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4篇共14章,以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决策)为主线,围绕经济活动体系与地理环境系统相结合的环境、状态、结构和过程,系统地探讨了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应用,其中重点讨论了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决策)的两类组织方式;强调了对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的空间特性和系统性的把握;突出了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原理和方法在区域发展决策中的应用。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地理、规划、经济、管理等相关专业本科生的教材和参考用书,也可供区域经济发展、企业发展规划、资源环境利用与管理等方面的决策者和研究人员参考。
前言
第1篇 总论
第1章 绪论
1.1 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特性
1.1.1 研究对象
1.1.2 特性
1.2 经济地理学的学科体系
1.3 经济地理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
1.3.1 地理学科体系中的经济地理学
1.3.2 经济地理学与地球空间信息技术科学
1.3.3 经济地理学与经济科学
1.3.4 经济地理学与自然科学
1.3.5 经济地理学与技术科学
1.4 本书结构
1.4.1 本书编写的基本点
1.4.2 本书结构
小结
思考题
第2章 经济活动
2.1 经济活动特征
2.1.1 经济活动基本概念
2.1.2 经济活动过程
2.1.3 经济活动特征
2.2 经济活动分类
2.2.1 按经济活动的部门分工特征分类
2.2.2 按经济活动功能特征分类
2.2.3 按经济活动区位指向特征分类
2.2.4 按经济活动空间形态特征分类
2.3 经济活动联系
2.3.1 经济活动联系的主要方面
2.3.2 经济活动联系的若干特征
2.3.3 经济活动空间联系的实现形式
小结
思考题
第3章 经济活动区位条件
3.1 区位条件的构成与影响
3.1.1 自然环境因素
3.1.2 生产技术因素
3.1.3 社会经济因素
3.2 区位条件基本特征与规律
3.2.1 区位条件的基本特征
3.2.2 区位条件的地域分异规律
3.2.3 区位因素的作用距离衰减规律
3.3 经济活动区位条件评价
3.3.1 区位条件评价的原则
3.3.2 区位条件评价的基本内容
3.3.3 区位条件评价的过程
小结
思考题
第4章 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的基本原理
4.1 因地制宜
4.2 集聚与分散相结合
4.3 地区专门化与综合发展相结合
4.4 统筹兼顾与综合平衡相结合
小结
思考题
第2篇 经济活动区位选择原理与方法
第5章 经济活动的区位选择
5.1 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基本问题
5.1.1 区位选择的范围与层次
5.1.2 区位选择因子指标体系
5.1.3 区位选择标准
5.1.4 经济活动最佳区位选择的技术经济论证方法
5.2 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经典模型
5.2.1 农业区位选择模型——杜能模型
5.2.2 工业区位选择模型
5.2.3 商服业区位选择模型
小结
思考题
第6章 多部门企业区位选择
6.1 多部门企业概述
6.1.1 多部门企业(公司)的特点
6.1.2 多部门企业的典型——跨国公司
6.1.3 多部门企业多区位投资因素
6.2 多部门企业多区位发展空间模式
6.2.1 企业增长的战略
6.2.2 多部门企业多区位发展的空间模式
6.3 多部门企业不同组分的区位选择
6.3.1 公司总部的区位选择
6.3.2 公司研究与开发机构的区位选择
6.3.3 生产单位的区位选择
小结
思考题
第3篇 区域经济活动体系地理空间组织原理与方法
第7章 区域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方式
7.1 用地选择与用地平衡
7.1.1 用地选择
7.1.2 用地平衡
7.2 组团布局与功能分区
7.2.1 组团布局
7.2.2 功能分区
7.3 关系优化与结构优化
7.3.1 关系优化
7.3.2 结构优化
小结
思考题
第8章 区域经济地理空间组织优化
