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世雄文,雅俗共赏;奇书,重现人间。民国通俗小说是中国文学史和中国文化史上的一道绚烂的风景。中国文史出版社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发掘、整理民国文学经典为出发点,规模推出民国通俗小说作家的《民国通俗小说典藏文库》。刘云若是民国通俗小说的重要作家,其作品《换巢鸾凤/民国通俗小说典藏文库》饱含着熠熠生辉的人性,体现了民国社会生活特色,深受读者喜爱。
刘云若(1903—1950),20世纪30年代天津名的社会言情小说家。字渭贤,原名兆熊,又名刘存有。1903年生于天津一个军人家庭。1926年在津创办《北洋画报》并承担编辑工作;1930年底受邀任《天风报》副刊《黑旋风》主编,同年开始创作一部长篇社会言情小说《春风回梦记》,刊出后大受欢迎。1937年开始闭门写作。1950年去世于家中,年仅47岁。代表作有《旧巷斜阳》《红杏出墙记》《酒眼灯唇录》《歌舞江山》《情海归帆》等。
直面人性的“小说大宗师”——刘云若(代序)
京华春色
第一回 罢舞休歌可怜薄命女
落花啼鸟疑是堕楼人
第二回 陋巷叩蓬门泥中有女
繁弦催急管花底藏莺
第三回 吝啬鬼雀屏中选
河东狮陈仓暗度
第四回 设巧计请君入瓮
布疑局干卿底事
第五回 居处无人娇女弃憨汉
行途睹面浪子讳花容
第六回 初试狐步觉卿卿我我
重操旧生憾是是非非
第七回 重情义陋室藏要犯
共患难被底诉积愫
第八回 一夜春风誓与相随
片刻依恋愿结同心
同命鸳鸯
第一回 陋巷叩蓬门泥中有女
繁弦催急管花底藏莺
第二回 男化女惟妙惟肖
性与爱难解难分
第三回 急色儿热恋同性
雄婆娘卖弄风情
第四回 戴绿巾床底听好戏
拥被絮灯下睹妖容
第五回 觅兔窟小店逢煞女
筑香巢陋室变吉屋
第六回 受夏楚母老虎甘之如饴
施残暴小流氓假意撚酸
第七回 席前呓语有口无心
酒后狂言拳打足跌
第八回 诉衷曲绘声绘色
窥窗影难解难分
《换巢鸾凤/民国通俗小说典藏文库》:
罢舞休歌可怜薄命女 落花啼鸟疑是堕楼人
话说在一年秋风初劲时,新新饭店六楼顶上的露天舞场,因气候关系预备结束了,当结束的前日,舞客已不似盛暑时踊跃,舞女的薄纱舞衣,更感觉翠袖天寒,勉强维持到规定时间,草草终场,茶役们收拾桌椅,将一切的灯光都熄灭了,也都各自下去睡觉,倏时屋顶由繁华变成寂寞,方才华灯下的鬓影衣香、花光人语,好似移入别一世界,天边的明月才占据了这屋顶的全部,把光辉布满,寂寂地照着美人遗留的足迹和桌面沾污的酒痕。这时天上玉宇无尘,人间清光四垂,正是都市中难得的美景良时,但一般醉生梦死的人们,都贪恋肉味的娱乐,对乌烟瘴气中的狂歌乱舞全不惜精神,如今转入清虚有味之境,反倒去寻梦黑甜乡中,没一个肯来领略,月亮也似不耐清寂,徐徐由天顶转移,斜到西方,一阵阵的峭风吹来,把屋顶洗得白光如雪,除了远处有呜呜的汽车声,报告人间的富贵者已夜游归去以外,一直沉静没有音响。
时候已近三点了,忽然下面人口的楼梯,隐有脚步声,须臾便在月光中涌现一个人影,徐徐走向屋顶中心。原来是个苗条的女郎,穿着一件浅蓝色的布旗袍,上身加着白哔叽短外衣,脚下趿着一双绣鞋,将手儿插入外衣袋中,徐徐踱着,仰面凝注天上的明月,似有所思。走了几步忽立住了,巍然似石像般站着,风吹着垂肩秀发,缓拂轻飘,许久不动。饭店中在此时已没有外客进来,这女郎原是住在下面三楼旅馆部中的舞女华慧娜。她在有月的时候,常常深夜独来,徘徊到天明方去。今日却与往时不同了,竞好似方才痛哭过一样,眼圈儿红着,面色惨白,身体微微抖颤,好像支持不住这月凉似水,风峭如针。痴立了一会儿,她自念明天便与这地方相别了,自己一个孤女,自从故乡遭匪患劫烧之后,家人尽丧,独身逃来天津,举目无亲。幸而在故乡时曾入交际场所,学会跳舞,只好抛弃继续求学的念头,投入这新新舞场中,做一个舞女。几月来本身的辛酸,受人的凌辱,已然一言难尽,可怜当这舞女,容貌不好便难得录用,像自己容貌稍为动人,就逃不开狂蜂浪蝶的缠扰。在前两月有个张军长的儿子张啸丹,认识了自己,几乎要掳为禁脔,屡次侮辱,幸而都被自己用智计脱避了。
近日又有一个学生吕初明和一个商人郭柏龄,也都和自己深为要好,尤其是吕初明对自己深情款款,相待十分恳挚,渐渐结成朋友,在异乡有个知己,也可稍得安慰。郭柏龄人也醇诚,常常在谈心时,表示肯帮助拔出苦海,自己因为相交未久,又是这游戏场中的遇合,故而未敢认真。不料今夜自己正陪吕初明跳舞,张啸丹突然来了,大起醋意,借题将自己唤了过去叱骂。自己和他分辩,他竟动手打了两个嘴巴。又教舞场经理将自己辞退,那经理怕他势力,居然给我算清账目,勒令明日搬出。从此茫茫大地,哪里是弱女栖身之所?可恨那张啸丹,在当时对自己怎样表示爱情,如今翻脸就恨不得置我于死地,男子的心真难测,这世界真黑暗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