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理论和实证两个维度,开展应用导向型的综合研究。针对我国政府管理体制以及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的现实需求,在国内首次从交叉学科的理论视角,研究G2G电子政务的动力机制及推进方法。选取国内政府电子政务成功案例开展实证研究,经过大量的调研和计算,科学地归纳分析出G2G电子政务的协同效率改进方法。 本书主要研究政府信息共享和政务协同的实现方式、推进机制和效率改进,为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提供参考方案。
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纷纷投入巨资,兴建了各自的电子政务系统,然而由于缺乏统一的顶层设计和标准规划,结果导致出现大面积的“信息孤岛”和“重复建设”现象。电子政务的宗旨是要以社会公众的需求为中心,消除由于部门职能信息割据而造成的低质量社会服务和管理,使上下级政府之间、不同政府部门之间能够在信息资源按需共享的条件下,实现跨组织的、高效率的网络政务协同。我国政府的组织架构是纵向层级制和横向职能制的二元矩阵结构,条块分割和部门利益导致政府部门对信息资源的垄断,已经成为推进电子政务的最大障碍。
国内外对于电子政务理论与实践方面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围绕G2G电子政务的解决措施,开展了管理学、法学、信息情报学、行政学等多学科、多角度的研究。国外电子政务理论与实践虽然比较成熟,但主要是西方政府体制下的信息资源管理理论。政府运行体制的巨大差异决定着电子政务建设路径的不同,这些成果虽然对我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不能简单移植到中国。国内虽然初步积累了一批研究文献,但是其广度和深度还存在不足,研究视角也很单一。本书从理论和实证两个维度,开展应用导向型的综合研究。针对我国政府管理体制以及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的现实需求,在国内首次从交叉学科的理论视角,研究G2G电子政务的动力机制及推进方法。选取国内政府电子政务成功案例开展实证研究,经过大量的调研和计算,科学地归纳分析出G2G电子政务的协同效率改进方法。
电子政务不是信息技术与传统政务的简单叠加,不是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去描述落后的政府业务模式,而是一场深远的政府革命。电子政务的实质是基于信息共享的政务协同,产生这场变革的根本动力就是开放式网络带来的政府信息资源共享。因此,本书的研究成果将为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提供理论依据,为打破信息孤岛,消除重复建设、推进政务协同,实现服务型的电子政务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
第一篇 G2G电子政务的基本研究视角
第1章绪论3
1.1研究背景4
1.1.1服务型政府的背景4
1.1.2电子政务的背景5
1.2研究意义6
1.2.1政府信息资源共享是产生政务协同效率的关键6
1.2.2政府信息资源共享是构建节约型政府的关键6
1.2.3政府信息资源共享是优化社会服务的关键7
1.2.4政府信息资源共享是科学决策的关键7
1.3文献综述8
1.3.1理论研究现状
1.3.2实践发展现状10
1.4研究定位12
1.4.1G2G电子政务12
1.4.2G2B电子政务13
1.4.3G2C电子政务14
1.4.4本书定位14
1.5本书结构15
1.5.1研究的总体框架15
1.5.2研究的主要内容15
1.6本书创新20
本章参考文献23
第2章 顶层设计视角下的G2G电子政务研究27
2.1电子政务顶层设计的理论综述28
2.1.1顶层设计的基本概念28
2.1.2电子政务顶层设计模型的框架29
2.1.3顶层设计的驱动模式32
2.2顶层设计与G2G电子政务研究39
2.2.1G2G电子政务的现实背景40
2.2.2电子政务的顶层设计40
2.2.3顶层设计视角下的电子政务研究45
2.3结论51
本章参考文献51
第二篇 G2G电子政务的动力机制研究
第3章
3.1引言57
3.2研究背景58
3.2.1电子政务的成熟度模型58
3.2.2中国城市电子政务成熟度的初步判断60
3.3协同型电子政务的动力因素识别61
3.3.1理论模型的构建61
3.3.2数据的采集64
3.3.3模型变量的度量72
3.4动力机制模型的实证结果分析76
3.5结论77
本章参考文献79
第4章 面向G2G电子政务任务的管理机构重组研究87
4.1引言88
4.2利益相关者的模型分析89
4.3中国城市信息化管理机构再造的实证分析98
4.4结论103
本章参考文献104
第5章 政府部门电子政务成熟度的评估方法研究106
5.1引言107
5.2文献综述110
5.2.1电子政务发展阶段模型110
5.2.2电子政务的绩效标杆法111
5.3电子政务发展成熟度模型的设计113
5.4电子政务发展成熟度指标的研究方法118
5.4.1研究1:指标的设计开发118
5.4.2研究2:探索性因子分析120
5.4.3研究2:分析结果122
5.4.4研究3:验证性因子分析125
5.4.5研究3:分析结果125
5.5电子政务发展成熟度指标的应用研究128
5.5.1指标维度的初步评估129
5.5.2指标维度的深入分析132
5.6结论135
本章参考文献137
第三篇 G2G电子政务的推进方法研究
第6章 G2G电子政务协同效率改进的影响因素研究151
6.1引言152
6.2文献综述154
6.2.1信息技术、信息共享和流程再造154
6.2.2信息技术、信息共享、流程再造和协同绩效155
6.2.3研究框架155
6.3投入产出变量的理论建模156
6.3.1总体研究框架156
6.3.2顶层设计理论视角下的研究框架157
6.3.3变量的设计160
6.4协同效率改进的实证分析163
6.4.1实证案例163
6.4.2数据分析164
6.5总结与建议178
本章参考文献180
第7章 基于成本收益分析的信息股份设置研究188
7.1引言189
7.2文献综述190
7.3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的投入产出要素建模193
7.3.1总体研究框架193
7.3.2基于顶层设计理论的投入产出要素建模195
7.3.3政府信息共享的利益相关者行为因素分析197
7.4基于政府信息股份的成本收益分析199
7.4.1利益相关者的成本指标梳理199
7.4.2利益相关者的收益指标梳理200
7.4.3基于Pugh矩阵的信息股份设置方法202
7.5“政府信息股份”的实证案例分析206
7.5.1实证案例描述206
7.5.2实证数据采集207
7.5.3实证案例的博弈验证210
7.6结论213
本章参考文献215
第8章 G2G电子政务协同过程的行为博弈分析219
8.1引言220
8.2文献综述与研究方法221
8.3模型推演:G2G信息交换的博弈分析模型223
8.3.1G2G信息交换的博弈模型假定223
8.3.2引入主观行为因素的博弈模型225
8.4实证研究:构建外部机构监管下的信息交换行为博弈模型228
8.4.1G2G信息交换的要素梳理228
8.4.2实证案例描述230
8.4.3筛选应急联动环境下的绩效指标230
8.4.4探寻外部机构监管措施231
8.4.5构建外部监管下的行为博弈模型233
8.5结论235
本章参考文献236
全书总结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