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洛克菲勒、史蒂夫·乔布斯、李嘉诚、马云等世界知名企业家都强调过不找借口对成功的重要性。现实中,人们找借口往往是为了保护自己,使自己免受损失或伤害。然而,找借口真的能保护我们吗?在《拒绝借口拒绝平庸 打造不找借口只找方法的优秀员工和团队》中,通过分析借口产生的心理学机制,帮你认清借口产生的原因及危害,养成不找借口的习惯。
第1章 拒绝借口,拒绝平庸
借口是平庸与卓越的分水岭
想要突破平庸,先要拒绝借口
找借口最终损害的是自己
透视借口的“思想病”
不要让借口成为习惯
第2章 负责:勇于担当,绝不推卸
坚守岗位,绝不偏离责任
职责面前,没有小角色
承担责任,无所畏惧
出现问题,不要互相指责
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第3章 主动:借口止于行动
主动的人才能把握机会
不要等别人吩咐才去做
主动掌控,而非被动接受
立刻行动,拒绝拖延恶习
第4章 敬业:工作不容找借口
不要轻视你的工作
用业绩为自己加薪
不要为“头衔”而工作
对工作充满热情
抱怨环境不如改变自己
第5章 服从:服从命令,无借口执行
正确领会上司的命令
争取上司的支持与合作
对立情绪不可取
服从不是“一味迎合”
执行,不要问“为什么”
第6章 业绩:只要结果,不要解释
一个结果,胜过一千种解释
把问题留给自己,把结果带给老板
保持简单的工作心态
不折不扣地完成任务
用业绩证明自己
第7章 信念:突破困难,一切皆有可能
要战胜困难,先战胜借口
积极心态让困难减半
不断打破心中的“不可能”
超强的意志是克服困难的利器
第8章 卓越:永远追求更高标准
向低标准说“不”
做好平凡,才能非凡
卓越源自细节
持续改进是卓越的秘诀
第9章 纪律:从纪律到自律
没有纪律,就没有完美的表现
纪律的权威不容触碰
纪律面前,别拿人情说事
热爱纪律,享受纪律的益处
做自己的最后一道关卡
第10章 团队:打造不找借口的团队
格局:走出“个人本位”
奉献:奉献他人,提升自己
荣誉:做好工作是最大的荣誉
价值:用价值引领行动
合作:在团队中成长自己
《拒绝借口拒绝平庸 打造不找借口只找方法的优秀员工和团队》:
——苹果公司创始人史蒂芬·乔布斯借口表现“我做不到”“我没有机会”“别人太优秀了”一个人总躲在借口里,就永远不可能有突破。乔布斯在提拔副总时,会让他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你与保洁员的区别在哪儿?”乔布斯心中理想的答案是:当你是保洁员时,借口有用。而当你成为副总时,借口就不再起作用了。
李嘉诚也说过类似的话,“你想过普通的生活,就会遇到普通的挫折;你想过上最好的生活,就一定会遇到最强的伤害。世界很公平,你想要最好的,就一定会给你最痛的。能闯过去,你就是赢家。闯不过去,那就乖乖退回去做个普通人吧。”在通往成功的路上,普通人之所以闯不过难关,经受不起考验,就是因为总是给自己找借口。借口是平庸与卓越的分水岭。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很小,正是这些细微的差异,造成了人生成就的巨大差异。这里的细微差异主要说的就是心态:是积极,还是消极。
消极的人,总是爱找借口,躲避困难,为自己的平庸辩解;而积极的人,总是主动找方法,战胜困难,追求更好的表现。起点相同的两个人,一个爱找借口,一个积极找方法,久而久之,在成就上就会有巨大的差异。
小孙是一家知名广告公司的人事专员。有一次,她在整理员工档案时偶然发现,策划部总监朱芳和公司前台刘倩都是历史系的毕业生。于是,小孙便开始比较起这两位同事来。
朱芳是一个积极主动、勤于思考的人,对于领导安排的每一项任务,总是想尽办法去完成;而刘倩则显得消极一些,接到任务后不仅不想办法解决,还总是喜欢逃避责任。
小孙问朱芳:“你大学好像是读历史专业吧,怎么想到做广告这行?”朱芳说:“历史是冷门专业,毕业后找工作很难。当时我们公司刚好招实习生,就前来应聘。一开始公司不收我的简历,说只招广告或新闻专业的学生,我就软磨硬泡,提议先试用半个月,暂时不拿工资,如果公司觉得我不行,随时可以开除我。老总看我这么执着,就同意了。”刚进入公司的半个月,朱芳拼命表现,想让公司留下自己;转成实习生后,她依旧积极表现,争取转正;转正后又想办法交出好作品,争取升职机会。“后来我发现,只要肯动脑子想办法,专业不对口、缺乏经验这些困难并非不可逾越。一个人只要肯努力,最终总能成功。”朱芳淡淡的话语中透着一股从容和自信,让小孙深受鼓舞。几天后,小孙又在刘倩那里听到了一番截然不同的言论。
刘倩与前台的一位女同事抱怨,说自己当初读大学时报了个冷门专业,结果特别难找工作,而自己又是女生,找工作不占优势。现在社会处处凭关系,跟她同宿舍的女生就是靠家人的关系,进入一家事业单位工作。像她这种没背景没关系的女生,很难在社会上立足……旁边同事轻声质疑道:“我听说朱总监也是学历史的,也是个女孩,人家怎么……”她还没说完,就被刘倩粗声打断了:“没办法,有的人就是运气好,跟人家拼运气,哪里拼得过!当初要不是我爸妈逼着我读死书,现在也不会混成这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