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追问现代新儒学之后儒学新发展的可能路径和形态,思考当代儒学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基本目标和方向为主要问题意识,力图达到如下几个研究目标:其一,说明在现代新儒学之后(“后新儒学”时代)重建和创新儒学的必要性;其二,回答“什么是儒学重建,怎样重建儒学”这一基本问题;其三,说明“后新儒学”时代重建儒学为什么要取“生活儒学”的进路;其四,提出“生活儒学”的基本理论框架(不同于黄玉顺先生“生活儒学”的一种新设想,详见正文中的对比);其五,讨论儒学传统如何关联当代生活,即我们所谓的“生活儒学”如何“活”在当代、如何真正融入生活的问题。以上这五个方面,也正是本书的主要研究内容所在。
郑治文,2010年毕业于云南师范大学历史与行政学院历史学专业,获历史学学士学位,2013年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获专门史硕士学位;2016年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获中国史博士学位;2016年7月至今,任职于曲阜师范大学孔子文化研究院,为副教授,主要从事儒家哲学(荀子哲学、孟荀比较)研究。 主要成果: 出版专著《文明对话与中国文化》《荀子政治哲学思想特质研究》等著作,在《光明日报》《中国哲学史》《文史哲》《东岳论丛》《孔子研究》《诸子学刊》《齐鲁学刊》等重要报刊发表论文三十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