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历山大·仲马,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作家,文学界称之为大仲马。《三个火枪手》讲述了年轻的达达尼昂远离家乡。来到巴黎,希望在国王火枪队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的故事。达达尼昂和阿多斯、波尔多斯、阿拉米斯三个火枪手结成生死之交,四人卷入了国王路易十三、王后与红衣主教黎塞留及其党羽之间的明争暗斗,同敌人展开了惊心动魄的较量。作品的主要文学成就,就是表现了达达尼昂的机智勇敢、重情重义,阿多斯的处事老练、嫉恶如仇,米拉迪的年轻美貌、心狠手辣。红衣主教的深不可测、阴险奸诈……《三个火枪手》塑造的一系列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都活生生地跃然于纸上。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李玉民,1939年生。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1964年作为新中国首批留法学生到法国勒恩大学进修两年,后任首都师范大学教授。教学之余,从事法国纯文学翻译三十余年,译著五十多种,约有一千五百万字。主要译著:小说有雨果的《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巴尔扎克的《幽谷百合》,大仲马的《三个火枪手》、《基督山伯爵》,莫泊桑的《一生》、《漂亮朋友》、《羊脂球》等;戏剧有《缪塞戏剧选》、《加缪全集·戏剧卷》等;诗歌有《艾吕雅诗选》、《阿波利奈尔诗选》等六本作品。此外,编选并翻译了《缪塞精选集》、《阿波利奈尔精选集》、《纪德精选集》;主编了《纪德文集》(五卷)、《法国大诗人传记丛书》(十卷)。在李玉民的译作中,有半数作品是由他首次介绍给中国读者的。他主张文学翻译是一种特殊的文学创作,译作应是给读者以文学享受的作品。李玉民“译文洒脱,属于傅雷先生的那个传统”(柳鸣九语)。
序言
主要人物表
第一章 老达达尼安的三件礼物
第二章 德·特雷维尔先生的候客厅
第三章 谒见
第四章 阿多斯的肩膀、波尔托斯的佩带以及阿拉密斯的手帕
第五章 国王的火枪手与红衣主教的卫士
第六章 路易十三国王陛下
第七章 火枪手的内务
第八章 宫廷一桩密谋
第九章 达达尼安初显身手
第十章 十七世纪的捕鼠笼子
第十一章 私通
第十二章 乔治·维利尔斯,白金汉公爵
第十三章 博纳希厄先生
第十四章 默恩那个人
第十五章 法官与军官
第十六章 掌玺大臣一如既往,不止一次寻钟敲打
第十七章 博纳希厄夫妇
第十八章 情人和丈夫
第十九章 作战计划
第二十章 旅行
第二十一章 德·温特伯爵夫人
第二十二章 梅尔莱松舞
第二十三章 约会
第二十四章 小楼
第二十五章 波尔托斯
第二十六章 阿拉密斯的论文
第二十七章 阿多斯的妻子
第二十八章 回程
第二十九章 猎取装备
第三十章 米莱狄
《外国文学经典·名家名译(全译本) 三个火枪手(上)》:
他到了默恩,在自由磨坊主客栈门前下马,却不见来人招呼,无论老板、伙计还是马夫,都没有到下马石来扶马镫。他从一楼半开的一扇窗户望进去,看见一个身材魁伟、虽然眉头微皱但神态十分高贵的绅士,正对着两个似乎洗耳恭听的人谈论什么。达达尼安凭自己的习惯,自然而然以为他是谈论的对象,于是侧耳细听。这一次,达达尼安只错了一半,人家谈论的不是他,而是他的马。那位绅士仿佛在向听者列举这匹马的各种优点,而正如我所讲的,听者对讲话的人十分恭敬,他们时时哈哈大笑。须知微微一笑,就足以惹恼这个年轻人,因此可以想见,这样哄堂大笑对他会起什么作用。
不过,达达尼安倒想先看清,嘲笑他的那个放肆家伙的尊容。他以高傲的目光凝视那陌生人,看那样子,年龄在四十至四十五岁之间,黑眼睛目光敏锐,脸色苍白,鼻子特别突出,黑髭胡修得十分齐整。再看他的衣着,只见他穿一件紧身短上衣和一条紫色齐膝短裤,配以同色的饰带,除了露出衬衣的袖衩之外,就再也没有什么装饰了。那短裤和紧身上衣虽是新的,却很皱巴,就好像长时间搁置在箱子里的旅行服。达达尼安的观察又迅疾又极为细腻,注意到这几点,而且他无疑出于本能,还感到那个陌生人对他的未来生活会产生重大影响。
