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我国刑法修正案的发展进程为轴心、梳理了《刑法修正案(一)》到《刑法修正案(十二)草案》的学术脉络和发展历程、着重从犯罪学的学科范式展开分析,指明认知犯罪圈扩大化这一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的正当性所需要的知识供给以及方法论路径。全书主要从犯罪原因、犯罪互动中的被害人视角、刑事政策和犯罪治理等四个维度切入,对当下及今后犯罪圈扩大化正当性基础的建构提供理论供给,形成一套契合中国式现代化要求的犯罪圈认知体系。
云南师范大学法学院,讲师、法学博士、兼职律师,从事党纪法规、监察法、职务犯罪预防等领域研究与实务;曾在云南检察院反贪局、经济犯罪检察处工作十余年,主办、参办十余名厅局级干部职务犯罪案件,拥有丰富的实务工作经验。目前,担任云南省监察委第三届法律顾问、昆明市纪委监委讲师、亚洲犯罪学会(ACS)终身会员。博士毕业论文《犯罪化正当性原则的犯罪学展开——从刑事修法和犯罪圈的学理勾连切入》获优秀毕业论文。在《青少年犯罪研究》、《犯罪研究》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