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的枪林弹雨中,医疗救护工作如何开展?
以白求恩为代表的国际主义战士如何实现医疗援助?
一段硝烟战火的艰难岁月,一场义无反顾的医疗救援,一个影响深远的体系建构
贵阳图云关抗战纪念馆与救护人员后裔通力合作
以珍贵史料详尽展现抗战时期红十字医疗救护的全景
带领读者跨越历史长河,感受中外医务工作者践行的誓言
今我进入医业,立誓献身人道服务
本书为团结出版社系列书籍《国殇》之第十一本,是该系列中的全新作品,也是一部有关抗战时期红十字医疗救护工作的纪实作品。全书以新加坡籍爱国华侨,时任北京协和医学院生理学系主任、副院长林可胜在抗战中为医疗救护工作所做的贡献为主线,歌颂了中外医务工作者群体在艰苦的战争时期,本着人道主义精神克服各种困难在贵阳图云关实施医疗救援,完成人员培训、物资募集等工作的全过程。书中的历史资料大部分来自当年图云关救护人员的后裔,同时也得到了贵阳图云关抗战纪念馆的大力支持,因而真实可信度高,对于抗战史的研究补充很有参考意义;此外,该书作者以饱含深情的笔墨歌颂了宝贵的图云关精神,具有极强的爱国主义教育价值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