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新书资讯
新书推荐

中华宝玺史

中华宝玺史

定     价:¥98

中 教 价:¥49.00  (5.00折)

库 存 数: 0

  • 作者:杜奎生 著
  • 出版时间:2017/3/1
  • ISBN:9787503481611
  • 出 版 社:中国文史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J292.42 
  • 页码:452
  • 纸张:胶版纸
  • 版次:1
  • 开本:16开
  • 商品库位:
9
7
4
8
8
7
1
5
6
0
1
3
1
购买数量:
  宝玺的称谓和产生,与皇帝称谓一样,都是始于秦王赢政建立大秦国时的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用和氏璧雕刻了“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传国玺及天子六玺,又用兰田玉雕刻了“受天之命皇帝寿昌”的受命玺,这一套八方宝玺就成为定制,传承至清末,共经历了13个朝代合计2132年。以后每个朝代都有一套自己的宝玺,它们或是禅让,或是抢夺,或是自制。宝玺是当皇帝的依据,是皇权的象征,是封建社会国家执政的凭信,宝玺制度在中国历史上,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是中华民族的符号,是国粹,*应该是响**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秦始皇的八方宝玺,传给了汉、魏、两晋、南北朝及隋朝时,其数量、材质、规格、文字、纽式都丝毫不变,传到唐朝时不仅增大了规格,也增加了数量,武则天又改“玺”称“宝”,为九宝制,以后北宋九宝,南宋十四宝,元朝十一宝,明朝二十四宝,清朝除了交泰二十五宝外还有盛京十宝,真是数量越来越多,规格也越来越大。
  中国的印章,是中国灿烂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皇帝的印章称“宝玺”。历代宝玺,从印质、种类、印文、用途到它们的刻法及装璜,无不体现了宝玺的*高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是研究我国古代制度史、文化史、思想史和艺术史的重要史料。杜奎生所*的《中华宝玺史》通过50万字的描述和700多幅插图的展示,都能让你找到相应的答案。
 你还可能感兴趣
 我要评论
您的姓名   验证码: 图片看不清?点击重新得到验证码
留言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