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服务的时代
杨新涯
这是一个服务的时代,对于图书馆而言尤其如此。
服务是图书馆的永恒主题,新世纪以来,对服务的重视远远超过以往。“读者第一,服务至上”“读者永远是正确的”“读者是上帝”等理念和相关定律的提出,让图书馆开始摆脱“以藏为主”的思想体系。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为图书馆带来了更加开放的理念,图书馆的数字化进程也从以纸质文献为主转向了数字资源,为这个服务时代奠定了基础。
自2004年开始,重庆大学图书馆主导参与了两项共享体系建设,一个是2004年的重庆市科技文献资源共建共享项目,另一个是2009年的重庆市大学城资源共享系统的子项目——“网上图书馆”建设。与此同时也积极参与CALIS、NSTL等全国性的资源共享系统建设,在建设、实施和推广的过程中,我们深刻感受到“资源有限,服务无限”,因此彭晓东教授提出,我们应在资源共享的理念上再进一步发展,资源共享是基础。但目前的共享体系偏重于资源本身,忽略了图书馆作为服务机构的本质,忽略了图书馆的人文思想,“服务共享”才是目的,才是读者真正关心和需要的。他还认为,图书馆可以向传统的服务行业学习,比如“中国银联”模式,构建属于图书馆行业的“中国图联”。
的确,现代社会的信息技术发展一跃千里,伴随着SOA、云计算、WEB20、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图书馆也产生了新型服务理念——图书馆20。图书馆20的出现使个体化的共享、参与成为服务主流,“为人找书”的思想则体现了图书馆重视服务、回归人本的思想,技术的支撑、服务的环境、读者的需求,都表明图书馆服务共享是共享体系的未来发展趋向,更是资源共享所要达到的理想目标。
“服务共享,让图书馆无处不在”应该成为图书馆服务理念永恒的追求,伴随着移动图书馆、微信图书馆等新媒体闪亮登场,图书馆服务更加具有活力。在充分完善自身文献资源支撑体系的同时,充分尊重读者,体现人文关怀,注重读者体验,逐渐深化基于网络的文献服务,构建以用户需求为核心的服务模式,各个图书馆再形成合力,成为图书馆服务的重要发展理念。
历年来,重庆大学图书馆秉承“文献支撑、文化育人”的办馆宗旨,倡导“资源、管理、服务”三位一体协调发展的建设思路,“服务第一,读者至上”,从数字图书馆建设到智慧图书馆建设,积极创新,潜心实践了扁平化的图书馆服务流程、重庆市大学城“网上图书馆”、校友服务、社会读者借阅卡等一系列案例。本书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也分享了重庆大学图书馆服务共享的一些经验。
全书分为六章,相关内容与撰写者如下:
第一章,图书馆资源共享。回顾了图书馆资源共享的发展历程、研究现状和主要模式。由王宁撰写。
第二章,一个服务的时代。介绍了图书馆服务共享以来的先进信息技术,如SOA、云计算,探讨了图书馆20理念。由杨新涯、王宁撰写。
第三章,图书馆服务——以重庆大学图书馆为例。介绍了大学图书馆服务类型和重庆大学图书馆扁平化服务思想。由魏群义、王英撰写。
第四章,图书馆服务共享。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研究了图书馆服务共享的起源和研究现状,服务共享理念,共享内容,介绍了图书馆服务共享的体系架构。由谷诗卉、王彦力撰写。
第五章,图书馆服务共享案例。分享了图书馆服务共享案例——重庆市大学城“网上图书馆”。由杨新涯、王宁撰写。
杨新涯负责全书架构,并统稿。
本书由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科研专项资助,是“图书馆服务共享的模式与方法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CDJSK100216)。
不足之处,恳请各位学者、同仁批评指教!
2016年3月6日重庆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