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教材的基本理念是:根据职业教育改革的要求,突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以工学结合的思路,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本教材着力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并形成特色: 1.突出教材的时代性和探索性。教材编写过程中把握时代发展的脉博,关注旅游文化教学研究的进展,汲取旅游文化发展的新观念和采纳旅游文化研究的新内容,激发教学过程中对旅游文化的探索。 2.重视教材的科学性和系统性。教材编写针对旅游专业学生职业发展需要,内容力求科学性,从旅游主体文化、客体文化、介体文化和文化创意四个模块进行项目分解和任务安排,促进教材的系统性。 3.体现教材的实践性和实用性。教材编写思路围绕工学结合,将旅游文化知识传授、技能训练与能力培养贯穿于教材,教学内容实用,强调知识应用,激发学生乐学情趣。 4.强调教材的针对性和职业性。教材编写目标明确,着力于教学的有效训练,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教材的教学思路明晰,项目教学任务化,以达到全面提高教学效果与效率之目的。 5.力求教材的创新性和发展性。教材编写打破传统的知识传授观念,进行教学改革创新,重视教学的发展需要。每个项目采用“学习目标——项目引导——任务教学——项目总结——项目实施——实践训练——复习检测”的编写脉络;任务教学中包括“任务分析——情境引入——知识学习”三个部分,知识学习部分又分“文化背景分析——文化要点学习——文化旅游应用——文化欣赏解读”四个部分。
模块一 旅游文化内涵认知
项目一 知晓旅游文化理论
任务一 领会旅游与文化联系
任务二 理解旅游文化的内涵
任务三 把握旅游文化的特性
任务四 梳理旅游文化的类型
项目二 认识旅游主体文化
任务一 分析旅游主体观念文化
任务二 弄清旅游主体动机文化
任务三 理解旅游主体消费文化
任务四 理解旅游主体审美文化
模块二 旅游景观文化赏析
项目三 自然景观文化赏析
任务一 地文景观文化赏析
任务二 水域景观文化赏析
任务三 生物景观文化赏析
任务四 气象景观文化赏析
项目四 人文景观文化赏析
任务一 聚落景观文化赏析
任务二 建筑景观文化赏析
任务三 园林景观文化赏析
任务四 遗址景观文化赏析
项目五 社会景观文化赏析
任务一 饮食文化赏析
任务二 服饰文化赏析
任务三 民俗文化赏析
任务四 宗教文化赏析
项目六 精神景观文化赏析
任务一 艺术文化欣赏
任务二 工艺文化鉴赏
任务三 文教文化欣赏
模块三旅游企业文化品鉴
项目七 旅游企业文化鉴赏
任务一 理解旅游企业文化
任务二 熟悉旅游管理文化
任务三 领会旅游服务文化
任务四 关注旅游网络文化
项目八 旅游景区文化分析
任务一 旅游景区文化概述
任务二 旅游景区文化策划
任务三 旅游景区文化建设
任务四 旅游景区文化经营
模块四 旅游文化创意开发
项目九 特色旅游文化分析
任务一 旅游生态文化分析
任务二 休闲旅游文化分析
任务三 旅游体验文化分析
任务四 红色旅游文化分析
项目十 旅游文化产品创意
任务一 旅游文化传承发展分析
任务二 旅游文化产品创意分析
任务三 旅游文化产品营销分析
任务四 旅游文化消费趋势分析
附录 项目实战训练的组织与评价
参考文献
《旅游文化/高职高专旅游大类“十二五”规划教材》:
2.以路为导,选择角度
游赏好的园林,便会感到画境中的一股文心,园林景色中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亭一榭,似乎都经过仔细地推敲,就像作诗时对字的锤炼一样,使它们均妥帖地各就各位,有曲有直,有露有藏,彼此呼应成为一首动人的风景诗篇。园林艺术欣赏是一项边走边看的审美实践活动,线路的选择十分重要,而园林道路的特点是很少直道贯通,常常是曲径蛇行。如古典园林里的长廊,具有实用和观赏的双重价值,犹如优美的线条,曲折多变地在小小的空间里勾勒出奇妙多姿的图画,就像是一位高明的“导游”引着你走上一条巧妙的观景线路,一景又一景,一村又一村,尽情领略不同的风光。关于角度的选择,苏东坡在《题西林壁》诗中说得好:“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视角不同,观赏感受就不同。山水的静观和登涉使人有“天然图画”和“身入画中”的不同感受,而移步换景又能鉴赏出山水“无尽藏”的种种意趣。郭熙在画论中曾提出过一个“三远”的见解,他说从山下仰望山巅,有高远突兀之势;从山前临观山后,有深远重叠之意;从近山纵目远山,又有平远冲融缥缈之感。因此,选择最佳观赏位置,是获得最佳美感的重要方法。园艺家在造园设计时已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其所建亭、台、楼、阁、轩、榭等基本上都是游人最佳的视角位置,但这远远不够,许多美景的观赏视角还要靠游人根据自己的审美情趣来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