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 |
美术治疗实践笔记:用一场心灵旅行与自我相遇 定 价:¥48 中 教 价:¥33.60 (7.00折) 库 存 数: 0
《美术治疗实践笔记:用一场心灵旅行与自我相遇》是一本美术治疗入门级读物,对美术治疗的特征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以大量的图画和事例来进行说明,帮助对美术治疗感兴趣的您更好地了解这一学科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书中对想成为美术治疗师的人和希望接受美术治疗的人通常会产生的各种疑惑和误解用问答(Q&A)的方式进行了解答,使您方便、高效地了解美术治疗的全貌!
美术治疗是大众化的心理治疗方法。通过美术这种形式,人们可以表现出用语言难以准确表达的心情,从而更好地帮人们摆脱生活中烦恼的困扰,实现心灵的修复与净化,带来改变自我的巨大力量。
旅行是人生中遇见自我、找到自我的途径,美术治疗就如同我们出发去进行一场心灵旅行,经历喜怒哀乐,遇见最美的自己”。 美术治疗将帮助你: 在艺术创作中,发现真实的自己 整理过去的记忆,建立对未来美好生活的信心 从现实中暂时脱离,得到放松和自省的机会 缓释工作和生活压力,排解人际关系烦恼 增进自我内心和谐,提高生活幸福指数 挽救夫妻感情危机,加强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间的情感沟通 培养在团队中的存在感和表达感情的能力 预防和治疗抑郁症、忧郁症、躁郁症等精神疾病
生活中,在我们感觉痛苦、疲惫的时候,通常会选择出门旅行、放松身心、为自己充电。
每个人都会有需要暂时离开自己生活和工作的地方的时候。忙碌、奔波、一成不变的生活让人们感觉身心疲惫,令人们忘记和失去了很多珍贵的东西,而与旅行地的人们和自然的交流却能让人们重新找回这些珍贵的感受。 通过旅行,人们能重新找回自己的活力并感知自己的存在。旅行是能为我们提供生活的能量、能够最直接地让我们全身心地感受到自己的存在的一种活动。将经常旅行、去过很多地方的人和从来没有机会脱离自己固定的生活模式的人进行比较,可以看到他们之间有许多的不同,其中最大的不同就是他们在行动和思考幅度上的差异。经常旅行的人和不能经常旅行的人相比,前者的视野和思考的幅度更宽广。他们心胸开阔,能从多角度看待事物和思考事情。这是因为,通过旅行,人们能够结识和自己不同的人,接触到新的、多种多样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从而增广见闻、丰富阅历、提高生活质量,让自己拥有比从前更加开阔的心胸、变得更加积极和勇敢。因此,在发达国家,人们的教育理念是,父母为了培养孩子更加强大的内心,总是尽量为孩子创造去各地旅行的机会。 本书把美术治疗比喻为我们出发去旅行、经历喜怒哀乐和与自我相遇的过程,并以此来介绍美术治疗。 事实上,看美术治疗的整个过程,能看出它和我们在旅行中感受、思考和体验的过程极为相似。在旅行中,梦想和现实共存,能有机会全身心地去感受过去的记忆和未来的希望。美术治疗也是与梦想和现实有关的,在治疗活动过程中,帮我们整理过去的记忆、培养对未来的积极肯定的态度,让我们发现真实的自己,在这一点上,两者是一致的。 另外,旅行和美术治疗虽然能引导人们暂时从现实中脱离出来,但最终的目标是让人们重新回归现实生活,也就是说,在有意无意之中,让人们从自己所处的现实生活中暂时脱离,确定自己的存在,得到自省的机会。 