且说达达尼安正盯着瞧那位身穿紫上衣的绅士,那位绅士也正品评那匹贝亚恩矮种马,发表一段极为渊博而深刻的议论,惹得那两个听客哈哈大笑,而他本人也一反常态,脸上显然有一抹淡淡的微笑在游荡,假如可以这样说的话。这一次再也没有疑问,达达尼安确实受到了侮辱。因此,他深信不疑,便把帽子往下一拉,模仿他在加斯科尼偶尔见到的旅途中的一些贵绅,摆出朝廷命官的派头,向前走去,一只手按住剑柄,另一只手叉在腰上。然而不幸的是,他越往前走越气昏了头,本来想好了一套话,要义正词严地向人寻衅,可是从他嘴里吐出来的,却完全是狂怒地打着手势的一个粗鲁家伙的言辞。
“嘿!先生,”他嚷道,。“说您哪,就在这扇窗板里面的那位!对,就是您,您在那儿笑什么呢?说给我听听,咱们好一起笑笑。”
那贵绅的目光,从马缓缓地移到骑马的人身上,仿佛半晌才明白过来,这种莫名其妙的指责是冲他来的。继而,再也没有一点疑问了,他就微微皱起眉头,又沉吟了好一会儿,这才以难以描摹的讥讽和放肆的声调,回答达达尼安:“我可没跟您讲话,先生。”
“可是我,我在跟您讲话!”年轻人又嚷道,他见对方又放肆又得体,又鄙夷又掌握分寸,就更加气急败坏。
那陌生人淡淡地笑着,又打量他一会儿,便离开窗口,慢腾腾地走出客栈,来到距达达尼安两步远的地方,正好站到马的对面。他那样泰然自若,又一副嘲笑的神气,引得仍然站在窗口的,那两个人越发大笑不止。
达达尼安见那人走过来,立刻拔剑出鞘一尺来长。
“这匹马嘛,说它现在是,不如说它年轻时,肯定是毛茛黄花色。”陌生人接着说道,他继续端详这匹马,但是对着窗口那两个人讲话,就好像根本没有注意到达达尼安老羞成怒,尽管年轻人就站在他和那两个人之间:“这种颜色,在植物中很常见,但是迄今为止,这种颜色的马却寥寥无几。”
“嘲笑马的人,未必敢嘲笑马的主人!”堪与特雷维尔匹敌的人狂怒地嚷道。
“我不常笑,先生,”那陌生人接口道,“您自己瞧一瞧,就能从我这张脸的神色看出这一点。不过,我高兴笑就笑,这种权利我执意要保留。”
“我不管,”达达尼安又嚷道,“反正我不高兴就不让别人笑!”
“真的吗,先生?”陌生人更加镇定自若,继续说道,“很好,这样完全公正。”说罢一掉身子,就要从大门回客栈。达达尼安刚到的时候,就注意到门下拴了一匹备好鞍的马。
然而,达达尼安岂肯让一个放肆嘲笑过他的人溜掉,他拔出剑来,边追边嚷道:“掉过头来,掉过头来,嘲笑人的先生,可别让我从身后袭击您。”
“咦,袭击我?”那人转过身来,又惊讶又鄙夷地注视年轻人,“哼,算了吧,小老弟,您敢情疯了!”
接着声音转低,仿佛自言自语:
“真可惜!陛下正四处招募勇士,扩充火枪卫队,这个人多合适啊!”
话音还未落地,达达尼安就一剑猛刺过来,那人急忙往后一跳,动作稍慢一点,就可能再没机会开玩笑了。陌生人这才明白,这回玩笑可开大了,于是他拔出剑来,先向对手致意,然后拉开架势。就在这工夫,那两名听客由客栈老板陪同,各操棍棒、铲子和火钳等家伙,一齐砸向达达尼安,来势凶猛,好似一场冰雹,逼得达达尼安只好全力招架,而那对手以同样准确的动作,将剑插回鞘中,演员没当成,重又成为这场搏斗的旁观者,并保持他那一贯的冷漠的神态,不过嘴里却咕哝道:
“该死的加斯科尼人!把他扔到那橘黄马背上,让他滚蛋!”
“懦夫,没干掉你,休想把我赶走!”达达尼安嚷道,一边奋力抵挡三名敌手的围攻,一步也不肯后退。
“又是一个硬充好汉的家伙,”那绅士咕哝道,“老实说,这些加斯科尼人,真是不可救药!既然他非要找不自在,那就继续玩吧。等玩累了,他就会说够了够了。”
然而,那陌生人还不知道,他在同多么顽固的一个人打交道。达达尼安这个人,什么时候也不会讨饶。搏斗又进行了几秒钟,达达尼安终于精疲力竭,猛然一棍子打来,剑给打断,手上的半截也给震飞。紧接着又是一击,正中额头,将他打倒,满面流血,几乎昏过去。
正是这时候,居民从四面八方跑向出事地点。客栈老板也怕事情闹大,就让伙计帮着,将打伤的人抬进厨房,稍微给他治疗包扎一下。
那位贵绅则回到原来窗口的位置,颇不耐烦地看着围观的人,见他们没有散去的意思,不禁有点儿恼火。
“喂!那个疯子怎么样啦?”他听见开门的声响,便回身问进来问候他身体状况的店主。
“阁下安然无恙吧?”店主问道。
“是的,安然无恙,我亲爱的店家,我是在问您,那小伙子怎么样了?”
“他好些了,”店主答道,“刚才他不省人事了。”
“真的吗?”那贵绅问道。
“不过,他昏过去之前,还拼命喊您,喊着向您挑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