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两汉儒家人性的内涵究竟是什么?我们的答案是“气性论”。气性论,简单来说,即以气论性,或者说是,性中含气。究其根源,这与古代气化宇宙论有关。古人以为,天是万物之本。天含有气并能以气生物。这就是说,气即生存的开端。而生存的本原,又与性有关,此即“生之谓性”。因此可以说,性含气。或者说,性即是气。这种人性理论形态便是“气性论”。本书提出:性乃天的产物并含气,这是先秦两汉儒家论“性”之通义;着重阐发了从先秦到两汉儒家气论性的不同内涵及其历史演变逻辑;论述了魏晋宋明清儒家气性论的发展演变、特点及意义;论证了气化感应是先秦两汉儒家教化的基本原理;探讨了先秦两汉儒家“性”“气”两个范畴的特质及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