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编研的若干基本问题(居安思危·世界社会主义小丛书)
定 价:¥20
中 教 价:¥12.00 (6.00折)
库 存 数: 1
丛 书 名:居安思危·世界社会主义小丛书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国史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习近平总书记不仅总是把党史国史并提,而且多次强调要加强国史学习,正确认识国史,汲取国史经验,还就如何正确认识国史和总结国史经验的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当前,越来越多的人在关注这一历史,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在参与这一历史的编研。本书作者结合对习近平总书记有关论述的学习,阐述了对国史编研中一些基本问题的认识,对国史编研工作具有一定指导和借鉴意义。
本书作者结合对习近平总书记有关论述的学习,对国史编研中一些基本问题进行了历史总结和理论阐述,条清缕析地分析和解决了国史编研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具有较高的实践指导意义。
自??序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故当《居安思危·世界社会主义小丛书》编辑部约稿时,我决定提供这部有关国史和国史编研基本问题的书稿,也以此作为一个国史工作者对新中国70年大庆的小小献礼。
新中国史编研是一个年轻学科,而我对这一学科的研究起步更晚。所以,自从2000年底由中央党史研究室调到当代中国研究所工作后,我便一边学习一边研究,一边应报刊的约稿,撰写关于国史和国史编研的文章,也应相关高校和各种研修班的邀请,讲解关于国史和国史编研的问题,并随着国史的发展和自己对国史认知的逐渐深化而不断对这些文章、讲稿加以修改、补充。这部书稿,就是在这个基础之上进一步打磨而成的。
尽管我现在从事新中国史编研已近20年,但比起老一辈国史工作者仍是才疏学浅,所以,对国史和国史编研的理解难免有浅陋和缺失之处,还望读者阅后多加批评指正,以便于笔者提高认知和修订完善书稿。
最后,谨祝我们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朱佳木
2019年10月4日
朱佳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党组成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陈云与当代中国”研究中心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特聘课程主讲教授、研究生院兼职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和陈云生平与思想。党的十四大、十五大代表,政协第十、第十一、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委员。曾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中央部委和省市以上报纸,以及《求是》(《红旗》)《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党的文献》《中共党史研究》《当代中国史研究》等核心期刊上发表文章、论文300余篇。主要著作有:《陈云年谱》(主编),《我所知道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专著),《中国工业化与中国当代史》(论文集),《当代中国史理论问题十二讲》(专著)等。
1 前言
5 一、国史编研是不是一个学科、是什么学科
34 二、国史编研是否已具备成为学科的必要条件
41 三、如何划分国史时期
60 四、如何看待国史主线
76 五、如何分析国史的主流
104 六、如何总结和研究国史经验
150 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