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认为学习数学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反正进入社会后也没有多大用处?如果你这么想,那就大错特错了!其实,数学的本质是一种高级的思维方式。本书系统地整理了初中数学知识,并从中总结了隐藏在其背后的7个技能。只要掌握这7个技能,不仅几乎可以解决所有数学问题,还能大大提升你的思维能力,让你的人生受益无穷。
*百度10万会员大吧“数学吧”吧主幸福_狐狸真诚推荐!台湾100余所中学指定阅读!
*拥有20年数学教学经验的“数学达人”永野裕之力作!他所创建的永野数学私塾被评为三所日本全国“优秀数学培训学校”之一。
*本书系统地整理了基础数学知识,并从中总结了隐藏在其背后、几乎可以解决所有数学问题的7个技能。
*数学是一种无价的思维方式。书中提出的7个技能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在数学科目上轻松突破,还可以帮助已经进入社会的成年人应对生活中的问题,大大提升你的思维能力,让你的人生受益无穷。
*本书以简易的初中数学知识为框架,同时配以幽默的漫画插图,让你的学习过程轻松有趣,发现“数学原来这么有用”!
永野裕之,1974年生于东京。高中就读于晓星高级中学,本科就读于东京大学理学部地球行星物理专业,硕士就读于东京大学宇宙科学研究所。高中时代曾参加过数学奥林匹克大赛,曾作为东京学生代表,参加过广中平佑先生主办的“第12届数理大研讨”。如今,担任小班培训学校·永野数学私塾的校长。改校曾被NHK、《日本经济新闻》、《商务杂志》等多家媒体报道,2011年《东洋经济周刊》评选出3所日本全国“优秀数学培训学校”,该校就是其中之一。另外,作者还是一位职业音乐指挥家。
序言学习数学前你需要了解的事
成年人学习初中数学的意义
根本没必要学数学吗?
初中数学其实很有用
成年人学习数学的意义
初中数学背后的7个技能
10种思路与7个技能
为什么你学数学的方法不对
算术是结果,数学是过程
为什么乘法运算存在运算顺序问题?
算术为生活服务,数学为解决问题服务
数学学习方法摘要
切勿死记硬背
多问“为什么”
重新定义
证明定理和公式
“闻→思→教”3步走
第1章技能1——概念理解
如何理解概念
负数(初中1年级)
在数字中思考“方向”
“0”由“空”变为“平衡”
绝对值
负数的加法运算
小数减大数
负数的减法运算
3个以上正负数的加法运算
为什么(-1)×(-1)=+1?
负数的乘除法运算
质数(初中3年级)
数中有“质”
质数中为什么不包括1
分解质因数
公约数是共有的“零件”
公倍数是“零件”的统合
最大公约数有何能力?
平方根(初中3年级)
杀人的数
平方根
根和根号
数的种类
把无法抓住本质的数作为概念理解
无理数平方根的计算
简单的平方根计算
第2章技能2——看穿事物的本质
看穿本质的要求
字母与公式(初中1年级)
从具体到抽象
“代数”的诞生
代数式的规则
使用字母的目的是将对象“一般化”
不知道一年后的天气,却能知道一年后的月龄
式子的计算(初中2年级)
与次数的邂逅
次数是什么
次数=因子的数
次元
德雷克公式
多项式(初中3年级)
因式分解为什么重要?
多项式的计算
分配法则
多项式×多项式
乘法公式
因式分解的方法
为什么要“对最低次的字母进行整理”?
因式分解的实践
第3章技能3——合理解题
合理解题的要求
一次方程式(初中1年级)
等式的性质
0不可作除数的原因
移项解方程
正确性不在于结论,而在过程
联立方程组(初中2年级)
有未知数,才需要方程
代入法
加减法
二次方程(初中3年级)
最简单的二次方程
完全平方
推导求根公式
二次方程式的另一种解法(因式分解法)
“无解”的情况也存在!
方程的应用(初中1年级~初中3年级)
找出规律,实现模式化
第4章技能4——抓住因果关系
抓住因果关系的要求
比例与反比例(初中1年级)
比例
比例的图像
反比例
反比例的图像
只知其一也无妨
映射(超出初中数学范围)和因果关系明朗化的2个例子
函数
密码中使用的单射
一次函数(初中2年级)
比例关系的演变
为什么一次函数的图像为直线?
