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信息系统开发案例教程(第2版)》围绕着一个完整的真实软件项目——图书管理系统,介绍了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基本方法和流程。《管理信息信息系统开发案例教程(第2版)》主要分为4个教学阶段:系统分析、模块设计、系统整合和系统部署,重点是模块设计阶段。模块设计分为10个模块:用户登录模块、用户管理模块、基础数据管理模块、类型管理模块、业务数据管理模块、数据查询模块、报表打印模块、条码编制与图书入库模块、图书借出与归还模块、罚款管理模块。
《管理信息信息系统开发案例教程(第2版)》在各个模块设计过程中将知识、技能、态度有机结合,将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融入项目实践中,体现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基本思想。
《管理信息信息系统开发案例教程(第2版)》可以作为高职高专各相关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教材,也可供软件项目开发和软件设计类专业学生毕业设计时学习参考。
以典型项目开发为载体,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知识、技能、态度三者有机结合。
《管理信息信息系统开发案例教程(第2版)》是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资助课题的研究成果教材,也是创新教学方法、强化操作技能的买验教材《管理信息信息系统开发案例教程(第2版)》面向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程序员岗位,将重点定位在系统实施,同时也涉及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的主要内容。在模块模型已知的前提下,重点探讨编写类代码、创建数据表、制作界面、编写功能代码、进行模块测试的方法和技巧,将理论知识融入项目开发过程中,真正做到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
《管理信息信息系统开发案例教程(第2版)》面向教学全过程设置完整的教学环节:每一章均按照教学导航——任务描述——任务完成示范——任务完成情况评价——课堂同步实践——课堂同步实践评价展开。
1.教材的定位
本教材主要面向高职院校的计算机相关专业。高职院校的主要目标是培养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对于软件系统开发来说,以工作内容、工作特征来划分,主要分为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和系统实施,高职学生主要面向的工作岗位是系统实施,包括界面制作、数据库创建、代码编写、软件测试、文档编写等工作内容。对于软件企业的项目开发组来说,以工作职位划分,分为项目经理或项目组长、程序员、测试员等职位,高职学生主要面向的是程序员、测试员等职位,从事具体的编码、测试等方面的工作,而不是系统的规划、分析和整体设计。
基于以上分析,为了使教材真正满足高职学生的需要,本教材改变以往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类教材的编写方法,不再过多介绍管理信息系统的规划、分析、管理等方面的理论知识,而是面向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程序员岗位,将重点定位在系统实施,同时也涉及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的主要内容。在模块的用例图、类图、顺序图、活动图等模型已知的前提下,重点探讨编写类代码、创建数据表、制作界面、编写功能代码、进行模块测试的方法和技巧,将理论知识融入项目开发过程中,真正做到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
2.教材的特色
(1)以典型软件项目开发任务为载体组织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模块化,真正做到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
本书围绕一个真实的软件项目——图书管理系统,按照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流程,将本课程分为4个教学阶段:系统分析、模块设计、系统整合和系统部署,重点是模块设计阶段。模块设计又分为10个模块:用户登录模块、用户管理模块、基础数据管理模块、类型管理模块、业务数据管理模块、数据查询模块、报表打印模块、条码编制与图书入库模块、图书借出与归还模块、罚款管理模块。
第1章 分析图书管理系统
【教学导航】
【任务描述】
【任务完成示范】
1.1 分析图书管理系统的业务需求
1.2 分析图书管理系统的参与者
1.3 分析图书管理系统的用例
1.4 分析图书管理系统的类
1.5 分析图书管理系统的功能模块结构
1.6 分析图书管理系统的数据库
1.7 分析图书管理系统的主要操作流程
【任务完成情况评价】
【课堂同步实践】
【课堂同步实践评价】
第2章 设计用户登录模块
【教学导航】
【任务描述】
【任务完成示范】
2.1 【用户登录】业务需求建模
2.2 建立数据库和数据表
2.3 设计【用户登录模块】多层架构
2.4 创建类
2.5 设计【用户登录】应用程序界面
2.6 编写【用户登录】窗体程序代码
2.7 测试【用户登录】程序
【任务完成情况评价】
【课堂同步实践】
【课堂同步实践评价】
第3章 设计用户管理模块
【教学导航】
【任务描述】
【任务完成示范】
3.1 【用户管理】业务需求建模
3.2 建立数据表
3.3 设计【用户管理】模块多层架构
3.4 创建类
3.5 设计【用户管理】应用程序界面
3.6 编写【用户管理】窗体程序代码
3.7 测试【用户管理】程序
