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哲理与教育教学:谈青年教师如何设计教学》以青年教师如何做好教学设计为主线,主要介绍了如何由课标制订教学目标,如何开展教学活动、怎样进行教学评价三个方面的内容,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形式,用丰富的案例支撑教育理论。书中的案例和素材,全部来自于作者20多年来的教育实践以及对教育的思考,所用案例多为生活中的故事或哲理,希冀能将相对深奥的教育理论通俗易懂的讲清楚,让青年教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党的十八大以后,党和国家对教育提出了总体要求:教育要符合时代的要求,实现全球化、信息化。在全面深化课程改革的时代背景下,进一步要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近年来,新入职的青年教师队伍逐渐壮大,这些青年教师基本都是来自名牌高校的硕士、博士毕业生,他们具有学历高、研究能力强、理论水平高等特点,但缺乏教育教学理论和教学经验。并且这些青年教师中非师范生占有很大比例,他们对教育教学规律了解更少,急需“充电”,提升自身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教学技能水平,急需站稳讲台。
基于以上需求,本书主要面向广大青年教师,帮助青年教师解决教学设计的问题。本书共包括三部分内容:如何由课程标准制定教学目标、如何围绕教学目标开展教学活动、如何用教学评价检测目标达成。本书倡导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提倡在教学设计中体现教学目标、教学评价、教学活动的一致性。全书详细阐述了课程标准的功能及地位,由课程标准制定教学目标的流程和注意事项;由教材分析到教学方法的选择,演示实验和探究实验的教学创新策略;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教学评价的问题等。书中集合了作者20午来所积累的大量教学案例和教育素材,其中有的来源于教学反思,有的来源于教研活动,还有的来源于发表的期刊论文和大赛评比课例等。有些课例虽已过去十几年,但它们仍有很高的使用价值,仍是好的教学素材。
本书还概括出了物理教育教学的关键问题:在现象和结论之间构建一个教学过程。以过程为主线,以思维为中心,才能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课堂教学中,只有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获得的过程,才能有效地组织教学,才能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才能使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不再是一句空话,促使目标达成。优化教学过程的方法有很多种,但其中最有效的方法是:沿着历史的足迹,重演人类丰富的科学活动。这是构建有效教学过程的重要手段,又称为“遵循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
教育理论生活化是本书的一个显著特色。为帮助广大青年教师迅速理解和掌握各教学环节的意图和作用,书中运用了大量的生活哲理加以说明解释,利用生活哲理把抽象复杂的教育问题形象直观、浅显易懂地解释清楚,使广大青年教师体会到教育的趣味性和哲理性,使他们更加热爱教育,更加喜欢教书育人这一职业。例如,利用“坐地铁”事例可以使教师理解课程标准、教学目标、学情分析和教学评价间的关系;利用“停车线”事例让教师体会小细节能提高教学效果的道理等。将生活哲理运用于教学,可以使教育教学理论变得通俗易懂、生活化,富有趣味性。这些生活哲理大部分来源于作者生活中的思考,是教育教学理论应用于生活的具体体现,具有很好的启示性。
实践性强是本书的另一特色,书中的一些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主要源于作者的教学实践,书中的教学案例和教育素材也全部来自教学一线,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可借鉴性。另外,本书的框架结构和内容素材都是经作者本人在青年教师培训中多次实践和反复修订的成果,深受广大青年教师喜爱,所以实践性很强。
作者写作本书的目的,是希望能给广大青年教师提供一个参考方向,让青年教师对课堂教学规律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希望本书能为广大青年教师打开一扇窗,拓宽一个视角,能有效地帮助青年教师成长,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教育教学。
查看全部↓
田成良,现任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物理教研员,北京市特级教师。曾获全国科学方法教育先进个人,山东省中学物理优质课一等奖,济宁市特级教师等荣誉。近几年,分别在《物理教师》《中学物理教学参考》《物理教学》《物理通报》等省级以上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0多篇;曾撰写《教材方略全解》《教与学整体设计》等教学论著,参与《初中物理教师用书》的编写工作,并多次承担中考命题工作。
田成良所秉持的教育理念,认为理想的科学教育是以浓缩的时空和必然的形式,让学生重演人类丰富多彩的科学活动,在亲历探究的过程中,感受科学的启迪,汲取前人的智慧,领悟思想方法,陶冶科学精神,提升科学素养。
第一章 如何由课程标准制定教学目标
第一节 课程标准的功能及地位
第二节 由“坐地铁”谈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
第三节 由“高速公路”谈目标的细化
第四节 制定教学目标中常见的问题
第五节 如何解读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
第六节 科学制定教学目标的流程
第七节 编写教学目标的ABCD模式
第八节 由“学开车”谈三维目标
第九节 从三维目标到“核心素养”
第十节 科学地分析和使用教材
第十一节 由乒乓球“发球”谈学情分析
第二章 如何围绕教学目标开展教学活动
第一节 如何巧妙地引入新课
第二节 如何设计教学活动
第三节 如何有效创设情境
第四节 如何有效设计实验
第五节 如何进行数据分析
第六节 怎样做好演示实验
第七节 如何进行实验创新
第八节 如何实施科学方法教育
第九节 如何进行课堂调控
第十节 如何优化教学过程
第十一节 青年教师应具备的教学基本功
第三章 如何用教学评价检测目标达成
第一节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评价
第二节 什么是总结性评价
第三节 什么是形成性评价
第四节 什么是表现性评价
第五节 由“打羽毛球”谈教师如何有效提问
第六节 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评价学生
第七节 如何依据课程标准进行综合评价
附录:部分优秀教学设计及说课稿
“电流和电路”教学设计
“磁是什么”教学设计
“声的利用”说课稿
“运动的快慢”说课稿
参考文献
后记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