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师成长阶梯:教育教学工作理论与实践》共分“教学篇”和“教育篇”两部分内容,教学和教育的实践、研究及心得是《小学语文教师成长阶梯:教育教学工作理论与实践》的编创重点。“教学篇”主要包括“语文教学方法及设计实务”、“如何让学生‘爱上语文”’、“语文教师的自我修养”三方面内容,对业务实践进行精研和解析。“教育篇”着重讲述“班级管理工作实务”、“如何建立积极的家校互动”和“班主任自身的成长与发展”三方面内容,分别对班集体管理、学校教育同家庭教育的结合和教育工作者的个人提升进行了针对性的阐释。《小学语文教师成长阶梯:教育教学工作理论与实践》的编写旨在为广大新人行的教师、中途转岗的教师提供直接帮助,并为对不同教法感兴趣的同行们提供有效参考。同时也可供对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有兴趣的学生家长们提供参考。
《小学语文教师成长阶梯》这本书是一个教语文的班主任教师结合自身的工作实践、思考和研究编撰的一本东西。它通俗、浅显,可操作性强,便于参考和借鉴。
语文向来是必须重视的主要学科。尤其在小学阶段,识字、写字、阅读、表达的好习惯将为孩子学习其他学科奠定必要的基础。因此,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学习态度、习惯、阅读兴趣的培养,贯穿了低、中、高整个学段。这就要求语文教师不仅要了解儿童的身心特点、认知规律,要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还要有一颗把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的心。其实,不论是教育还是教学都要如此。教师需要既能刻苦学习和研究,又能善于思考和实践,并且保持专注和高效,要苦干也要巧干。
这本书的教学篇共有五个部分,分享了语文教学的案例分析、教学叙事、说课、备课方案、作文教学、阅读和写作的兴趣培养、语文教师自我修养等方面的研究和体会,还分享了品社课、生命教育课、探究课的教学设计、活动方案、项目设计等等。最后分享了做语文班主任教师的幸福体会——朗诵和笔杆子优势。其中,最喜欢“语文教师的自我修养”这部分内容,里面既有参加各种活动的创作,也有有感而发的个人感悟;既有严肃的培训体会,也有教研方面的获奖文章。内容丰富、真实,全都是来自校园文化和教研所得,便于借鉴和参考。作为一位带班型语文教师,兴趣爱好多一点,阅读欣赏多一点,发现美好的情怀多一点,都能使自己的教学生涯更有趣。
袁媛,1974年生人。华东政法大学法学本科学历,小学语文高级教师,长期在上海地区执教小学语文科目,同时担任多年小学班主任。喜欢阅读、思考和写作,喜欢探索和分享教育、教学心得,喜欢并擅长组织编写小朋友们的作文选。
自1993年7月参加教育工作,一直执教小学语文课改新教材,迄今已有22年。对语文新教材潜心精研、积极创新,先后多次获得全国和地方语文教学专业比武奖项。2003年至2015年间,先后多次荣获“手拉手中国青少年作文大赛”、“上海市小学生优秀作文征文活动”、“长三角地区小学生征文竞赛”等语文学科重大比赛的优秀指导奖项。
在长达22年的执教期间,长期担任小学一至五年级走读和住宿班班主任,班级组织及管理理论基础深厚,实践经验极其丰富。1997年荣获上海市虹口区“优秀园丁奖”,所带中队荣获上海市虹口区“优秀雏鹰中队”称号;2013年荣获上海市静安区“优秀中队辅导员”称号,所带中队荣获上海市静安区“优秀中队”称号和“自动化小队”称号。
序
前言
【教学篇】
第一章 语文教学方法及设计实务
第一节 教学实践——说课、教案及反思
第二节 学习设计备课方案
第三节 教学案例分析及练习设计
第四节 教学叙事
第二章 如何让学生“爱上语文”
第一节 班级阅读活动的指导与开展
第二节 作文教学从兴趣人手
第三节 精心设计善于总结教学相长
第三章 语文教师的自我修养
第一节 教学工作随笔
第二节 培训体会与感想
第三节 教研文章采撷
第四节 创作源于生活专业源于努力
第四章 其他学科的相关实践
第五章 语文教学与班主任工作相辅相成
【教育篇】
第六章 班级管理工作实务
