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案例的形式讲述软件项目管理的全过程,共分五篇16章,取材新颖,注重实效,案例贯穿始终。本书向软件项目管理人员传授项目管理的理论、方法以及技巧,帮助读者在短时间内掌握软件项目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提高实践能力。本书系统地讲述了软件项目管理的实施过程,综合了多个学科领域,包括范围计划、成本计划、时间计划、质量计划、变更计划、风险计划、度量计划、沟通计划等的制定,以及项目实施过程中如何对项目进行跟踪控制。本书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通过实际工作中的案例说明帮助读者消化和理解所学内容。学习本书,不仅可以提高软件项目管理水平,而且对提高项目管理本身的技能也同样有益。
本书既适合作为高等院校计算机及相关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也适合作为培训广大软件技术人员和项目经理的教材,同时对于希望了解软件开发项目管理的各类读者,本书也是一本较好的参考读物。
本书的特点如下:
·内容系统全面。以路线图的方式,系统地讲述从项目初始。项目计划、项目执行控制到项目结束的软件项目管理全过程。覆盖项目管理九大知识域,并针对软件项目的特殊性突出其管理上的特性。
·实践性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每章配有相关知识的案例,并在每章最后对一个贯穿全书的案例进行说明。第五篇给出了项目实验和项目实践的详细说明指导,同时,基于RPM软件工具讲述一个企业项目管理实践过程。
《软件项目管理案例教程(第2版)》既适合作为高等院校计算机及相关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也适合作为培训广大软件技术人员和项目经理的教材,同时对于希望了解软件开发项目管理的各类读者,《软件项目管理案例教程(第2版)》也是一本较好的参考读物。
《软件项目管理案例教程(第2版)》的特点如下:
·内容系统全面。以路线图的方式,系统地讲述从项目初始。项目计划、项目执行控制到项目结束的软件项目管理全过程。覆盖项目管理九大知识域,并针对软件项目的特殊性突出其管理上的特性。
·实践性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每章配有相关知识的案例,并在每章最后对一个贯穿全书的案例进行说明。第五篇给出了项目实验和项目实践的详细说明指导,同时,基于RPM软件工具讲述一个企业项目管理实践过程。
进入21世纪,人类社会进入了信息经济时代,信息技术已成为所有高新技术发展的支撑技术。同时,信息技术及网络的高速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经济的进步和人的思想、观念、文化的变革。其中最为显著的变化是推动了经济的全球化;反过来,经济的全球化又对信息技术及网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信息技术中,硬件技术的进步往往容易引起人们的重视和兴趣,而软件技术往往不被人们关注。20世纪微软公司等国际大型企业将软件技术的开发、生产和应用推向了高峰并使软件技术首次超越了硬件技术引起世人的关注。传统的软件开发、生产一直是依赖软件开发者的个体劳动,没有形成工业化的生产,从而制约了软件业的发展,也影响了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软件的开发进度、质量和成本、风险的控制都是软件业的软肋。
软件项目管理技术的产生正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近年来出现了许多有关软件项目管理技术的研究报告和专业书籍,它们都从不同的领域和角度对软件项目管理进行了介绍。我国的软件产业起步比较晚,相比世界先进国家有较大差距,甚至和印度相比也有不小的差距。在软件开发的水平、软件产品的大规模高速高质量生产、软件产品的出口等方面,我国都是后进者。究其原因在于我国缺乏大批高质量的专业软件人才,尤其是缺乏高水平的软件业管理人才和掌握专业技能的软件产业工人。专业的软件产业人才的教育培养是中国软件业乃至信息业的当务之急。两年前,在国家教育部的领导下,一些大学成立了软件学院,开展软件专业人才的培养。但是,大学的教材几乎都是国外教材的翻译或改编,从国外引进教材无疑是一条捷径,可以吸收别人的成果避免走弯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前进。但是,国外的教材总是缺乏结合国内实际的内容,这是困扰我国软件专业人才培养的难题。
北京邮电大学软件学院是教育部批准成立的第一批软件学院,经过几年的研究和实践,积累了许多经验。将这些经验和成果积集成书,教授给学生,无疑对我国软件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书由北京邮电大学软件学院院长宋茂强教授主审,韩万江、姜立新编著,描述了软件项目管理的全过程,以一个完整的案例贯穿全书,将软件项目管理的理论、方法、技巧综合在一起。读者在学习本书时有如身历其境,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实验、讨论,能很好掌握软件项目管理的各种知识和技巧。本书是目前比较优秀的一本软件项目管理教材。全书深入浅出、图文并茂,每章后面都附有习题,便于读者掌握本章的内容,同时,本书的结构和内容适应面宽,可供不同层次的读者从中选择自己所需的知识。
