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几乎每天都要被迫调整自己的喜怒哀乐,以便为他人提供“情绪价值”。特别是女性群体,会被更多地要求完成这项没有报酬且令人筋疲力尽的工作。罗斯·哈克曼将案例研究和统计数据结合起来,以此揭示情绪劳动在社会中的普遍现象,并探究情绪劳动在两性间的不平等现象——女性被期待承担更多的情绪劳动。同时,她进一步阐述了女性群体在父权制社会的弱势处境。此外,她还探讨了情绪劳动背后的本质原因和解决方案,为我们指明改变现状的道路。情绪劳动是真实存在的,但它不需要成为心理负担。认识到情绪劳动的价值,是全人类获得自由的关键。
知名英国记者探究“情绪劳动”力作,揭示不平等的情绪劳动真相。一项鼓舞人心又令人愤怒的研究之作。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所长傅小兰力荐。
驻底特律的英国作家、记者。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致力于研究美国社会和经济权利侵犯问题。作为记者,作品常见于《卫报》等知名媒体,涉及性别、种族、劳工、住房和环境等话题,使国际社会关注到被忽视的美国政策问题、历史上根深蒂固的不公正和复杂的社会习俗。罗斯始终致力于研究情绪劳动这一概念。这是一种无形的、被贬低的、女性化的、但却必不可少的工作形式——试图彻底重塑我们对女性的看法。基于罗斯在《卫报》的特稿作品,罗斯创作了她的首部作品《情绪劳动》。《图书馆杂志》评价其为“一项鼓舞人心又令人愤怒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