范畴的命题。阴阳二气的消长升退,以及由此引起的物质变化,是对运动规律的合理阐释。经文中有大量的哲学观点,如“无平不颇”、“无往不复”、“泰极否来,否极泰来”,等等。
认为《易经》不是卦书的,还可说出更多的理由。譬如《易经》中有大量篇幅谈论国家政治,由此认为这是一部政治著作;其中又有许多谈论人伦道德、修身颐养、思想品德、行为准则以及人际关系等内容,由此认为这是一部义理著作。此外,《易经》还有论述经济的、军事的、法制的、教育的、改革的内容等等,可谓包罗万象,是古代的一部百科全书。
笔者对《易经》的价值取向是“易理”学说。
《易经》发现了“易”的易变(多变)、易(简单)、不易(不变)的规律。易的反义词是难。大千世界,复杂纷纭,大到世界战争,小到不幸家境,都很难一目了然。《易经》提供了一个识破规律的诀窍,即寻找事故发生的最初原因,然后梳理千头万绪的现状。这种由简知繁的方法,叫做“易”,孔子称之为“简单”。易,又指事物的变化、变位、变量和变质。世界上没有不变的事物,“变”是万物的常规,自然和人类社会的一切都在瞬息万变之中。《易经》研究万物变化的规律,这种变化称为“变易”。万物的变易虽神出鬼没、难以捉摸,却有一个总的规律不可改变,即“周而复始”、“生生灭灭”。这不可改变的总规,《易经》称之为“不易”。
“简单”、“变易”、“不易”是《易经》之“易”的三大含义。对这三大含义的揭示是《易经》创作者的伟大功绩。“三易”的宗旨是以“开物成务”为本,即拨开事物的本相,开创事物的新局,以完成天下大事,提供完成大业的途径,故而《易》称为经。“经”就是经典。
《易经》在其神秘的形式中蕴含着深刻的思维理论和辩证观念,例如,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吉与凶、得与失、益与损、泰与否、既济与未济等一系列对立统一现象,其承认对立事物的互相转化。《易经》充满辩证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易经警世录》一书,并非是笔者对《易经》全文的解读,仅是对《易经》六十四卦,从易理的角度,选取每卦中具有代表性的人文思想、哲学思辨的段句,在前人注释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历史与现实,加以诠释、思考和感悟。
由于作者学识有限,疏漏偏颇之处在所难免,请方家、读者指正。
于中华,1982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学历,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
曾任镇长、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县委副书记、县长、县委书记、市政府副市长,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副书记,现任山东省临沂市人大常委会咨询、党组副书记。融汇古今博学,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饱历世事沧桑,浸泡出人生生命的真味。
著有《感悟人生》、《感悟论语》、《感悟菜根谭》、《当官是一门技术活》、《史记今鉴》等作品,约150万字。作品畅销海内外,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
自强不息(乾卦第一)
甘当配角(坤卦第二)
责任担当(屯卦第三)
文明启蒙(蒙卦第四)
耐心等待(需卦第五)
慎重讼争(讼卦第六)
民心归仁(师卦第七)
相辅共生(比卦第八)
蓄积美德(小畜卦第九)
恪尽职守(履卦第十)
和谐亨通(泰卦第十一)
泰极否来(否卦第十二)
团结给力(同人卦第十三)
遏恶扬善(大有卦第十四)
君子有终(谦卦第十五)
顺应天时(豫卦第十六)
择良而事(随卦第十七)
治理腐败(蛊卦第十八)
事行中道(临卦第十九)
注意形象(观卦第二十)
法律严明(噬嗑卦第二十一)
文质相映(贲卦第二十二)
灵活处世(剥卦第二十三)
应变兴业(复卦第二十四)
事不妄为(无妄卦第二十五)
大度包容(大畜卦第二十六)
颐养身心(颐卦第二十七)
特立独行(大过卦第二十八)
上善若水(坎卦第二十九)
附丽通达(离卦第三十)
感应真诚(咸卦第三十一)
贵有恒心(恒卦第三十二)
当退则退(遁卦第三十三)
盛时勿骄(大壮卦第三十四)
赢得器重(晋卦第三十五)
韬晦隐光(明夷卦第三十六)
齐家以正(家人卦第三十七)
求同存异(睽卦第三十八)
临事而惧(蹇卦第三十九)
治理有道(解卦第四十)
趋轻避重(损卦第四十一)
增益于民(益卦第四十二)
刚柔相济(夬卦第四十三)
遇合谨慎(姤卦第四十四)
身正得众(萃卦第四十五)
求升有道(升卦第四十六)
不易其志(困卦第四十七)
劳民劝相(井卦第四十八)
革旧布新(革卦第四十九)
重视人才(鼎卦第五十)
心存敬畏(震卦第五十一)
止得其所(艮卦第五十二)
贤德善俗(渐卦第五十三)
天长地久(归妹卦第五十四)
天道忌盈(丰卦第五十五)
人生如旅(旅卦第五十六)
遇事善断(巽卦第五十七)
泽水相连(兑卦第五十八)
治涣以聚(涣卦第五十九)
节制有度(节卦第六十)
慎用极刑(中孚卦第六十一)
量力而行(小过卦第六十二)
安不忘危(既济卦第六十三)
追求不止(未济卦第六十四)
结语
“泰”字与太、极、最诸字意义相通,其在中华文化的辞典中,主要是安宁、平安的意思,含义十分吉祥。如安泰、富泰、康泰、和泰、福泰、通泰等等,都是对吉祥亨通的表述。《泰卦·彖辞》说明“吉亨”的第一个原因:“则是天地交,而万物通也。”天地能交感流通,万物才能吉祥、亨通。这是《易经》最基本的思想,天地相交,万物化生;阴阳相交,流行亨通。天地不交,万物既无由产生,也难以生存,更谈不上吉亨。原因之二,“上下交,其志同也”,从上下的交感流通解释亨通,天地互喜,阴阳相吸,上下相交,志同道合。推及社会伦理,在上位的人能谦恭卑下,在下位的人能顺应迎上,至诚交感,上下一心,心志相合,故吉祥、亨通。象辞则从君主治理天下的角度解释卦象,“后以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是要君王从天地交感流通中得到启示,要其按天地运行的法则制定出人伦大道,把天地适合于万物的大道推及到社会,助成天地之道的推行,来率领、指导民众的行动。其实就是按天地之道制定政策,推行天地运行的法则,发扬泰德,上下一心,同心同德,创建安康和谐的社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