期望本书的出版能对我国软件专业人才的培养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第2版前言
第1版前言
第0章 软件项目管理概述
0.1 项目与软件项目
0.2 项目管理
0.3 项目管理的范围
0.4 项目管理知识体系
0.5 过程管理与软件项目管理的关系
0.6 软件项目管理过程
0.7 本书的组织结构
0.8 小结
0.9 练习题
第一篇 项目初始
第1章 软件项目初始过程
1.1 项目立项
1.2 合同项目
1.3 内部项目
1.4 项目授权
1.5 初始项目范围
1.6 生存期模型
1.7 校务通系统案例分析
1.8 小结
1.9 练习题第二篇项目计划
第2章 范围计划
2.1 关于软件需求
2.2 需求管理过程
2.3 编写需求规格的方法
2.4 任务分解定义
2.5 任务分解的方法
2.6 任务分解结果的检验
2.7 校务通系统案例分析
2.8 小结
2.9 练习题
第3章 软件项目进度计划
3.1 关于进度估算
3.2 任务定义
3.3 任务关联关系
3.4 进度管理图示
3.5 任务资源估计
3.6 项目历时估计
3.7 进度计划编制
3.8 校务通系统案例分析
3.9 小结
3.1 0练习题
第4章 软件项目成本计划
4.1 关于成本估算
4.2 成本估算的过程
4.3 成本估算的方法
4.4 估算的误差度
4.5 成本预算
4.6 校务通系统案例分析
4.7 小结
4.8 练习题
第5章 软件项目质量计划
5.1 质量概述
5.2 质量管理
5.3 质量计划开发
5.4 质量体系
5.5 软件质量改善的建议
5.6 校务通系统案例分析
5.7 小结
5.8 练习题
第6章 软件项目人力资源计划
6.1 相关概念
6.2 项目组织结构
6.3 责任分配矩阵
6.4 人员管理计划
6.5 校务通系统案例分析
6.6 小结
6.7 练习题
第7章 项目沟通计划
7.1 项目沟通管理概述
7.2 沟通方式
7.3 沟通渠道
7.4 项目沟通计划
7.5 校务通系统案例分析
7.6 小结
7.7 练习题
第8章 软件项目风险计划
8.1 风险概念
8.2 风险管理
8.3 风险识别
8.4 风险评估
8.5 风险应对计划
8.6 风险管理建议
8.7 校务通系统案例分析
8.8 小结
8.9 练习题
第9章 软件项目合同计划
第10章 软件配置管理计划
第11章 项目集成计划
第三篇 软件项目执行控制
第12章 项目执行控制过程
第13章 项目结束过程
第14章 项目管理软件
第15章 课程实验
结束语
参考文献
第0章 软件项目管理概述
0.1 项目与软件项目
无论是“项目”、“软件”还是“软件项目”已经越来越被大家所熟悉,而且普遍存在于我们生活或者社会的各个方面。而软件行业是一个极具挑战性和创造性的新行业,管理上没有很成熟的经验可供借鉴。
0.1.1 项目及其特征
人类社会和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的活动,但是有的活动我们称为“项目”,有的不能称为项目。所谓项目(project),就是为了创造一个唯一的产品或提供一个唯一的服务而进行的临时性的努力;是以一套独特而相互联系的任务为前提,有效地利用资源,为实现一个特定的目标所做的努力;项目是一个特殊的将被完成的有限任务,它是在一定时间内满足一系列特定目标的多项相关工作的总称。
从野餐活动到大型聚会,从阿波罗登月到微软的操作系统,从修建三峡到神州发射都是项目,一般说,工作活动包括日常运作和项目,它们虽然有共同点,例如它们都需要由人来完成、都受到有限资源的限制、都需要计划、执行、控制。但是项目是组织层次上进行的具有时限性和唯一性的工作,也许需要一个人,也许涉及成千上万的人,也许需要100小时完成、也许要10年1千人完成等等。“上班”、“批量生产”、“每天的卫生保洁”等是属于日常运作,不是项目。项目与日常运作的不同是:项目是一次性的,日常运作是重复进行的;项目是以目标为导向的,日常运作是通过效率和有效性体现的;项目是通过项目经理及其团队工作完成的,而日常运作是职能式的线形管理;项目存在大量的变更管理,而日常运作则基本保持持续的连贯性。下面给出项目所具有的特征。
1)目标性。项目工作的目的在于得到特定的结果,即项目是面向目标的。其结果可能是一种产品,也可能是一种服务。目标贯穿于项目始终,一系列的项目计划和实施活动都是围绕这些目标进行的。例如,一个软件项目的最终目标可以是一个学生成绩管理系统,另外一个软件系统的目标可能是一个证券交易系统等等。
2)相关性。项目的复杂性是固有的,一个项目里有很多彼此相关的活动,例如,某些活动在其他活动完成之前不能启动,而另一些活动则必须并行实施,如果这些活动相互之间不能协调地开展,就不能达到整个项目的目标。
3)周期性。项目要在一个限定的期间内完成,是一种临时性的任务,有明确的开始点和结束点。当项目的目标达到时,意味着项目任务完成。项目管理的很大一部分精力是用来保证在预定时间内完成项目任务,为此而制定项目计划进度表,标识任务何时开始,何时结束。项目任务不同于批量生产。批量生产是相同的产品连续生产,取决于要求的生产量,当生产任务完成时,生产线才停止运行。这种连续生产不是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