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他不再梦见你的话,你认为你现在会在哪儿?”
“虽然一声叹息的阴霾
可能会贯穿我讲的故事,
因为欢快的夏日已一去不来,
夏天的辉煌也已经消失——
但它决不会以悲伤的气息
来玷污我们这篇童话的欢欣。”
一个庄周梦蝶般的奇幻故事,一个有关“我是谁”的永恒之问。
小姑娘爱丽丝刚下完一盘国际象棋,又对镜子里映照出的东西好奇不已,以致穿镜而入,进入了镜中的象棋世界。在这里,整个世界就是一个大棋盘,爱丽丝本人不过是这个棋盘中的白方小卒。她从自己所处的棋格开始,一步一步向前走,在每一步棋里都有奇妙的事情在等着她:她会脚不沾地飞着走路,那里的花朵和昆虫都会说话,白王后变成了绵羊女店主,她手中的编织针变成划船的桨……
镜中的故事大多取材于英国传统童谣,作者通过自己的想象加以展开,并详细叙述,于是童谣里的人和物便活灵活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为一丁点儿小事打架的对头兄弟,行止傲慢的憨蛋和为争夺王冠而战的狮子和独角兽。看来只有发明家兼废品收藏家白骑士无法归类,但他恰好是作者刘易斯?卡罗尔本人的化身。
等到爱丽丝终于走到第八格、成为王后之后,她为所有这些人准备了一场盛大的宴会,宴会上的烤羊腿会鞠躬,布丁会说话……最后一片混乱。忍无可忍的爱丽丝紧紧捉住摇晃的红王后,后者却变成了一只小黑猫!爱丽丝也在摇晃中醒来,并开始追问自己:
此番经历到底是自己的梦呢,还是红国王的梦?如果是红国王的梦,那我又将是谁?
“假如他不再梦见你的话,你认为你现在会在哪儿?” 这句话后被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援引,成为其短篇名作《环形废墟》的著名开篇语。
刘易斯?卡罗尔 (Lewis Carroll,1832—1898)
英国作家,本名查尔斯?路特维奇?道奇森 (Charles Lutwidge Dodgson)。“刘易斯?卡罗尔”这个笔名是他将自己的首名和中间名由拉丁文改回英文后,再调换顺序而得。他是家中十一个孩子中的老大,自小便展現出对写作的浓厚兴趣,曾自行出版杂志以娱乐家人,二十二岁毕业于牛津大学的基督教会学院,并留在母校担任数学老师,直至一八八一年退休,终身未婚。他在一八六一年曾被任命为牧师,不过从未实际出任过圣职,也鲜少传教;事实上,他是一个有口吃障碍、个性害羞的人,只有在儿童面前才会比较自在。卡罗尔多才多艺,除数学专业的成就外,他在写作、语言、插画、摄影等方面皆有突出表现。他的《爱丽丝奇境历险记》及《爱丽丝镜中奇遇记》两部作品,以独创的字词予人深刻印象,其文字巧妙地顛覆了维多利亚时期儿童读物稳重却枯燥乏味的刻板写作方式,连维多利亚女王亦是他的忠实读者之一。
彼得·纽维尔(Peter Newell, 1862—1924)
美国著名画家及作家,曾为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斯蒂芬·克莱恩以及英国作家刘易斯·卡罗尔的作品制作插图。
“他正在做梦呢,”对头嘀说,“你说他在做什么梦呢?”(注:这就是在西方被广泛讨论、印证的红国王的梦。对头兄弟所持的是贝克莱主教(BishopBerkeley)的观点,也就是所有的物质对象,当然也包括我们人本身,都是上帝思维创造出来的。而爱丽丝的立场则是一般的通识,也就是塞缪尔?约翰逊的观点。)
爱丽丝说:“谁也猜不出来。”
“哈,他梦见的是你!”对头嘀大声喊道,兴高采烈地拍着手。“假如他不再梦见你的话,你认为你现在会在哪儿?”
“当然会在我现在待着的地方喽,”爱丽丝回答。
“才不会呢!”对头嘀轻蔑地反驳她说。“你会待在子虚乌有的地方。嘿,你只不过是他梦里的一件东西而已!”
“假如那个国王睡醒的话,”对头嘟补充道,“你就会像一支蜡烛那样,噗的一声——灭掉了!”(注:对头嘀的这个比喻很像《爱丽丝奇境历险记》里第一章中爱丽丝的想法,当时爱丽丝喝了瓶子中的东西后,缩得太小了,她想:“不会像蜡烛那样,全部烧没了吧?”这也是被众多人论述的两部爱丽丝中“死亡主题”的例子之一。)
“我才不会呢!”爱丽丝愤怒地嚷道。“再说了,就算我只是他梦中的一件东西,那你们又是什么呢,我倒想知道知道?”
“同以前一样,”对头嘟说。
“同上,同以前一样!”对头嘀也大声说。
他嚷得这样大声,爱丽丝不得不制止他:“嘘!——别那么大声,会把他吵醒的。”
“哼,你说会吵醒他就会吵醒他了?”对头嘟说,“没有用的。你只不过是他梦里的一种东西。你自己也很清楚,你不是真实的。”
“我是真真切切的!”爱丽丝说着哭了起来。
“再怎么哭你也不会把自己变得更真实一点儿,”对头嘀批评道,“再说也没有什么值得你这么哭的。”
“假如我不是真实的话,”爱丽丝边说边笑出声来——她觉得这一切太荒唐可笑了——“我就不可能哭……”
**
“我很乐意让你来当这个差事!”王后说,“工资每星期两个便士,隔一天给你吃果酱一次。”
爱丽丝不禁大笑起来,说道:“我才不要你雇用我——我也不在乎果酱。”
“特别好吃的果酱哦,”王后说。
“嗯,可不管怎么说,我今天一点也不想吃。”
“等你想吃的时候,可就不一定有了,”王后说,“规则是:明天有果酱吃,昨天有果酱吃,可是今天绝对没有果酱吃。”
“那么总会有‘今天吃果酱’的时候吧,”爱丽丝反驳道。
“不,不可能,”王后说,“规则是隔天才有果酱吃。你很清楚,今天可不是隔天。”
“我听不明白你的话,”爱丽丝说,“你的逻辑混乱!”
“这是逆向生活的结果,”王后和蔼地说,“开始总让人有点儿晕,摸不着头脑。”
“逆向生活?!”爱丽丝重复了一遍,十分惊讶。“这种事情我闻所未闻!”
“这里边有一大好处:人的记忆向双向延伸。”
“我的记忆肯定只向一个方向延伸,”爱丽丝争辩道,“我不可能在事情发生前记住它。”
“只能朝向过去记忆的记忆不是好的记忆。”王后论说道。
“那你回忆得最清楚的是哪些事情呢?”爱丽丝大胆地问。
“哦,是下下星期发生过的事情,”王后颇为轻松地回答。“比方说吧,”王后边说边把一大块膏药贴在手指上,“国王有一位信使目前服刑给关在监狱里了,可是审判要等到下星期三才开始进行。当然啦,犯罪要等到这—切之后才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