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基础(第2版)》是为适应我国迅猛发展的高职教育而编写的改革教材。《高职高专系列规划教材:机械基础(第2版)》注重职业教育的特点,注意取材的应用性与实用性,注重培养学生理论知识的应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全书共10章,其主要内容有极限与配合、工程力学、工程材料、平面机构、凸轮机构、齿轮传动、机电一体化等。本教材适用学时数为80~120学时,采用新国家标准,内容宽,便于取舍。带*号的章节为选讲内容。
《高职高专系列规划教材:机械基础(第2版)》可作为高职高专、成教等学校电类、近机械类及近机械类“机械基础”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中等职业学校机械类相关课程的教材,还可供自学者参考。
《高职高专系列规划教材:机械基础》可作为高职高专、成教等学校电类、近机械类专业“机械基础”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中等职业学校机械类相关课程的教材,还可供自学者参考。
绪论
第1章 工程材料及热处理
1.1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
1.1.1 强度和塑性
1.1.2 硬度
1.1.3 冲击韧性
1.1.4 疲劳强度
1.2 铁碳合金相图
1.2.1 纯铁、铁碳合金相结构
1.2.2 铁碳合金相图
1.2.3 Fe—FeC相图的应用
1.3 钢的热处理
1.3.1 钢的普通热处理
1.3.2 钢的表面热处理
1.4 碳钢与合金钢
1.4.1 碳钢
1.4.2 合金钢的分类及编号
1.4.3 合金结构钢
l_4.4 合金工具钢
1.4.5 特殊性能钢
1.5 铸铁
1.6 非金属及新型材料
1.6.1 工程塑料
1.6.2 陶瓷材料
1.6.3 复合材料
l_6.4 纳米材料
习题1
第2章 构件的外力和平衡计算
2.1 基本概念
2.2 基本理论及定理
2.3 构件的受力图
2.3.1 约束及约束反作用力
2.3.2 受力图
2.4 构件的平衡计算
2.5 摩擦及考虑摩擦时的平衡问题
2.5.1 静滑动摩擦
2.5.2 动滑动摩擦
2.5.3 考虑摩擦时的平衡问题
习题2
第3章 构件的内力和强度计算
3.1 强度计算的基本概念
3.2 内力与截面法
3.2.1 截面法的概念
3.2.2 截面法的应用
3.3 杆件的内力图
3.4 杆件的应力及强度计算
3.4.1 杆件应力的概念
3.4.2 杆件的强度计算
习题3
第4章 极
限与配合基础
4.1 极限的基本概念
4.1.1 互换性及其标准化
4.1.2 极限的基本术语和定义
4.2 配合的基本概念
4.2.1 配合的基本术语和定义
4.2.2 配合公差
4.2.3 孔与轴
4.2.4 极限与配合应用简介
4.3 形位公差与表面粗糙度简介
4.3.1 形位公差
4.3.2 表面粗糙度
习题4
第5章 平面机构运动
5.1 机器的组成
5.2 运动副及机构运动简图
5.2.1 平面机构的运动副
5.2.2 机构运动简图
5.3 平面机构的自由度
5.3.1 构件的自由度及其约束
5.3.2 平面机构自由度的计算
5.3.3 计算平面机构自由度时应注意的问题
5.3.4 平面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
习题5
第6章 平面连杆机构
第7章 凸轮机构和齿轮机构
第8章 螺纹联接和键联接
第9章 轴系零件
第10章 机电一体化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