因为两者必然的相似性,旅行成为美术治疗的象征,为了更加通俗易懂地说明美术治疗,我们编写了本书。 到目前为止,美术治疗领域尚属不为大众所熟知的、陌生的学科。因此,多少会让人感觉有些复杂生涩、难以接近,但事实上,美术治疗是与人们联系最紧密的,是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美术治疗并非是研究学科,也不是以理论为中心的学科,而是以经验为中心的学科,是生活的一部分。 通常来说,从来不接触或者不了解美术治疗的人会对它心怀疑虑。也许是因为“治疗”这个术语,很多人都会认为美术治疗是需要专门知识的、复杂且深奥的学科。我也是如此,在最初听到“美术治疗”这个术语的时候,对其有所误解,心想:“是用图画来治疗?是传授用图画来治疗精神疾病的知识吗?”在想象中,根据不同的疾病,要专门熟悉相应的图画,而真的接触了才知道,美术在治疗过程中只不过是起到了媒介的作用。正如在旅行的时候要准备各种装备一样,在做美术治疗的过程中,也要使用各种美术用具。 我在14年前开始接触美术治疗的时候,并没有太多想法,只是因为兴趣、爱好就开始了。上课时,感觉它和一般的课的氛围迥然不同,和上美术课时一样,很舒服、很自由。和我们头脑中根深蒂固的枯燥、无趣的学习方式不同,美术治疗课程新鲜有趣,第一次感觉学习摆脱了过去的固定模式。随着时间的流逝,通过美术治疗,我重新审视和整理了过去生活中的错误,拥有了一段宝贵的记忆。 如果美术治疗是研究他人的、学习以理论为中心的知识的学科,如果它是一般的生硬、刻板的学科,那么我可能在开始接触它的时候就马上放弃了。平时,开始做一件事情,常常不能坚持到最后,但美术治疗却让我知道自己也能自始至终地做一件事,所以这是一门值得感恩的学科,它也成为开始新的人生的契机。 因此,我想说,美术治疗和一般的学科不同,它能给人带来改变自我的巨大力量;它有着独特的魅力,是一门人性的学科。 通过美术治疗,我迎来了意义深远的人生的转折点,真诚地希望能有更多的人通过美术治疗和我一样得到转变的契机。 我也真心希望大家,包括独自经历内心痛苦的人们、养育子女的父母、经历矛盾的夫妻、为学生传道授业的教师,都来体验一下美术治疗。 最后,我想对让我感受到人生的宝贵、让我接触到美术治疗的恩师金京子教授表达始终都怀有的感恩之心,并且,我发自内心地向教授和许多亲友承诺:今后我会更加努力。 另外,也要对一年来帮助整理《美术治疗实践笔记》的亲爱的学生们——朴润美、金京儿、李胜熙、李俊英、赵家英说一声:“辛苦了”! 任胤善
任胤善,美术治疗实践引航者,韩国汉阳大学应用美术博士。现任汉阳大学美术治疗专家深化课程主任教授,汉阳美术治疗学会(韩国统一美术治疗)副会长等职务。通过了如下课程培训:汉阳大学艺术治疗师、韩国自闭学会自闭儿童教育课程、汉阳大学医院神经精神科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教育课程等。
前 言