第一节 班主任工作计划
第二节 评优和申报
第三节 中队承办的升旗仪式流程
第四节 中队编队改选及小干部培养及竞选
第五节 主题班会案例
第六节 各年段的学生评语
第七章 接新班及家校互动
第一节 接新班
第二节 家校沟通
第三节 突发事故及危机应对
第八章 班主任自身的成长与发展
第一节 德育研修
第二节 教育随笔
第三节 班主任工作小结
后记
《小学语文教师成长阶梯:教育教学工作理论与实践》:
说教学策略
一、从情趣人手,引导学生愉快学习
基于低年级小学生学习凭兴趣和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本课的设计力求以“趣”字引路,愉快学习。充分利用课文插图,激发学生学文识字的兴趣,逐步体验和感悟学习内容。例如:由看图说话引出排队、报数、开会。图文结合,使学生学得开心,掌握得快速。再如:由指导读燕子的叫声“叽——叽——”,引出“报数”,让一横排小朋友起立,像小燕子一样报报数。在动一动、演一演中理解词义。符合《课标》指出的课程要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经历,丰富学习经验。
二、从实际出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尽管学生年龄小,但是我们可以从小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孩子们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已经积累了一些知识。图文出现后,让他们观察、听听、说说,在尝试和探索中自主解决学习问题,尝到跳一跳摘到葡萄的快乐。例如:自己用编顺口溜、猜字谜等不同的方法记字形。小朋友们跃跃欲试;乐此不疲。这也为他们在课外独立识字打下了基础。
由于学生在入学前已经学过一些拼音,但是读音还不到位。因此,本课在教学复韵母时特别注意方法的指导。本单元又肩负着识字和拼音的双重任务。因此必然和传统的拼音教法有所不同。例如:学习复韵母时,让学生观察后说说自己的发现;又如:以倒读等形式训练拼读,避免因为第一次学习复韵母,集中出现时能认读,单独出现时易混淆的问题。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自由练读,以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学习效率
这些刚踏人校门不久的一年级新生,尚处于识字的起步阶段。因此直观、形象的教学必不可少。而信息技术正有直观、形象的优势。例如:动画引入,秋色天地和大树,黄叶飘落,几只小燕子飞过,停在电线上。学生被画面吸引,联系生活经验说出了燕子要南飞,并通过观察多媒体,用象形、做动作等办法记字形。如“飞”的字形就像一只飞翔的小鸟。利用视频创设情景,播放课件显示小鸟和“飞”字,当学生通过观察发现“横折弯钩”像鸟的身体,而“撇”、“点”则像鸟的翅膀时,小鸟的翅膀和“飞”的撇点同时闪烁,非常形象,便于记忆。通过观察多媒体,找到横中线和竖中线上的笔画,能够加深印象,有助于正确描摹。
识字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难点,若仅仅采用分析字形、分解字形结构的方法进行汉字教学,易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进行教学,旨在帮助学生轻松理解,快速记忆。以多媒体为交流平台,化解教学难点,减小教学坡度,提高记忆效果,体现现代教育“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
四、提供学习平台,关注拓展运用
在教学过程中,我结合儿歌内容穿插了一次想象说话的训练。请小朋友们观察想象,电线上面排好队的小燕子们在“开会”的时候,可能会说些什么。另外,在课程结束前,给学生推荐课外朗读的资料,图文对照。既激发了学生课外探究阅读的兴趣,又使课内知识得到了延展。通过多种途径满足学生多样化和个性化发展的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