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时历》是中国古代水平最高的一部历法,明代以来在中国学术界一直受关注和研究,它传入日本以后,不仅对日本江户时代天文历算以及数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日本的历法也是以《授时历》为蓝本而制定的。日本江户时代的学者对《授时历》做了大量而深入的研究,相关文献达86种之多,其中建部贤弘(1664~1739)注解的《授时历解议》(共六卷,分别为《授时历术解》2卷、《授时历数解》1卷和《授时历议解》3卷)是日本乃至东亚有关《授时历》研究中最为精辟和深刻的注解,20世纪以来中国学术界争论的历学问题,该书都有精到的注解,对于理解《授时历》乃至中国古代历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由于该书属于抄本,加上历学过于专门以及古日语障碍,在日本没有被整理和研究。此次拟先行出版《授时历术解》与《授时历数解》两部分的汉译与注解,后续出版《授时历议解》的汉译与注解。内容包括:1、前言,对该书背景的介绍;2、《授时历术解》的汉译与注解;3、《授时历数解》的汉译与注解;4、附录(《授时历术解》与《授时历术解》的原著书影)。
徐泽林,1963年生,1994年于内蒙古师范大学获科学史(数学史)专业理学硕士学位,1998年于西北大学获科学史(数学史)专业理学博士学位。1999年10月于天津师范大学数学学院破格晋升为副教授,2002年10月破格晋升为教授。2009年9月调入东华大学,现为东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研究所教授,中国数学会数学史分会会长,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数学会理事,日本科学史学会会员,日本数学史学会会员。日本东京大学、东京理科大学、京都大学、四日市大学等客座教授,主要从事东亚数学史、数理天文学史研究,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出版专著4部,译著2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的子课题、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等多项科研项目,经常应邀赴日本进行访问和学术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