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跨越时空的永恒智慧,对于人的自身发展、对解决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都具有非凡的启迪和指导意义。作者长期潜心于《周易》的学习与研究,经过多年摸索,近来终有所悟,不仅找到了六十四卦的变卦规律,还初步掌握了一套新的解卦方法。依据这一方法,从文本主体入手,对《周易》卦、爻、象辞进行了全新解读,不仅将原作省略部分给予了补充,还尽可能详尽地指出了一些重点词、句的来源或出处。
与传统解《易》方法不同,这是一本从卦图和易象入手解读《周易》中卦、爻、象辞的读物。书中首次明确指出《周易》的文本主体不是卦、爻、象辞,而是卦图和易象,卦、爻、象辞只是卦图和易象的解说辞。该书不仅揭示了《周易》六十四卦的变卦规律,还本着尊重原著、尊重读者的原则,对六十四个本卦及三百八十四个变卦逐一进行解读,既不故弄玄虚,亦不哗众取宠,在力求真实呈现卦、爻、象辞本意的基础上,尽可能详尽指出一些重点词、句的来源或出处,为读者能够更好更便捷地学习、理解这部旷世奇书尽一份绵力。
序?言
《周易》古经的文本主体不是卦、爻、象辞,而是卦图和易象。
《周易》实为一部看图说话书,是通过卦图和易象来揭示自然与社会现象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其卦、爻、象辞只是卦图与易象的解说词。《周易》卦、爻、象辞所阐释的也不只是六十四个本卦,还包括三百八十四个变卦,如果把乾、坤两卦的用九和用六也算进去,应该是共计四百五十个卦。通常情况下,卦辞与大象辞主要讲的是本卦,爻辞与小象辞则主要讲的是爻动之后的变卦,但也有很多爻辞与小象辞却是前半部分讲本卦、后半部分讲变卦,兼以《周易》作者用词极为悭吝,但凡易象比较明确的地方,一概省略不提,只对重要节点或是隐晦不明之处加以点拨、提示,这就是为什么那些卦、爻、象辞除了给人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感觉外,有的看上去甚至还自相矛盾了。但是,当你真正找到打开《周易》大门的钥匙,走进它神秘的符号世界后,你就不能不为它的深邃博大而折服,也不能不为我们祖先的伟大智慧而骄傲了。
早在数千年前,我们的祖先不仅提出了时空无限的概念(见《乾卦》),更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们,世界大同的理想是无法实现的(见《同人卦》),恐怖分子也是消除不尽的,因为从易象上看,恐怖主义就是一股搅乱社会的风,你想把它彻底杀死、埋葬是不可能的(见《中孚卦》)。你想通过“剥上益下”来巩固社会基础,但事情演变的结果却是将上层建筑一起给“剥”掉了(见《剥卦》)。与一般的哲学社会科学著作不同,《周易》所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也不是通过特定的理论和抽象思维推导出来的,它是通过卦爻的变动一步步演绎出来的,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周易》跨越时空的永恒智慧,对于人的自身发展、对解决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都具有非凡的启迪和指导意义。
