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基层政府职能转变的互动关系,构建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大体系”与“基层政府职能转变三维结构”双向互动的理论分析框架。一是优化农业产业体系与基层政府职能重心位移。基层政府职能重心从第一产业到“第六产业”,优化农业产业体系。二是优化农业生产体系与基层政府职能方式转型。基层政府从传统式管理向网络化治理转型,优化农业生产体系。三是优化农业经营体系与基层政府职能关系重构。“政府十”多元主体协同共治,优化农业经营体系。最后提出,随着农业农村改革不断推进,基层政府职能需要从传统单一治理向多维复合治理转型,以满足复杂多变的基层需求和适应乡村瞬息万变的发展步伐,实现乡村基层治理现代化。
随着我国从农业大国向 农业强国转型发展,农业供 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当前和 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业农村 发展的主要方向。基层政府 作为农业农村改革的实践主 体,如何通过职能转变来促 推改革与发展?黄建红博士 的著作《农业供给侧结构性 改革与基层政府职能转变》 ,独辟蹊径地从农业供给侧 结构性改革与基层政府职能 转变的互动关系视角来探讨 农业改革与基层治理相辅相 成的辩证关系,较好地回答 了基层政府如何通过职能转 变来促推农业农村改革与发 展的问题,分析有深度,观 点有创新,对推进乡村振兴 发展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政府职能转变一直是黄 建红博士关注的领域。她好 学善思,在攻读博士学位期 间发表了多篇相关论文,所 发表的第一篇论文是《行政 价值观转型与政府职能重塑 》,刊于《行政论坛》杂志 ,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 资料《公共行政》全文转载 ,产生了一定的反响。博士 论文选题聚焦“农业现代化 进程中的乡镇政府职能转变 ”问题,论文答辩时获得了 专家们的好评。博士毕业后 ,她一直坚持在该领域潜心 钻研,笔耕不辍。在多年研 究积累的基础上,她成功申 报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农 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基层 政府职能转变的互动关系研 究”,课题结项为优秀等级 。作为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最 终成果的专著《农业供给侧 结构性改革与基层政府职能 转变》,围绕农业供给侧结 构性改革与基层政府职能转 变,探索农业供给侧结构性 改革与基层政府职能转变的 互动关系,强调多维度的立 体分析框架与整体性视野, 从理论建构和实证分析上进 行了扎实深人的思考,为农 业农村改革与乡村基层治理 研究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 提出了不少新的见解。 其一,构建了“农业供给 侧结构性改革三大体系”与“ 基层政府职能转变三维结构 模型”互动关系的理论分析 框架。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 性改革,走质量兴农之路, 推进农村农民共同富裕,是 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 农业改革与基层治理需要相 辅相成,才能共同推动乡村 振兴发展。黄建红博士的这 一观点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 改革以及基层政府职能转变 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其二,提出了“复合治理 ”的基层政府职能转变实现 路径。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 性改革的持续推进,农业农 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基层行政环境日益复杂和社 会需求逐渐变化多端,传统 单一式基层治理难以适应复 杂多变的乡村发展现实,急 需向多层级、网络化与多中 心的复合治理转型,以适应 乡村瞬息万变的发展步伐。 黄建红博士创新性地提出了 复合治理的三个维度。一是 复合治理上下维度的多层级 :“顶层设计”+“基层探索” ,政府上下良性互动助推农 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二是 复合治理前后维度的网络化 :通过“互联网+现代农业”“ 基层政府+新型农业经营主 体”“基层党建+农民”的“三 +”网络化治理畅通强农血 脉。三是复合治理左右维度 的多中心:“政府有为”+“市 场有效”+“社会参与”+“农 民共享”,多元主体协同共 治。 其三,采用理论探讨与 典型案例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研究。黄建红博士长期深入 农村基层进行实地调研,选 择了多个农业供给侧结构性 改革较为成功的基层政府进 行典型案例研究,通过典型 调查、个案访谈、多案整合 等方式展开,从微观观察人 手,分析基层政府在促推农 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先 进工作经验,总结其政府职 能转变的实现路径,为基层 政府促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 改革提供值得借鉴的典型样 本,形成适合本土经验的一 般性理论解释。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 革与基层政府职能转变》一 书,是黄建红博士深入农村 一线,直面丰富且复杂的农 村问题,立足国情和乡土脉 络,总结乡村振兴发展的鲜 活案例的理论成果,体现了 她扎实调研、深入思考、勇 于创新的追求。该著作采用 跨学科的方法与视角,尝试 突破传统叙述框架,从农业 农村改革实践中发现问题与 研究问题,坚持宏观理论梳 理与微观经验反思相结合, 理论探索与具体实践相结合 ,力求理论研究回应实践需 求,理论与实践对话,形成 了独特的研究风格与特色。 黄建红博士长期关注农 业、农村、农民问题,致力 于乡村基层治理研究,经常 带领研究团队下乡调研,将 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将 研究扎根于实践的田野中, 其严谨的学术态度和喜欢钻 研的刻苦精神让我十分欣慰 ,作为她的博士生导师,看 到她在学术上不断成长,我 感到高兴,也期待她再接再 厉,出更多的成果,为推进 乡村基层治理研究作出更大 的贡献。 颜佳华 (第四届全国公共管理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 员会委员、教育部公共管理 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马 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 导师)
