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研读:总结历史经验 把握历史规律 思考当下文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
定 价:¥48
中 教 价:¥28.80 (6.00折)
库 存 数: 1
本书是由中央美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宋修见教授主笔,是毛泽东经典著作研读系列丛书中的一册。本书共六个部分,首先以论述《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写作背景、版本源流及其经典地位为开篇,带领读者直接回到此文写作的历史现场,阐明此文出现重要意义。其后以《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1991 年精注稿文本为纲,并不严格依循原文行文顺序研读,而是将其主要内容划分为文艺要为人民服务文艺如何为人民服务文艺的导向性问题文本之外的再研读和结语五个部分,将其主要观点归纳提炼为小标题形式加以阐释。
1942年5月,毛泽东主持召开延安文艺座谈会,系统阐述了革命文艺要为人民服务首先是为工农兵服务,深刻影响了中国现代文艺的发展方向。80多年来,学界从未间断过对《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研究。在新的时代语境下,本书从文献的写作背景、版本源流、经典地位、文本之外的时代大势等视角,对其核心思想、历史意义和时代启示等进行了研读,并就北京文艺座谈会讲话对其继承发展作了初步比较研究,以期读者更好地理解新时代中国文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和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的历史源流。
本书作者宋修见,法学博士。现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马克思主义学院执行院长兼书记、美育研究院院长。首届全国高校美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高教学会美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著有《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传统研究(19191949)》《红楼曙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与北京大学》和《中华美育精神访谈录》(主编)等学术著作。
毛泽东经典著作研读系丛书总主编:
艾四林,哲学博士。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院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评议组成员兼秘书长、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国家社科基金学科评审组专家、国家出版基金评审专家、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副会长、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副会长。
康沛竹,历史学博士。现任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工程建设《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主要成员。北京市精品课、国家级精品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