【任务完成情况评价】
【课堂同步实践】
【课堂同步实践评价】
第4章 设计基础数据管理模块
【教学导航】
【任务描述】
【任务完成示范】
4.1 【基础数据管理】业务需求建模
4.2 建立数据表
4.3 设计【基础数据管理】模块多层架构
4.4 创建类
4.5 设计【出版社数据管理】应用程序界面
4.6 编写【出版社数据管理】窗体程序代码
4.7 测试【出版社数据管理】程序
【任务完成情况评价】
【课堂同步实践】
【课堂同步实践评价】
第5章 设计类型管理模块
【教学导航】
【任务描述】
【任务完成示范】
5.1 【图书类型管理】业务需求建模
5.2 建立数据表
5.3 设计【图书类型管理】模块多层架构
5.4 创建类
5.5 设计【图书类型管理】应用程序界面
5.6 编写【图书类型管理】窗体程序代码
5.7 测试【图书类型管理】程序
【任务完成情况评价】
【课堂同步实践】
【课堂同步实践评价】
第6章 设计业务数据管理模块
【教学导航】
【任务描述】
【任务完成示范】
6.1 【业务数据管理】业务需求建模
6.2 建立数据表与数据视图
6.3 设计【业务数据管理】模块多层架构
6.4 创建类
6.5 设计【浏览与管理书目数据】应用程序界面
6.6 设计【新增书目】应用程序界面
6.7 设计【修改书目数据】应用程序界面
6.8 设计【选择出版社】应用程序界面
6.9 编写【浏览与管理书目数据】窗体程序代码
6.10 编写【新增书目】窗体程序代码
6.11 编写【修改书目数据】窗体程序代码
6.12 编写【选择出版社】窗体程序代码
6.13 测试【浏览与管理书目数据】程序
【任务完成情况评价】
【课堂同步实践】
【课堂同步实践评价】
第7章 设计数据查询模块
【教学导航】
【任务描述】
【任务完成示范】
7.1 【数据查询】业务需求建模
7.2 建立数据表与数据视图
7.3 设计【数据查询】模块多层架构
7.4 创建类
7.5 设计【查询图书借阅数据】应用程序界面
7.6 编写【查询图书借阅数据】窗体程序代码
7.7 测试【查询图书借阅数据】程序
【任务完成情况评价】
【课堂同步实践】
【课堂同步实践评价】
第8章 设计报表打印模块
【教学导航】
【任务描述】
【任务完成示范】
8.1 【报表打印】业务需求建模
8.2 建立数据表与数据视图
8.3 设计【报表打印】模块多层架构
8.4 创建类
8.5 设计数据报表
8.6 设计【打印报表】应用程序界面
8.7 编写【报表打印】窗体程序代码
8.8 完善【查询图书借阅数据】窗体
8.9 测试【报表打印】程序
【任务完成情况评价】
【课堂同步实践】
【课堂同步实践评价】
第9章 设计条码编制与图书入库模块
【教学导航】
【任务描述】
【任务完成示范】
9.1 【条码编制与图书入库】业务需求建模
9.2 建立数据表
9.3 设计【条码编制与图书入库】模块多层架构
9.4 创建类
9.5 设计【条码编制与图书入库】应用程序界面
9.6 编写【条码编制与图书入库】窗体程序代码
9.7 测试【条码编制与图书入库】程序
【任务完成情况评价】
【课堂同步实践】
【课堂同步实践评价】
第10章 设计图书借出与归还模块
【教学导航】
【任务描述】
【任务完成示范】
10.1 【图书借出与归还】业务需求建模
10.2 建立数据表与数据视图
10.3 设计【图书借出与归还】模块多层架构
10.4 创建类
10.5 设计【图书借出】应用程序界面
10.6 编写【图书借出】窗体程序代码
10.7 设计【选择借阅者】应用程序界面
10.8 设计【选择图书】应用程序界面
10.9 测试【图书借出与归还】程序
【任务完成情况评价】
【课堂同步实践】
【课堂同步实践评价】
第11章 设计罚款管理模块
【教学导航】
【任务描述】
【任务完成示范】
11.1 【罚款管理】业务需求建模
11.2 建立数据表
11.3 设计【罚款管理】模块多层架构
11.4 创建类
11.5 设计【罚款管理】应用程序界面
11.6 编写【罚款管理】窗体程序代码
11.7 测试【罚款管理】程序
【任务完成情况评价】
【课堂同步实践】
【课堂同步实践评价】
第12章 设计主窗体和整合系统
【教学导航】
【任务描述】
【任务完成示范】
12.1 【图书管理系统】业务需求建模
12.2 设计【图书管理系统】多层架构
12.3 绘制数据库E-R图
12.4 添加【图书管理系统】类
12.5 设计【图书管理系统】主界面
12.6 添加窗体
12.7 编写【图书管理系统】主窗体程序代码
12.8 测试【图书管理系统】程序
【任务完成情况评价】
【课堂同步实践】
【课堂同步实践评价】
第13章 部署与发布图书管理系统
【教学导航】
【任务描述】
【任务完成示范】
13.1 向解决方案中添加部署项目
13.2 设置部署项目的属性
13.3 向部署项目中添加项目输出项
13.4 创建应用程序的快捷方式
13.5 添加并配置程序安装过程的预定义对话框
13.6 生成安装程序
13.7 安装应用系统
13.8 还原数据库
13.9 试运行安装后的图书管理系统
【任务完成情况评价】
【课堂同步实践】
【课堂同步实践评价】
经实地调查,图书管理系统应满足以下业务需求。
(1)在图书管理系统中,借阅者要想借出图书,必须先在系统中注册建立一个账户,然后系统管理员为其办理借书证,借书证可以提供借阅者的姓名、部门、借书证号和身份证号等。
(2)持有借书证的借阅者可以借出图书、归还图书,但这些操作都是通过图书借阅员代理与系统进行交互。
(3)借阅者可以在图书馆内或其他场所查询图书信息、图书借阅信息和罚款信息。
(4)在借出图书时,借阅者进入图书馆内首先找到自己要借阅的图书,然后到借书处将借书证和图书交给图书借阅员办理借阅手续。
(5)图书借阅员进行借书操作时,首先需要输入借阅者的借书证号(提供条码扫描输入、手工输入、双击选择3种方式),系统验证借书证是否有效(根据系统是否存在借书证号所对应的账户),若有效,则系统还需要检验该账户的借阅信息,以验证借阅者借阅韵图书是否超过了规定的数量或者借阅者是否有超过规定借阅期限而未归还的图书;如果通过了系统的验证,则系统会显示借阅者的信息以提示图书借阅员输入要借阅的图书信息,然后图书借阅员输入借出图书的条码(提供3种输人方式:条码扫描输人、手工输入和双击选择),系统将增加一条借阅记录信息,并更新该借阅者账户和该图书的馆藏数量,完成借出图书的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