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立足于全球化背景下,基于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走向,一是分析了分工、交往与和谐的内涵、地位、作用及其辩证关系,必将成为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探索的一个新的条链或新的生长点;二是从主体、客体视野去阐明分工、交往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主要是联系我国正在进行的产业结构与发展方式的调整与转变,面对国际国内的分工与交往的深化与细化,特别是面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任务的提出,我们应该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通过合理有效的社会分工,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去消灭当前不合理的、旧式的社会分工,同时积极参与世界交往,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借鉴吸收人类一切文明成果,使我国真正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官翠娥,2006年06月工作于湖北大学知行学院,2014年06月毕业于湖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主要负责完成了4个校级科研项目,4个省部级科研项目,撰写论文21篇,编写教材2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