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观是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价值、价值关系的一般看法和根本观点,对人们的行为起导向作用。核心价值观是价值观体系的核心内容,是对认识对象的根本判断和本质把握,决定价值观体系的方向。每个国家、民族都格外重视核心价值观在文化体系中的作用。200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启动的《联合国教育促进可持续发展十年(2005-2014)国际实施计划》(以下简称《十年计划》)明确提出“可持续发展教育是以尊重为核心的价值观教育”的观点,随后召开的多次世界遗产教育大会均在“世界遗产教育也是一种价值观教育”上达成了共识。本书把核心价值与世界遗产教育结合起来,进行理论尝试和实践探索,对于我国的世界遗产教育具有重要理论与实践价值。
导论
第一章 世界遗产与世界遗产教育
第一节 世界遗产内涵及保护价值
第二节 世界遗产教育及实施原则
第二章 构建世界遗产教育核心价值观的策略
第一节 世界遗产教育的特点与构建核心价值观的方法
第二节 世界遗产教育构建传承民族优秀文化价值观的创新实践
第三节 世界遗产教育构建尊重文化多样性价值观的创新实践
第四节 世界遗产教育构建及倡导国际社会和谐发展价值观创新实践
第五节 世界遗产教育构建可持续发展价值观的创新实践
第三章 世界遗产教育的能力与网络建设
第一节 世界遗产教育中的能力与网络建设价值
第二节 世界遗产教育中的能力与网络开发
第三节 世界遗产教育能力建设的实践策略
第四节 世界遗产教育网络建设的实践策略
第四章 世界遗产教育的课程开发与教学实践策略
第一节 世界遗产教育的课程开发策略
第二节 世界遗产教育的课堂教学实践策略
第三节 世界遗产教育的综合实践活动策略
第五章 世界遗产专题教育活动的实施策略
第一节 世界遗产专题教育活动概述
第二节 世界遗产专题教育活动实践模式
第三节 世界遗产专题教育活动的实施策略与反思
附录
查看全部↓
《核心价值观视阈下世界遗产教育策略研究》:
地域性是世界遗产的基本属性。任何世界遗产项目都分布于一定地域,由一定地区的人所创造,虽然从价值上讲它们具有普遍价值,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从文化的理解、对话这一点来讲,我们应该通过教育让学生学习世界各地、各国的世界遗产。但只有先认识自己,才能放眼世界,特别是世界遗产有建立民族国家认同、促进文化自觉的作用,我们开展世界遗产教育应以学习和保护本地、本国的世界遗产为先。从了解、学习本土的世界遗产入手,比较容易理解,也相对容易去实地考察,获得第一手信息,更为关键的是这是传承民族文化、维护文化安全的责任。
开展世界遗产教育要注意结合本地区特色,与本地的自然和文化资源有所呼应,做到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如果当地有世界遗产项目,可以选取当地的世界遗产项目作为重点教育资源,能够比较方便地开展实地参观、调研、参与体验等活动,并达到较好的教育效果。如果本地没有世界遗产项目,也可以选取本地区有特色的遗产项目与相类似的世界遗产项目进行对比分析,一方面促进年轻人对所生活地区历史、文化的认识;另一方面开阔视野,认识其他地区和国家的世界遗产。比如本地区内有佛教寺院,就可以选择《世界遗产名录》中的佛教寺院与之进行对比,本地区有传统歌舞,就可以选择《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或《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相应的遗产项目进行对比。这样将世界遗产教育与乡土特色相结合,因地制宜地促进学生对自己家乡的了解和热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