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作为有唐一朝文学的代表,不仅内容丰富,题材多样,而且还呈现出极高的艺术审美价值。诞生于隋唐之际的禅宗,是印度佛教与中国传统儒道文化融合后产生的最具中国特色的佛教形态。禅宗与诗歌结合,最终绽放出了中国诗歌中的美丽之花——禅诗。目前学术界对于唐代文人禅诗的研究主要以典型和个案研究为主,尤以论析唐代文人与佛禅关系以及诗学观为特色,而从宏观视域对唐代文人禅诗的发展全貌及价值进行全面研究则略显不足。本文拟针对这一问题进行相对集中、系统的探究,以期对唐代诗歌以及中国文学研究有所裨益。
哲学博士后,文学博士,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师,研究方向:宗教与文学,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和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各1项,在《北京社会科学》、《云南社会科学》、《新疆大学学报》(哲社版)、《海南大学学报》(社科版)、《中国宗教》、《内蒙古大学学报》(社科版)、《广州大学学报》(社科版)、《中国佛学》等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数十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