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镜》系我社“民国通俗小说典藏文库·李涵秋卷”中之一部。李涵秋的作品具有一种原发的自然的民间立场和民间视角,以言情为主线形象地展现清末民初的民俗风情以及其在时代冲击下的演进和蜕变。本系列丛书共收录李涵秋作品十部,《魅镜》就是其中一部。
《魅镜》:
且说江苏省北有一座宿迁县城,离县城十里多远,本来有一所村落。自从辛亥那年,全国汹汹,清江以上闹着十三协的兵变,虽然立时扑灭,而游兵散勇东奔西窜,到处抢掠,这一所村落,也就变为丘墟,人烟稀少,到了今日,益发成了一个盗贼出没的所在。
这一年隆冬,天气异常寒冷,又接连下了几场大雪。那道路上,不但没有行人,简直连野兽的影子,都不瞧见一个。黄沙白雪,萧瑟可怜。这村庄中间,原有一座古关帝庙。在那承平时候,有好些僧人依赖庙中香火度活,无如近几年来,村人都逃亡殆尽,那些僧侣更无从觅食,免不得风流云散。只剩得数椽瓦屋,巍然矗立在那冰天雪窖之中,廊庑下有几株合抱不来的大树,都被那些寒鸦占据着,咿咿哑哑地在那里乱叫。
不料这一天除夕,忽然庙里走进两个彪形大汉,垂头丧气,一步懒似一步,跨上台阶,将衣服上的雪花儿抖了几抖,便老实席地坐着。瞧他们年纪,一个约莫三十几岁,生得豹头环眼,凶恶异常;一个年纪轻些,却是瘦瓜子脸儿,面目白净,净的倒还不十分难看。彼此坐了好一会,只是你望着我,我望着你,也不开口。看看天色又晚下来,殿上又没有灯火,幸喜天井里雪积得多了,照着他们褴褛样儿,也还约略可辨。良久,方才听见那个大汉,长长叹了一口气,望着瘦脸的冷冷问道:“小燕哥,你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了?”那个瘦脸也就哭丧着一副面庞,低低答道:“魁哥,又来同我闹玩笑了。适才我不是同魁哥讲的,今天便是守岁日子。那些有钱的富户,在这天夜里,成大盘的肥肉,成大碗的老酒,烤着火儿,有谈有笑,好不适意呢!”那大汉又说道:“可又来,他们也是个人,我们也是个人,怎么他们就该这样适意,我们就该这祥受罪?这是什么缘故呢?他们住着高楼大屋,还怕寒冷,没的弄些火来烤着。我们坐在这四面透风的地方,一根一根骨节里,都被那寒飕飕的风刀儿搜剔尽了,莫说没处寻一杯老酒,来温一温五脏,若是从此刻冻起,冻到明年新岁元旦,还不知我们这两条苦命,有是没有?想起老天来,也未免心肠忒偏些儿了!”那个瘦脸听到此处,鼻孔里已有些哽咽声音,几乎要淌下眼泪来。刚待答话,忽然从耳朵里,听见一阵驴蹄子响,两个人不约而同地向外面伸头一看。
原来从庙外走入一个秃头和尚,头上戴着斗篷,颤巍巍地被雪都遮满了,左手执着鞭子,右手牵着一匹黑驴,驴背上压满了好些油布口袋,看那口袋里累累赘赘地像煞有许多物件。和尚本不知道殿上有人,匆匆地只顾踏着乱雪走进。蓦一抬头,从黑影里看见那两个汉子,更不向他们打话,见左廊下尚有隙地,他早带转缰绳,重行下了台阶,将驴子系在廊庑柱子底下,取出一幅破毡子,向地上一铺。一会工夫,在口袋里左掏右摸,将那些洋铁炉子、洋铁罐子,堆积在面前,倒好占了有几尺远近,又将火油热腾腾地点起来,顿时肴香喷溢,那和尚只顾尽性饱啖。还有一桩可艳羡的,不省那秃厮在几时装了一葫芦的好酒,这会子套着嘴唇,咕嘟咕嘟,好像长鲸吸川的样儿,喝个不住。那黑驴见它主人这样快乐,它也扭转它的长颈项,啃那朽柱子,四个蹄儿只管格蹭格蹭地在那里作响。
此时直把殿上那两个汉子,都望得呆了。在下不敢编谎,少说些,那两个汉子的馋涎,已经从口角边,流得满衣襟上淋漓透湿。一时按捺不得,那个大汉早附着瘦脸的耳朵说道:“你瞧见没有?叵耐这秃厮好生无礼!如何有这许多酒菜,也不请一请客儿,只顾向肚腹里去塞?若再耽延下去,万一被那秃厮吃光了,我们如何还有希望?小燕哥,你装着没事样子,且在这里坐一坐,让我赶快将这秃厮结果了。有这酒菜,尽够我们好好地守岁呢。”那个瘦脸听他这话,不禁笑逐颜开,早从身底下掣出一根三尺多长的枣木棍儿,轻轻递在那大汉手里,说道:“魁哥,你老手须放辣些,千万不可吃秃厮逃走了!”那个大汉答应了一句,早就蹑手蹑脚,将棍子藏在身后。踅近那和尚坐的所在,暗笑:“那和尚该当命绝,偏生早将那斗篷脱放在地,光滑滑的一颗脑袋露在外面,只须搪着我这棍尖儿,包管这光头是稀糊歹烂。,’那大汉越想越是得意,举起那无情木棍,恶狠狠地使劲阳光头上一击,只听得“哎呀”一声,扑通倒了。
瘦脸汉子在殿上听见这样声息,知道大功业已告成,笑得直跳起来,忙忙地跑得近前,~路走还一路喊着:“魁哥!魁哥!留点酒肴给兄弟尝尝,你须不可独自享受完了,依旧放兄弟在这里挨饿!”说时迟,那时快,刚走到那大汉身边,只见那大汉四仰八叉地躺在地上,不住地嚷痛。原来他那枣木棍子使得太猛,人家倒不曾怎样,转将自己的手腕震得麻木了,所以只管在这里“哎唷唷,吆呵呵”尽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