古今解《易》之书浩如烟海,其解读方法也是五花八门,尽管人们付出了大量的心血,进行了许多卓有成效的探索,但因为没有真正走进文本,在对卦、爻、象辞进行解释时,只能是望文生义、就辞解辞,其结果,不是流于空洞的义理阐述,就是滑入了实用主义的泥潭,都无法真正呈现《周易》的本来面目。作为一名易学爱好者,本人长期潜心于《周易》的学习与研究,经过多年摸索,近来终有所悟,不仅找到了六十四卦的变卦规律,还初步掌握了一套新的解卦方法。依据这一方法,本人从文本主体入手,对《周易》卦、爻、象辞进行了全新解读,不仅将作者省略部分给予了补充,还尽可能详尽地指出了一些重点词、句的来源或出处。这次之所以将象辞与卦、爻辞一并诠释,因为在《周易》“十翼”中,唯有它与卦、爻辞是来自同一语境的,是一体不可分的。至于将解读称之为“正解”,乃是正面解读之谓,并非指自己的解读完全正确。因解读卦、爻、象辞主要参看卦图与易象,而易象复杂多变,每一易象都有多重隐喻和象征意义,难以精准把握,兼以自己学养上的先天不足,对许多地方的领悟肯定不到位,文中出现疏漏舛讹之处更是在所难免,在此,还望方家不吝批评指正,以期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尽可能准确地还原这部伟大古籍的本真面目。
王孝庆
2017年5月
王孝庆,男,1962 年生,山东省临朐县蒋峪镇接家河村人,中学高级教师,现任职于临朐县蒋峪镇教育管理办公室。
目?录
第一卦??乾卦?/?001
第二卦??坤卦?/?006
第三卦??屯卦?/?012
第四卦??蒙卦?/?017
第五卦??需卦?/?022
第六卦??讼卦?/?027
第七卦??师卦?/?032
第八卦??比卦?/?037
第九卦??小畜卦?/?041
第十卦??履卦?/?046
第十一卦??泰卦?/?051
第十二卦??否卦?/?057
第十三卦??同人?/?062
第十四卦??大有?/?067
第十五卦??谦卦?/?071
第十六卦??豫卦?/?075
第十七卦??随卦?/?080
第十八卦??蛊卦?/?085
第十九卦??临卦?/?090
第二十卦??观卦?/?094
第二十一卦??噬嗑卦?/?098
第二十二卦??贲卦?/?103
第二十三卦??剥卦?/?107
第二十四卦??复卦?/?111
第二十五卦??无妄卦?/?115
第二十六卦??大畜卦?/?119
第二十七卦??颐卦?/?124
第二十八卦??大过卦?/?129
第二十九卦??坎卦?/?133
第三十卦??离卦?/?138
第三十一卦??咸卦?/?143
第三十二卦??恒卦?/?148
第三十三卦??遁卦?/?153
第三十四卦??大壮卦?/?157
第三十五卦??晋卦?/?161
第三十六卦??明夷卦?/?166
第三十七卦??家人卦?/?172
第三十八卦??睽卦?/?177
第三十九卦??蹇卦?/?182
第四十卦??解卦?/?187
第四十一卦??损卦?/?192
第四十二卦??益卦?/?197
第四十三卦??夬卦?/?201
第四十四卦??姤卦?/?206
第四十五卦??萃卦?/?210
第四十六卦??升卦?/?215
第四十七卦??困卦?/?220
第四十八卦??井卦?/?225
第四十九卦??革卦?/?230
第五十卦??鼎卦?/?235
第五十一卦??震卦?/?240
第五十二卦??艮卦?/?245
第五十三卦??渐卦?/?250
第五十四卦??归妹卦?/?256
第五十五卦??丰卦?/?261
第五十六卦??旅卦?/?266
第五十七卦??巽卦?/?271
第五十八卦??兑卦?/?276
第五十九卦??涣卦?/?280
第六十卦??节卦?/?285
第六十一卦??中孚卦?/?290
第六十二卦??小过卦?/?295
第六十三卦??既济卦?/?300
第六十四卦??未济卦?/?306
第一卦?乾卦?