Trip A. 夯实美术治疗旅行的基础知识 ·探索旅行地:何为美术治疗旅行? ·美术治疗=美术+治疗 美术治疗 ·美术治疗的发展史 ·美术治疗的历史进程 ·美术治疗的基本活动过程 形象化过程象征化过程对话过程和解释过程相识过程和形成关系的过程 · 美术治疗师是什么人? 具备道德性保持健康的身心保持努力产生共鸣的姿态和包容力保持一贯性和安定性 拥有客观的洞察力克服对失败的惧怕培养创意性和独创性努力探求和积累知识 · 美术治疗旅行时需要考虑的事项 物理环境心理环境(治疗师的作用和参与)美术治疗时间美术治疗的构成 关于对美术治疗的误解和真实情况 Trip B. 为美术治疗旅行准备材料 ·美术治疗旅行准备物品的概念和作用 ·准备物品时的注意事项 ·美术治疗的器具和特性 水彩画颜料丙烯酰胺颜料砂布和砂纸粘土签字笔蜡粉笔粉蜡笔小石子沙子彩色铅笔 蜡烛墨汁花图彩纸 ·感觉 触觉味觉嗅觉 Trip C.美术治疗旅行出发 ·单人旅行 个人美术治疗的主要对象个人美术治疗时间个人美术治疗构成个人美术治疗的心理学理论 ·工作狂K的墨汁旅行 ·忧郁症患者P的曼陀罗旅行 ·社交恐惧症患者L的沙子旅行 ·有关个人治疗的误解和真实情况 ·双人旅行 双人美术治疗的主要对象双人美术治疗时间双人美术治疗构成双人美术治疗的心理学理论 ·处于离婚危机的夫妻的无人岛旅行 ·价值观存在矛盾的父子的印象派拼贴画旅行 ·姐妹无言的毛线旅行 ·有关双人治疗的误解和真实情况 ·全家人的美术治疗旅行 家庭美术治疗的主要对象家庭美术治疗时间家庭美术治疗构成家庭美术治疗的心理学理论 ·患有忧郁症和身体无力的M的家庭粘土旅行 ·酒精中毒患者H的家庭鱼缸旅行 ·有关全家人治疗旅行的误解和真实情况 ·多人团体旅行 集体美术治疗的主要对象集体美术治疗时间集体美术治疗构成集体美术治疗的心理学理论 ·大学生们的纸粘土旅行 ·3字头职场女性的花图印象派拼贴画旅行 ·青少年违法者的故事会旅行 ·有关集体治疗的误解和真实情况 Trip D.美术治疗的系列旅行 ·特别系列旅行:生活压力大的人们的特别旅行 工作压力旅行学业压力旅行不同阶段学业压力的原因外伤后的压力旅行 ·异彩纷呈的系列旅行 :用五感来体验的旅行 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 ·听觉美术治疗旅行:忧郁症患者S的音乐涂鸦旅行故事 ·味觉美术治疗旅行:更年期主妇的味觉旅行故事 ·嗅觉美术治疗旅行:酒精中毒患者L的嗅觉旅行故事 ·触觉美术治疗旅行:饱受压力困扰的L的触觉旅行故事 Trip 附录 美术治疗师的治疗方法 ·美术治疗师对于不同对象的治疗方法 障碍儿童智障学习障碍自闭障碍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痉挛障碍排泄障碍 分离焦虑障碍反应性依恋障碍儿童虐待精神障碍青少年忧郁症电脑成瘾 脑源性麻痹和身体障碍躁郁症精神分裂阿尔茨海默病 ·针对不同年龄的治疗对象的美术治疗方法 儿童青少年成人老人
价值观存在矛盾的父子的印象派拼贴画旅行
A先生的家境不宽裕,在辛辛苦苦地做生意,但对孩子不吝惜所有的投资。投入越大,对他的孩子B的期待也就越大。在养育孩子的30年里,A吃了很多苦,希望孩子不要再像自己那样生活得那么辛苦。然而,B却觉得父亲对自己很高的期望让自己有负担,他违背父母的意愿,他从儿时起就反其道而行之。现在也因为生活习惯很不规律,在职场上坚持不了多久就遭到解雇,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生活。近来,B说不想找工作了,想帮助父母做生意,以至于父子之间的矛盾更深了。 旅行准备物品:杂志、剪刀、胶水、图画纸 旅程 (1) 讲述希望的形象。 (2) 在杂志上找出相似的形象剪下来或撕下来。 (3) 在图画纸上进行布局并粘贴形象。 (4) 绘画完成后进行反馈。 父亲A 儿子B 美好生活 父亲 一页一页地翻看着杂志,看着图片里华丽、漂亮的样子,心想:为什么我的孩子不能这样生活呢,突然感觉很生气。