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园立法是我国建设生态文明法治的重要任务之一,作为正在制定中的新兴环境立法,国家公园立法需要在环境法体系中准确定位自身的价值理念、立法模式与逻辑体系,以对环境法体系实现重要补足。基于此,本书围绕制定国家公园专门立法,对我国国家公园立法的理论基础、地方立法实践、域外比较考察、我国国家公园立法的具体展开等进行系统研究,旨在为制定我国《国家公园法》所涉的立法理念与目的、功能与价值、模式与体系、基本原则、管理体制以及主要制度等提供学理支持。
 
鲁冰清,法学博士,甘肃政法大学副教授,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法学分会委员,甘肃省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理事,甘肃雷诺律师事务所兼职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法基础理论、生态保护法。在《河北法学》《宁夏社会科学》《吉首大学学报》《甘肃政法大学学报》等专业学术期刊发表10余篇论文,出版专著《生态文明视野下我国水权制度反思与重构》,参与编著《中国循环经济政策与法制发展报告》,主持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项,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1项,作为子课题负责人参与甘肃省双一流建设重大科研项目,完成甘肃政法大学重点科研项目1项,作为主要合作者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研究。研究成果“公共信托原则及其对我国自然资源管理的启示”获2015年中国法学会“生态环境法治保障”主题征文三等奖,专著《生态文明视野下我国水权制度反思与重构》获甘肃政法大学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
 
	导论
	  一  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  研究现状
	  三  研究目标与方法
	  四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理论篇
	  第一章  国家公园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国家公园的概念与特征
	      一  国家公园及相关概念辨析
	      二  国家公园的特征
	    第二节  国家公园的价值与功能
	      一  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
	      二  为公众提供游憩休闲
	      三  促进科学研究与环境教育
	      四  保护与传承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
	      五  带动社区协调发展
	    第三节  国家公园的目的与利益
	      一  国家公园的设立目的
	      二  建设国家公园涉及的利益
	  第二章  国家公园与自然保护地体系
	    第一节  IUCN保护地体系与国家公园
	      一  IUCN保护地体系
	      二  IUCN保护地体系中的国家公园
	    第二节  中国自然保护地体系的现状与目标
	      一  中国自然保护地体系的现状
	      二  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建设目标
	    第三节  中国国家公园在自然保护地体系中的定位
	      一  国家公园处于生态保护的关键区位
	      二  国家代表性强,具有较高的管理事权
	      三  国家公园实行“最严格保护”
	      四  国家公园具有管理的多目标性
	  第三章  国家公园立法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生态整体主义的自然观
	      一  生态整体主义
	      二  生态整体主义与国家公园立法
	    第二节  生态正义的伦理观
	      一  生态正义
	      二  生态正义与国家公园立法
	    第三节  利益衡平的法律观
	      一  法律与利益衡平
	      二  国家公园立法中的利益衡平
	实践篇
	  第四章  中国国家公园的探索与改革
	    第一节  国家公园建设的早期探索阶段
	    第二节  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改革阶段
	      一  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改革总体情况
	      二  生态功能保护试点区探索情况
	      三  生态系统保护试点区
	      四  濒危物种保护试点区
	    第三节  以正式设立国家公园为标志的快速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