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以省部分高职院校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正负面案例比较的跨案例分析(cross-case analysis)与正负面案例转换的案例内分析(within-case analysis)相结合的研究设计,通过参与式观察、深入访谈等方法收集经验数据,探析高职校企合作育人四种模式的特征及其影响机制。本研究的主要发现包括三个方面:其一,在人力资产专用性和网络规模相互作用下,高职校企合作育人模式呈现的是动态转化而非单一静态的特征;其二,从小规模松散关联型合作走向大规模紧密关联型合作,是提升高职校企合作育人成效的关键所在;其三,在政策引导下,行政科层逻辑(条块关系)和政治监管逻辑(问责风险)对高职校企合作育人模式的形成影响更大,而企业市场逻辑(专用技能需求程度)和院校发展逻辑(组织声誉)的影响次之。这些发现整体上表明:多重制度逻辑影响下的高职校企合作育人模式复杂多变,合作育人模式的形成及其产出成效是政府、学校和企业三方不同行为逻辑相互叠加与互动的结果。上述发现一方面可以为有效的校企合作育人提供理论解释,同时也为校企合作育人的实践提供参考。
吴华溢,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教育与经济管理专业博士,副教授。云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高等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经济与管理。攻读博士期间曾发表CSSCI期刊论文3篇,《新华文摘》转载论文1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若干篇等;主持并参与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省级课题和厅级课题等15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