别人都能过这么好的生活,我的孩子也能这样生活就好了。学习也好,有一份像样的工作,开辆好车,和一个好姑娘结婚生子,生活过得比谁也不差就好了……我这个人没什么文化,也没什么钱,做点小生意,在生活中吃尽了苦头。是因为看着那孩子,所以能忍受着生活过来的。虽说孩子不能按照父母的意愿来,可最近觉得很伤心。我的孩子要是能过上和我不一样的、像样的生活就好了…… 儿子 想象照片里的人那样和睦、快乐地生活。从小时候起,关于我做什么、将来怎么生活,受到的一直都是高压式的家庭教育。我想要的不是这样的生活。总是很怀念小时候起妈妈摆好的让人感觉很温暖的餐桌,觉得要是和家人在一起的时间多一些就好了。不知道为什么这会是这么难的事。 爸爸妈妈总是因为我的事争吵,家里的气氛紧张、冷淡,让我感觉很压抑。希望爸爸妈妈能像别人家的父母那样经常笑,能开心地在一起。要是爸爸妈妈能尊重我的意愿、对我不要有那么高的期待值就好了。我想要的就那么荒唐吗?不就是很普通的愿望吗?好纠结啊…… 各自对自己制作完成的印象派拼贴画做完说明后,A先生和B先生的表情都显得很沉郁。 Q:“仔细听了绘画的说明。父子俩对对方的期待好像很不一样,你们是怎么想的呢?” A:“是这样的,一直教育孩子不要像我这样生活,可还是这样…… 唉……” B:“爸爸生活得怎么了?并不是非得穿着西装去上班才好,不是吗?现在的职业哪有贵贱之分。” A:“唉…… 你还年轻,还不懂,才会这么说的。上了年纪再看看……别人看着像样的生活才是最好的。” 父亲很郁闷地咂着舌看着儿子。 Q:“A先生认为自己的生活怎么样?” A先生显得很苦闷的样子,想了一会儿,然后说。 A:“是啊,和‘像样的生活’差距好像很大。是很辛苦、又得不到认可的人生。可能是因为我一直在脏乱的市场里做小生意吧,看那些干干净净地穿着正装去公司上班的人怎么觉得那么好呢!” Q:“所以反对儿子继承生意的是吗?” A:“是啊。可是儿子要听话才行啊。” Q:“认为自己作品里最重要的部分是什么?” A先生一张张仔细地看了自己粘贴的照片,然后说。 A:“嗯…… 看着都很好,但最喜欢这张结婚的人幸福的样子。” B:“我喜欢的是家人一起幸福地微笑的样子。嗯…… 好像我的生活里没有这样的记忆。” Q:“是说到现在为止从来都没有感觉幸福过吗?” 儿子有一点儿不安地看了看父亲的眼色。 B:“幸福的时候应该也是有的吧……但现在想不起来,现在的感觉就是那样……” Q:“是吗。仔细想一想的话,也是有愉快、幸福的时候的。” B:“是,是那样的……” A:“怎么没有幸福的时候!我们都是怎样对待你的!我们想满足你的一切要求,不让你的生活有什么不足,看你是幸福过头了。” Q:“那么如果在这些照片里挑选出现实生活里实现的和没有实现的,都有哪些呢?” A:“我实现的啊…… 除了因为这孩子的问题吵吵闹闹的,和那口子没什么大问题,还拍了结婚照…… 呵呵,好像就只有这个呢?” A先生不好意思地微微一笑。 Q:“那么是认为其他的都没有实现吗?看到没有实现的有什么想法呢?” A:“遗憾?但是我现在已经老了,再怎么想还能实现吗?我儿子要是能代替我实现会怎样呢。我要是能回到那孩子的年纪,绝对不会像他那样生活的!” Q:“希望儿子实现的东西大部分是A先生本人没有实现的啊。A先生想看到B先生实现自己没有实现的愿望的样子,得到代理满足是吗?” A:“什么……可以那样看吧。” Q:“B先生听到父亲的希望心里会怎样想呢?” A:“嗯…… 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思来,自己也会很郁闷的吧。