8.1 区域经济地理空间组织与决策优化
8.2 区域经济地理空间组织决策背景分析
8.2.1 区域综合发展水平
8.2.2 区域发展的优势与劣势
8.2.3 区域发展趋势
8.3 区域经济地理空间组织决策体系
8.3.1 区域经济地理空间组织决策的内容体系
8.3.2 区域发展战略与总体规划
8.3.3 区域专项规划
8.3.4 分区规划
8.3.5 区域经济地理空间组织决策的方法体系
8.4 区域经济地理空间组织决策评价
8.4.1 综合评价
8.4.2 特色评价
8.4.3 环境影响评价
8.5 区域经济地理空间组织决策实施评价
8.5.1 区域经济地理空间组织决策实施评价概述
8.5.2 区域经济地理空间组织决策实施评价内容体系
8.5.3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案例
小结
思考题
第4篇 原理应用与区域经济发展决策
第9章 区域农业布局
9.1 农业生产与农业布局
9.1.1 农业生产
9.1.2 农业布局
9.2 区域农业布局条件分析
9.2.1 自然资源条件分析
9.2.2 社会经济条件分析
9.2.3 技术条件分析
9.2.4 原有农业基础分析
9.2.5 区域农业发展潜力分析
9.3 区域农业总体布局
9.3.1 区域农业经济结构
9.3.2 区域农业经济结构的合理性分析
9.4 农业部门布局
9.4.1 区域种植业布局
9.4.2 林业布局
9.4.3 畜牧业布局
9.4.4 水产业布局
9.4.5 城镇郊区农业布局
小结
思考题
第10章 区域工业布局
10.1 区域工业布局条件分析
10.1.1 工业生产特点
10.1.2 区域工业布局条件分析
10.2 区域工业结构优化
10.2.1 资源型产业结构
10.2.2 加工型产业结构
10.2.3 资源加工混合型产业结构
10.3 工业区的组织
10.3.1 工业区的组织
10.3.2 城市工业区
10.3.3 高技术区
10.3.4 生态工业区
10.4 工业布局的环境保护措施
10.4.1 环境问题
10.4.2 环境污染
10.4.3 工业布局环境保护措施
小结
思考题
第11章 区域旅游规划
11.1 旅游业概述
11.1.1 旅游业的特点
11.1.2 影响旅游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11.2 区域旅游资源评价
11.2.1 旅游资源及旅游地
11.2.2 区域旅游资源评价
11.3 区域旅游规划
11.3.1 旅游规划的基本要素
11.3.2 区域旅游发展规划
11.3.3 区域旅游开发建设规划
小结
思考题
第12章 区域基础设施规划
12.1 基础设施的特征与作用
12.1.1 基础设施的特征
12.1.2 基础设施的作用
12.2 基础设施的发展模式
12.3 区域交通运输规划
12.3.1 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12.3.2 综合运输网的构建
12.4 区域给水、排水规划
12.4.1 区域给水规划布局
12.4.2 区域排水规划布局
12.4.3 区域给排水规划中的几个问题
12.5 区域电力规划
12.5.1 电力规划的内容
12.5.2 电力规划中的几个问题
小结
思考题
第13章 区域城镇体系规划
13.1 城镇体系规划概述
13.1.1 城镇体系的特征
13.1.2 城镇体系规划的基本内容
13.2 城镇发展的区域条件分析评价
13.2.1 分析中心城市的吸引范围
13.2.2 城镇发展的基础条件分析
13.2.3 城镇发展条件的综合评价
13.3 城镇体系的职能结构规划
13.3.1 城镇体系职能结构规划的层面
13.3.2 城镇职能分类
13.3.3 城镇体系职能结构规划的基本思路
13.4 城镇体系的等级规模结构规划
13.4.1 城镇体系等级规模结构规划的内容
13.4.2 城镇体系规模结构的现状分析
13.4.3 区域城镇化水平预测
13.5 城镇体系的空间结构规划
13.5.1 城镇体系空间结构规划的内容
13.5.2 城镇体系空间结构规划的框架
13.6 城市总体布局
13.6.1 城市用地选择
13.6.2 城市用地功能组织
13.6.3 城乡一体化规划
小结
思考题
第14章 区域环境规划
14.1 区域环境规划概述
14.1.1 区域环境规划概念
14.1.2 区域环境规划的任务和内容体系
14.1.3 区域环境规划的类型
14.2 区域环境总体规划
14.2.1 区域环境规划目标
14.2.2 环境功能综合分区
14.2.3 分区经济活动控制与环境保护
14.3 区域环境专项规划
14.3.1 区域大气环境综合防治规划
14.3.2 区域水环境规划
14.3.3 城市环境综合治理与保护
14.3.4 乡镇环境综合治理规划
14.3.5 灾害防御规划
小结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