二元一次方程
线性代数(超出初中数学范围)是纵观世界的基本原理
线性规划的应用
y=ax2(初中3年级)
二次函数的基础
二次函数图像中的道理
二次方程中的无解情况
“非线性”函数也是必需的
微分入门——函数的次数(超出初中数学的范围)
……
成年人学习数学的意义
不仅是数学,在学习任何新东西时,“画面感”都是最重要的。
简单来说,“明白”某件事是指你了解此事,并可以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只是知道事情的原委,并不代表真的明白。要想知道自己是否真的掌握了所学的知识,是不是真的明白了,不妨问问自己:“我能不能讲得让奶奶也能够理解呢?”我想此时你的理解一定会以画面的形式浮现在眼前。
要让一个人理解你的意思,你肯定得根据对方的理解能力选择措辞,还要尽量说得简单易懂,如果连你自己也只知道个大概,那对方也不会明白。就拿数学来说,书本上罗列的是枯燥无味的公式和几何图案,只有结合现实中的画面,我们才会发现它们的意义。如果你要通过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必须以理解这个“意义”为基础,这样才能领悟出潜藏于公式和解题方法之中的真正涵义。是把数学作为单纯的背诵科目,让它沦为无用之物,还是让数学变成生存所需的无价智慧,关键就在于此。
那么,如何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产生画面感呢?这就需要你具有丰富的词汇积累和人生经验,而在这点上,成年人具备压倒性的优势。
毫无疑问,与成年人相比,初中生的词汇量和人生经验都明显不足,所以老师在教学中应该运用具体图片赋予数学生命力,然而这么做的老师并不多。如此一来,大多数学生只会觉得数学离现实生活越来越远,越学越摸不着头脑,数学考试也像酷刑,只会让人痛苦,这不禁让人有些痛心。
而成年人掌握了大量词汇,也在不知不觉中积累了丰富的人生经验,也就是说,成年人自然而然地培养出了数学学习中不可或缺的想象力。
成年人重学数学的优势很多,其中最大的优势就是“已经学过一次”。尽管你在当时可能学得不怎么样,但不是还能模糊地记得一些公式定理和概念吗?我认为,大多数人对这些学过的知识还是有些印象的,这就是优势所在。对初次学习数学的初中生来说,有些部分必须按照教育部规定的教学计划学习,但对于学过一次的我们来说,就能大胆地重新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了。
本书就是要帮你通过“画面感”和“重新制定计划”学到不一样的数学。初中数学背后的7个技能本书是我根据初中数学的知识框架,加入了内容和图片编写而成。为了让大家掌握思考问题的方法和技巧,我总结出了以下“7个技能”。
【7个技能】(1)概念理解(2)看穿本质(3)合理解题(4)抓住因果关系(5)增加信息(6)令人信服(7)从局部看整体
你一定没想到,初中数学中竟然隐藏着这么多逻辑思考的提示。
举个例子,初二学生学的“三角形的全等条件”可能在日常生活中完全用不到,这个知识如果只在解数学题时才会用到,那就是典型的“无用之物”。但是,如果我们以“如何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为例,说明“如何高效收集信息”会怎么样?又或者尝试以此概念为基础,发掘出全等三角形的潜藏特性又会如何?你可能多少会觉得“有点儿用处”吧。
通过本书的重新编写,你会发现课本中原先七零八落的知识点,彼此之间的关系瞬间明朗,整个初中数学就如同一棵脉络清晰的大树。只要你抓住主干,深入理解各个单元的内容,学习速度也会显著提升。
我们时常能听到这些话:“数学是有用的。”“社会人士也需要具备与数学相关的逻辑思维能力。”然而对于不擅长数学的人来说,他们也许完全不明白数学的用处在哪里。因此,我之前提到的“7个技能”正是为这些人准备的。
这里说的“技能”并非解答数学题的窍门,它可以运用在与数学毫无关系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是事情的处理方法、思考方法和解决方法。如果这本书让你觉得“原来数学是有用的”,那么作为本书的作者,我会感到无上喜悦。
10种思路与7个技能
我在前作《写给全人类的数学魔法书》中列出了“遇到任何数学题都能够解答的10种解题思路”,这是我从高中数学约700个典型解题方法中,总结出的数学共通性基本思考方式。“擅长数学的人是如何思考并解决问题的呢?”我相信你能从这本书中找到答案,我在此只简单将这些办法罗列出来。
“遇到任何数学题都能够解答的10种解题思路”:
(1)降低次方和次数(2)寻找周期性和规律性(3)寻找对称性(4)逆向思维(5)与其考虑相加,不如考虑相乘(6)相对比较(7)归纳性的思考实验(8)数学问题的图像化(9)等值替换(10)通过终点来追溯起点
就算遇到以前没见过的新问题,使用这些思路也可以想出解决方案。就如同高尔夫球赛中的制胜战术,这种思考方式也是无价的。
由于“10种思路”具有实战性,需要你做好一定程度上的准备,这与高尔夫球教练在球场上说“遇到这种情况要用5号球杆”一样。相对而言,“7个技能”是熟练运用“10种思路”的必要基础,如果还以打高尔夫球为例,“7个技能”就相当于选手比赛前必须熟悉的战术和方法。掌握这“7个技能”,你便能自如地运用“10种思路”,让数学从此跟你“化敌为友”。
对于不擅长数学的人来说,计算公式和几何图形可能如同路边的无声石子般可有可无。然而,数学的语言是极其有力的,其中还可能隐藏着宇宙中的诸多真理。人类的历史几乎没有离开过数学,几乎所有国家都将数学作为义务教育课程也说明了它的重要性。只要拥有“7个技能”和“10种思路”,你就可以通过数学语言,掌握无穷尽的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