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系列丛书以中华文化各个历史以各个时代的经典吟唱歌曲文化为主线,从《诗经》、到唐诗宋词、至近现代经典流行歌曲,选取爱情角度,结合经典诗词进行个性化解读,通过诗词读历史,通过历史读人物,通过人物悟情爱人生。
别处的《诗经》、唐诗、宋词是高高在上的文学,在这里,作者把他们写为穿越时光的流行歌曲,字里行间,你可以闻到琴瑟生香气的古早味道,也可以听到吉他钢琴的曼妙曲调。《诗经》的纯纯歌唱,大唐的豪迈音律,赵宋的柔情蜜意,当下情歌的走心动人。每首诗词歌赋的背后都深藏着一个故事,故事的主角都是种情花的人,岁月无语,他们提笔写成诗意,聊心事,说爱恨,寻觅情仇。诗词歌曲没有老去,它们都是岁月留下来的恰到好处的美。
春秋在唱:莫道情深累美人——《诗经》里的纯爱
盛唐在唱:但曾相见便相知——世间美好在唐诗
两宋在唱:时光静好与君老——宋词的香气灵魂
昨日在唱:酒暖回忆思念瘦——那些老歌温暖时光
歌语千年,传唱了千年,吟咏了千年,流传了千年!
序
时代的发展日趋迅速。无数传统行业还在经受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转型阵痛,轰轰烈烈的互联网+时代便拉开了帷幕。
无论是传统行业还是互联网行业,都在历史的剧变中寻求生存和发展。传统行业渴望转型,互联网行业却天天都在变革。百年老店遭遇品牌老化危机,互联网企业则难以挣脱火一把就死的命运,归根到底,就是没有建立与消费者之间的强大情感关联,独立于消费者的体验之外,没能够成为消费者生活的一部分。
在互联网+时代的大变革中,企业如何能够长久生存和发展?品牌如何能够获得持久的生命力?唯有情感,因为这是一个情感营销的时代,消费者凭情感说话,更依赖情感而行动。
情感是人类生活中永恒的主题,是维系一切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基础。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当其他因素不再成为困难的时候,情感因素的考量成为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的第一权重。传统经济时代,消费者依靠自己的经验判断商品的价值以决定购买与否;但是到了情感营销时代,消费者只关心自己喜不喜欢,而不在乎商品的性价比。
正因如此,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情感决定了品牌的好坏。好的品牌就是建立了与消费者之间的强关系,不仅让消费者有快感,更让消费者觉得自己就是品牌的一部分。营销的**高境界是不仅要把产品卖到消费者的手中,更要把产品卖到消费者心中,从“让你喜欢”到“我就喜欢”。情感营销则不仅要让消费者爱上你的品牌,更要让消费者成为品牌的一部分。
再亲近的朋友,如果不经常联络感情,关系也会变得生疏。品牌也是一样,如果长时间不和消费者进行情感沟通,也会被消费者所抛弃。但如果品牌让消费者形成了依赖,那么消费者就会重复购买这个品牌的产品。情感营销不仅会催生魅力产品,更会让消费者爱上这个品牌,成为消费者的偏爱,**终让消费者成为品牌的代言人,为品牌进行口碑传播,从而带来源源不断的新“粉丝”。
在情感经济时代,能否抓住消费者的情感,成为关系品牌生死存亡的决定因素,如果一个品牌不能让消费者喜欢,那么这个品牌离消失也就不远了。品牌只有活在消费者的心里,成为消费者生活的一部分,这个品牌才能够持久地经营下去。
