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采用的是社会学和人类学取向研究养老互助模式。研究的意义在于以下三点:第一是探索老年人社会交往中的互助行为,反对将老年人视为社会经济发展负担的学术表达;第二是突破我国学界有关养老问题的传统分析框架,从互助视角思考社会养老多元途径;第三是把握六种互助养老模式的思想性、针对性、局限性以及及变异情况。这六种模式的组织形态分别是老人会、病友会、安养院、心理危机守门人爱心小组、互助养老时间银行,以及互助幸福院。本书分析和阐释坚持了互助论,以有益于老年人健康生命的长者互助作为互助养老的基本定义。这是将互助精神视为可以一种建立美好社会的力量。总之,老年人之际的互助,具备一部分特别的互助养老作用。互助养老是社会养老的一种形式,与家庭养老并不矛盾,是一个提供着更多的社会性连接的链条。这是我们希望阐释的一个具体事理。这个事理的深层意义是,任何一个相对美好的社会之生成都离不开社会成员的共情。
景军,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1994年在哈佛大学人类学系获博士学位;2005年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5年聘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研究领域先后包括历史记忆、水库移民、生态抗争运动、儿童饮食养育、自杀及艾滋病;目前研究焦点是涉及公共健康领域的社会和政策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