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和有机融合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和研究课题。本著作紧紧围绕高校“思政课程”与“思政课程”实践教学体系进行探索和研究。学术界对于高校“思政课程”教学包括实践教学研究较多;而对于“课程思政”实践教学研究很少,而且在实际工作中开展也很少。在当前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深入推进“大思政课”教学的形势下,深化并把“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实践教学体系统一作为研究还很少。因此,本著作适应了新时代的要求,并弥补了相关研究的空白,具有很强的创新性。本著作对“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开展“实践育人”的理论基础、“大思政课”视阈下的“三全育人”的现状和存在问题作出了分析,对高校“思政课程”与“思政课程”相互协同的内容和实施路径等进行了探索,并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和建议。
曹培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业博士毕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研室教师,学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心主任。研究领域: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主要讲授:本科生课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与法治》和《形势与政策》;硕士生课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外思想政治教育比较》;博士生课程《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等。曾在《科学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研究》、《红旗文稿》等杂志上发表论文近20篇,主持编写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辅导读物及教材16部,主持或参与学校、北京市、中国石油及教育部等课题研究近20项。北京市高校思政课优秀教学示范点培育项目:《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提升的“阶梯导向教学模式”研究》项目负责人。开展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国石油大学校报”“曹老师信箱”专栏》获得北京新闻奖评选委员会一等奖。曾获得学校“优秀教师”、“十佳教师”、“师德标兵”称号,以及北京市“优秀德育工作者”、“师德先锋”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