乾:元,亨,利,贞。
乾卦是由上、下两个单乾组成,乾为天、为日、为阳、为健,也代表龙、虎、父亲、大车等。
亘古常新的天是美好的,天的运行亨通畅达无所阻挡,它促进了天地万物的创生和繁育,它的运行还将恒久持续下去。
《象》辞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象辞》说:乾卦的卦象如同升起的太阳正在天空中运行。天的运行是劲健有力的,君子应该像天那样刚毅自强、奋进不已。
初九,
(乾卦)??????(乾卦)
潜龙勿用。
乾卦的上下两个单乾,在卦象上就如同两天。初九处在下乾的初位,如同处在第一天开始的位置,一天的开始是在半夜子时,这时候的太阳肯定没有出来。初九爻动,乾卦发生卦变,变卦后虽然还是乾卦,但初九已成为新变乾卦的九四。(初九上应九四,初九爻动,只能去到九四的位置。初九上升为九四,原来的九四、九三、九二依次向下退一个爻位,变为九三、九二和初九)。变卦后的九四处在上乾初位,如果把上乾也看作一天的话,那么九四就是处在第二天刚开始的位置。也就是说,初九爻动,只是从第一天开始的位置,来到了第二天开始的位置。初九费了很大的劲往上走,好不容易实现了变卦,但只因为时尚早,始终不能成为“出头之日”,说明初九的上行实在没什么意义。所以,初九应该像潜伏的龙一样,暂时还不宜动。
《象》曰:潜龙勿用,阳在下也。
《象辞》说:潜伏在水下的龙,暂时还不宜动。这是因为阳爻初九所处的位置过于靠下的缘故。
九二,
(乾卦)??????(乾卦)
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九二处在下乾的中位,即“日中”,日中即为正午,正午的太阳肯定已经出现在田野之上。九二爻动,乾卦还是变为乾卦,但九二变成了九五。(九二上应九五,九二上升到九五的位置后,原来的九五、九四、九三顺次向下退一个爻位,变为九四、九三、九二)。乾卦发生卦变后虽然还是乾卦,但其人员已经改变了位置,原来的九五已由后来的九二所取代,也就是说,九二变成了九五之尊的君王,成了人人景仰的大人物。(在一卦之中,初、二爻是“地”之位,三、四爻是“人”之位,五、六爻为“天”之位;初爻多代表士人,二爻一般指大夫,三爻则为卿士,四爻多指公、侯,五爻代表君王,六爻一般指太上皇或王庭等。)
意即龙出现在田野之上,有利于出现在位的大人物。
《象》曰:见龙在田,德施普也。
《象辞》说:龙出现在田野之上,其恩德就像阳光一样普施四方。 九二处在下乾的正中,表示处在第一天的中间,一日之中是正午时分,正午的阳光照耀着大地,如同太阳的恩德正施及天下。
九三,
(乾卦)??????(乾卦)
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九三处下乾最后一爻位,意即第一天结束的时候,也就是一日之“终”,一日之“终”当在半夜。九三爻动,乾卦变化后还是乾卦,但九三已成为上九。(九三对应的是上九,九三上行变为上九,原来的上九、九五、九四只能依次向下退一个爻位,变为九五、九四、九三)。这时的上九(原来的九三)处在上乾的最后一爻,也就是成了第二天之“终”。君子从下乾的结束走到上乾的结束,一直不停地天天奔走,每天都像走夜路那样谨慎戒惕,即使有危险也不会有问题。
《象》曰:终日乾乾,反复道也。
《象辞》说:从下乾的结束走到上乾的结束,又从上乾的结束走到下乾的结束,就这样循环往复,周而复始。
九四,
(乾卦)??????(乾卦)
或跃在渊,无咎。
九四居上乾第一爻,如同处在第二天开始的位置。九四爻动引起卦变,乾卦变化后还是乾卦,但九四变成了初九。(九四对应的是初九,九四爻动,就会走到初九的位置,原来的初九、九二、九三只能依次向上走一个爻位,变成九二、九三、九四)。如此一来,九四(新乾卦的初九)到了潜龙所在的位置,即“渊”的位置。这样做没有什么不对。
《象》曰:或跃在渊,进无咎也。
《象辞》说:就像龙有时候跳进深渊里一样。这样的前进并没有什么咎错。九四从上乾的初爻变成下乾的初爻,只不过是从第二天开始的位置跳到了第一天开始的位置,处境并没什么差别,所以说九四的前进不算什么错。“或”,表示也可也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