营销就是和消费者谈恋爱;品牌就是让消费者爱上你;而情感营销不仅会创造出一个个好的品牌,让消费者爱上你的品牌,更会为企业带来源源不断的客户和财富,是每个企业都必须掌握的互联网+时代营销利器。
张野秋,江苏人,原名李敏,曾用笔名木棉、李愚,双鱼座,这些年北上南下,东奔西走,皆为用文字打败时间,喜欢文学、音乐、旅行与电影,文学是“原配”,音乐是“情人”,旅行与电影则是一场充满灵感的“艳遇”。已出版《那时临水照花人》《她们如画亦如诗》《甜蜜蜜》(豆瓣)等。
容颜初见
我在念你的时光,静候花开
遇见你是我**美丽的意外
与君一相逢,湖水泛微澜
姜家有女,美颜如玉
心念君兮君不知
生有涯,思无尽
愿为一个人,终守一座城
你是我心间刹那如斯的欢喜
春去秋来,思念不及流年瘦
爱在山花烂漫时
愿为爱,沉浮于荒芜
你清澈的眼眸,藏尽我的深情
彼岸花开,只为君倾
待到年华已逝,仍温柔相伴
情至深处,恰似空谷幽兰淡芬芳
不念过去,不畏将来
爱是盛放的玫瑰
暮色黄昏,新人佳偶缔良缘
等待,是为一个结果
爱到**后,只一个人的浮世清欢
你是亘古长明的灯塔,
照亮我不甚温暖的余生
相偎相依,认真老去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我已亭亭,不忧亦不惧
你若不离不弃,我必生死相依
不在乎礼轻重,只在乎情相投
我愿做你,长情的爱人
岁月悠长,此情绵延
守着光阴,慢慢变老
夜太长,思念成殇
思念如饮鸩毒,她却甘之如饴
红尘如梦聚又离,难诉相思意
明月夜,一厢思情寄予卿
用一世,等你未知的归期
爱可倾城,却终成殇
此去经年,**浓是相思
一寸相思憔悴一颗心
爱越甚,痛越深
感谢你,赠我一场空欢喜
相守一生,不如各安天涯
醉笑陪公三万场,不诉离伤
昨日痴今日怨,落尽天涯两不知
千帆过尽,再回首已是满目荒凉
红尘阡陌,一念起天涯咫尺
心有暖日,不受寒气侵
《莫道情深累美人 诗经 里的纯爱》:
“林有朴橄,野有死鹿。白茅纯束,有女如玉”,有人认为,这四句交代了恋爱的地点。树林里面有一排排整齐的小树,山野里有只死去的野鹿,用白茅紧紧捆住;少女们一个个拥有着姣好的容貌、白皙的皮肤,水汪汪的大眼睛,深邃如一潭湖水。天真的少女终于没能抵挡住小伙子追求的攻势,害羞地答应了他,悄悄地相约相爱。恋爱中的女孩子总是有些害羞腼腆的,两个人在一起卿卿我我,生怕被别人发现,谨慎地相互提醒“无感我蜕兮。无使龙也吠”,别动我的围裙,小点声音,千万别惹得狗儿汪汪乱叫。
诗歌的前两童是在旁人的立场上解读男女之情,如同旁白一样娓娓道来,朴实率真。而后面一段卿卿我我的言语,活泼又生动。把男子的炽热直接和女子的含羞谨慎表现得十分恰当。
《野有死麇》与其他《诗经》篇目相比还有一个独到之处:它打破了诗歌的章法和句法。《诗经》中的诗大多都遵循四四一句、分章复沓的结构,而《野有死麇》的存在,使得《诗经》整体不那么格式化和程式化,显得生动隽永、清新自然。现代学者周蒙、冯宇在《诗经百首译释》中就说:“至于卒章三句,错互成文,且无来由,更觉‘兀突’,亦当有过渡衔接词句。”他们认为卒章三句由祈使旬组成,相互交错,起到了过渡和衔接的作用。
《诗经》在汉代被确立为经典之后,便开始了它漫漫的“厄运”历程。它不再被人们当作一部反映古代社会生活的歌谣集来看待,而是被曲解,并被附会上了诸多政治因素,披上了浓重的诗教色彩,在很大程度上掩盖了《诗经》的本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