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在变,广州大学附属中学的好教育不变。
全书分三篇。上篇以历史之辉煌。主要叙述了广州大学附属中学“好”的历史传承与“以生为本、与时俱进”的办学理念,在办学之路上引领全体广附人“做好的自己”,实现大我与小我的共进发展。
中篇以实践之反思,载今日之笃行。主要围绕个性化的课程、创新型的教研、德育品牌活动以及打造特色班级展开讨论,为学生的个性化成长、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空间与机会。
下篇以树人之理想,馈社会之恩泽。更进一步地突出了广州大学附属中学之“好”不局限于学校本身,更在于好校长、好教师、好家长以及好学生们“好上加好”的互动模式。而今广州大学附属中学的这份“好”更具强大的社会影响力和辐射力,正被社会和媒体认可与宣传。
全书内容丰富、具体,充分展示了学校的发展历程和办学特色,全方位地呈现了广州大学附属中学的“好教育”。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几年来,各地涌现出了一批好学校、好校长、好教师。总结和推广他们的经验,是推动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现代化的强大动力。广州市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不仅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而且在改革开放中敢为天下先,在教育领域积累了许多新经验。广州市教育局在《广州市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文件“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的要求下,决定组织编写“走进广州好教育丛书”,实在是适逢其时。这是对广州市多年来教育改革创新的一次总结,也是对广州市今后教育改革的一次推动。
根据编委会的设计方案,丛书拟从广州市1000多所中小学校、10多万名教师中选出10所“好学校”、10名“好校长”、10名“好教师”列入首批出版计划。他们有的是已有100多年建校历史,积淀了深厚文化内涵,至今仍然在不断创新中继续勃发着育人风采的老学校;有的是办学时间不长,但在全校教职工磨砺创业、共同耕耘下办出水平的新学校。他们有的是办学理念先进、充满活力、管理经验丰富的好校长;有的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热爱学生的好教师。总之,他们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每一个学生,创造了卓越的成绩,是好学校、好校长、好教师队伍中的典范。
当前,我国教育正处在由数量发展转向质量提高的转折点上。到2020年,我国要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教育现代化的实质就是要培养现代化的人。教育要回到原点,立德树人,培养具有为国家、为人民服务的责任心,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且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交往能力的人才。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我们的校长和教师要立足中国,放眼世界,转变教育观念,改变人才培养方式,促进教育现代化的进程。
我希望广州市在编写“走进广州好教育丛书”的过程中继续挖掘先进人物和新鲜经验,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
邓云洲,全国十佳校长、广东省教育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广东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导师、广东省爱国拥军模范、广州市政协委员、原广州军区“国防教育之星”、广州市学校教育心理学会副会长、广州市名校长。曾主持参与国家、省级重点立项课题11个,先后独立著作、主编、参编教育类著作14部,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
自担任广州大学附属中学校长以来,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高,被誉为广州市进步发展*快、加工能力*强的学校,综合排名稳居广州市“前六名俱乐部”。学校先后获得“全国基础教育名校”“全国教育科研先进单位”“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学校”“广东省国家示范高中”“广东省德育示范校”等荣誉称号。
上篇 理想与跨越
第一章 因缘际会:大爱无疆育新人
第一节 历史的渊源与期待
第二节 办学理念——以生为本,与时俱进培养面向未来的人才
第三节 校训的演变:做最好的自己
第四节 校歌校徽校旗:红色根系永葆青春
第二章 未来发展:而今迈步从头越
第一节 自我评估:学校发展的关键问题
第二节 发展愿景:凝聚各方力量
第三节 价值观整合:团队领导力
中篇 实践与反思
第三章 因材施教:重新认识课程
第一节 课程反思:以生为本的课程才是好课程
第二节 课程体系:丰富完整的选修课程
第三节 课程教学:学校发展的重中之重
第四章 德行广大:百年树人传佳话
第一节 “八节一坛”相辉映
第二节 主题活动添光彩
第三节 家长学校树新风
第四节 以德为先育人才
第五章 个性空间:“百团大战”风云起
第一节 走向科学
第二节 走向文化
第三节 走向生活
第六章 教研促教学:捕捉教育的活力
第一节 教研领航,一路向前
第二节 科研创新,气象万千
第三节 媒介平台,新式教学
第四节 传帮共进,杏坛筑梦
第七章 特色班级:每个孩子都是有价值的
第一节 红色根系——国防班
第二节 留学基地——国际班
第三节 数学锦标——奥数班
第四节 分层教学——课改班
下篇 影响与辐射
第八章 灿若星辰:好校长、好教师、好家长、好学生
第一节 文韬武略之校长
第二节 累并快乐之教师
第三节 殷殷陪伴之家长
第四节 茁壮成长之学生
第九章 第三只眼:我们的学校有多好
第一节 媒体之窗看广附
第二节 家长同行评广附
第三节 政府社会赞广附
后记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