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绝大多数研究都直观地呼吁增加农村教育经费投入,本书在此基础上主要关注农村教育经费投入效益问题,选题具有重要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从投入体量充分性、支出结构合理性、支出转换有效性,开创性地对农村教育经费投入效益进行全面研究。从投入体量充分性,分析农村教育经费总投入、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及其占GDP的比例、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和各项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支出(人员经费支出、公用经费支出、基建经费支出)的数量变化与达标情况;从支出结构合理性,分析农村教育人员经费支出、公用经费支出、基建经费支出在学段、城乡、区域之维的分布状况。基于这些新发现与新结论,著作提出一些新建议:积极探索构建城乡积极差异的教育经费投入标准,优化农村教育经费投入的分级分担机制,提升农村教育经费投入的分配使用效能,推进农村教育经费投入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
秦玉友,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党委书记、副部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华盛顿大学访问学者。入选首批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吉林省长白山学者特聘教授,吉林省优秀教师。兼任中国教育学会农村教育分会副理事长等。先后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重点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等十余项。在《教育研究》《光明日报》等刊物发表论文200余篇,50余篇次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教育学文摘》等全文转载。著作与论文获得国家、省优秀成果一、二等奖多项。咨询报告获中央领导同志批示。,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中国人民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中国欧洲学会理事、中国欧洲学会德国分会理事。1993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并留校任教至今,1998年至2000年获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博士生奖学金在德国柏林自由大学进行博士学习,2003年获得博士学位。自2004年至2008年,在中国驻德大使馆工作。主要研究方向:欧洲一体化理论与实践、德国问题研究、中国对外政策与对外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