我这样,也会让他感觉有负担……” A先生说完话看着低着头的儿子,叹了口气。 Q:“两位通过这个活动感觉到什么了?” A:“好像把一辈子茫然念叨的东西一个个找出来粘贴在一起了。用我的眼睛确定了一下还真是挺多的呢,没有想到会有那么多。虽然我也一直很努力地生活了,但要把这些全部都实现,会很难吧?看那孩子因为父母的强求,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思生活,好像也怪可怜的……虽然知道孩子不能按照我的意思来,可要放弃又很难。虽然实际上,对儿子的希望就是我曾经希望过的生活,但我能让那孩子连我人生的负担都背起来吗?可希望儿子遇到一个好姑娘成立一个幸福的家庭的梦想是绝对不能放弃的…… 连这个都是只有我才有的贪心吗?呵呵。” 旁边安静地低着头的B先生小心地开了口。 B:“我一直认为爸爸是想要操纵我的人生的。我觉得爸爸很棒,为什么自己觉得不足呢。爸爸可是我的偶像啊——有男子汉气概,责任感强,努力生活……第一次有机会平心静气地听爸爸的想法,真的很好。在家里,家人之间从来没有在这样的气氛里对过话。现在站在爸爸的立场上能理解爸爸对我为什么会那样了。爸爸是爱自己的儿子、担心自己的儿子所以才那样的,为什么我一直以来就没想过呢,幸好现在能这样理解了。坦率地讲,我也想象爸爸说的那样,遇到好女孩,让爸爸看到我们幸福生活的样子。这种希望是恳切的,自己感觉要实现这个想法很不现实,没有自信。爸爸,光让您受苦了,作为儿子,我无话可说。” Q:“父子两人在这里把一直以来对对方误解的部分都化解了吗?互相能理解了吗?” A:“我儿子这么坦率地说话、我们互相对话这是第一次,虽然有一点儿不安和别扭,但是感觉真的很好。我也要站在儿子的立场上,稍微改一改一味只要求他实现我的愿望的想法。还有,我和儿子单独再说说剩下的想说的话,可以吗?” Q:“当然可以了!两位愿意的话,想说多少都可以。B先生呢?” B:“我也愿意。我也要借今天这个机会,把错误的想法好好整理一下。” 印象派拼贴画技法 意为用胶水粘贴。在大约1912—1913年,布拉克和毕加索等立体派画家在油画的一部分画面上用胶水粘贴上报纸、壁纸、乐谱等印刷品,这种画作被称为“拼贴画”。这种技法强调构图、色彩效果和具体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达达派时期”,拼贴画的作画材料扩大到线头、头发、易拉罐等和帆布性质完全不同的材料上,或者把杂志插图或文章剪下来粘贴,激发起欣赏者的连锁反应,旨在引起人们非理性的和愤世嫉俗的冲动,并由此产生了讽刺社会的照片蒙太奇。M·厄恩斯特的作品也属于这个范畴。20世纪50年代初,以罗兰斯埃尔·勒沃伊命名的新写实主义也是依靠技术或大众媒体将大众视角中的造型要素蒙太奇化并囊括到作品中的。R·劳森伯格的作品也是源于印象派拼贴画的技法。 最近,印象派拼贴画作为美术治疗技法被广泛使用,用于减少拒绝心理、摆脱愤怒情绪、希望的象征等,用法多种多样。用印象派拼贴画很容易表达,比起绘画能更准确地传达感情。但是制作印象派拼贴画时,需要很多可供选择的照片。印象派拼贴画很容易进行表达,可用于表达自己的感情、想对家人和朋友说的话、想作为礼物交换的东西、对他人的感觉、问题的预防和对策等。照片蒙太奇:通过将1张以上的照片拼接在一起,组成一个故事,是表达创作者思想的一种表现形式。 ……
你还可能感兴趣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