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小服务企业发展迅速,但面临一些问题。一方面,许多服务企业的供给质量同质化严重,无法满足国内快速增长和升级的需求;另一方面,由于信息不对称,缺乏抵押物,融资难的现象较为凸显。因此中小服务企业迫切需要进行商业模式创新以解决面临的问题。然而,实务中却存在着大量企业进行了商业模式创新,但是依然无法获得融资的情况,且数字技术和数据的巨大增长为企业进行商业模式创新带来挑战,那么在数字化背景下中小服务企业该如何进行商业模式创新才能更好获得融资?目前关于商业模式的文献已逐渐将注意力从公司边界内的传统价值创造和价值捕获机制转移到跨越公司边界的其他互补机制,学者们提出数字情境下商业模式创新需要注重企业与多个利益相关者共同创造价值。所以,数字背景下中小服务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目标是促进利益相关者价值共创。那么,该如何创新才能实现利益相关者价值共创?价值共创能否提升企业能力进而帮助企业获得融资?已有研究较少涉及商业模式如何创新以促进利益相关者价值共创,对商业模式创新与融资绩效关系的研究也未曾深入探讨其中的过程机制。
本书将根据商业模式、价值共创研究以及个体行为解释相关理论、企业能力理论、信号理论,通过爬虫分析、梳理相关文献及结合企业实例,构建商业模式创新、价值共创、企业能力、融资可得性等变量之间的关系模型,深入研究数字化背景下基于利益相关者角度的商业模式创新对企业融资影响的过程机制。在此基础上,以中小服务企业为样本,采用层次回归、Bootstrap抽样检验和fs QCA方法进行实证检验。本书的研究内容包括:(1)根据利益相关者角度的商业模式概念,结合数字化和服务企业背景,确定与价值共创紧密联系的商业模式创新的相关变量。(2)分析利益相关者角度的商业模式创新对融资可得性影响的过程机制及边界条件。(3)对于不同利益相关者构建的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分析。
1绪论
1.1研究背景
1.1.1现实背景
1.1.2理论背景
1.2研究内容
1.3研究意义
1.3.1理论意义
1.3.2实践意义
1.4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1.4.1研究思路
1.4.2研究方法
1.5创新之处
2文献综述
2.1商业模式相关文献综述
2.1.1商业模式的内涵
2.1.2商业模式研究的重点方向
2.1.3商业模式创新
2.1.4数字背景下的商业模式
2.2价值共创相关文献综述
2.2.1服务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