导论
一 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 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四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基层政府职能转变的理论阐释
第一节 正确认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一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提出
二 农业供给侧存在的结构性矛盾
三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三大体系”优化
第二节 基层政府职能转变的理论分析
一 政府职能的基础理论
二 政府职能转变的三个主要内容
三 基层政府职能及其转变
第三节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基层政府职能转变的内在相关性
一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基层政府职能转变提供动力
二 基层政府职能转变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助力
三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基层政府职能转变的辩证关系
第二章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基层政府职能转变的双向互动
第一节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农业“三大体系”
一 优化农业产业体系:“三链同构”拓展农业产业
二 优化农业生产体系:“互联网+”提升农业生产力
三 优化农业经营体系:多元经营完善农业生产关系
第二节 基层政府职能转变:构建“三维结构”模型
一 基层政府职能重心位移:从第一产业到“第六产业”
二 基层政府职能方式转型:从传统式管理到网络化治理
三 基层政府职能关系重构:“政府+”多元主体协同共治
第三节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基层政府职能转变的互动逻辑
一 优化农业产业体系与基层政府职能重心位移
二 优化农业生产体系与基层政府职能方式转型
三 优化农业经营体系与基层政府职能关系重构
第三章 优化农业产业体系与基层政府职能重心位移
第一节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展
一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基本内涵
二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基本特征
三 优化农业产业体系:三链同构
第二节 优化农业产业体系中的基层政府职能重心位移
一 聚焦农业产业融合发展
二 弥补农业农村发展短板
三 强化基层服务重心下沉
第三节 优化农业产业体系的基层案例剖析
一 长沙县农业产业集群三元驱动发展之路
二 纳雍滚山鸡农产品品牌锻造之路
三 “党建+”协同治理带动产业振兴之路
第四章 优化农业生产体系与基层政府职能方式转型
第一节 现代农业生产体系:提升生产力
一 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的基本内涵
二 国外先进农业生产体系借鉴
三 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的创新模式
第二节 优化农业生产体系中的基层政府职能方式转型
一 “互联网+”下的数字乡村治理转型
二 绿色农业生产体系中的生态型政府
三 由管理走向服务的乡村基层治理
第三节 优化农业生产体系的基层案例剖析
一 数字乡村:智慧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海曙样本”
二 生态治理:翁草村生态扶贫过上“向往的生活”
三 服务创新:田园综合体的“鲁家村模式”
第五章 优化农业经营体系与基层政府职能关系重构
第一节 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完善生产关系
一 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的基本内涵
二 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的基本特征
三 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的构建
第二节 优化农业经营体系中的基层政府职能关系重构
一 多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
二 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中的多元主体博弈
三 “政府+”多元主体协同共治
第三节 优化农业经营体系的基层案例剖析
一 从博弈走向共治:浔龙河生态艺术小镇
二 从包产到户到合股联营:农村改革的贵州安顺实践
三 从单一传统到合作共生:湖南安化黑茶“订单式农业”
第六章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的基层政府职能转变
第一节 动力机制:行政环境变化推动基层政府职能转变
一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带来的新变化
二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基层政府的新期待
三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基层政府职能如何转变
第二节 基层治道变革:单一治理到复合治理
一 基层政府职能转变的理念更新
二 从维持型基层治理到多维型复合治理
三 复合治理的多维基层治理体系
第三节 复合治理:基层政府职能转变的实现路径
一 复合治理上下维度的多层级
二 复合治理前后维度的网络化
三 复合治理左右维度的多中心
结语
一 研究总结
二 研究展望
附录 课题组主要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