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生产力总论
第一章 总论 ……………………………………………………………… 3
第一节 背景与意义 ………………………………………………… 4
第二节 宗旨与目标 ………………………………………………… 6
第三节 总体任务与实现路径……………………………………… 10
第四节 指导方针与基本原则……………………………………… 13
第二章 沈阳生产力现状分析…………………………………………… 15
第一节 生产力发展基础…………………………………………… 15
第二节 生产力 SWOT分析………………………………………… 21
第三节 制约因素与主要矛盾……………………………………… 24
第三章 国内外典型城市生产力发展模式分析 ……………………… 27
第一节 城市生产力发展模式的内涵 …………………………… 27
第二节 国外典型城市生产力发展模式 ………………………… 28
第三节 国内城市生产力发展模式 ……………………………… 42
第四节 沈阳生产力发展模式……………………………………… 54
第四章 沈阳生产力发展规划分析 …………………………………… 60
第一节 战略分析…………………………………………………… 60
第二节 布局分析…………………………………………………… 62
第三节 结构分析…………………………………………………… 66
第四节 动力分析…………………………………………………… 68
第五节 功能分析…………………………………………………… 70
第六节 重点任务分析……………………………………………… 71
第二篇 生产力分论
第五章 沈阳产业生产力………………………………………………… 77
第一节 现状与问题………………………………………………… 77
第二节 分析、规划与目标………………………………………… 96
第三节 主要任务与实现路径……………………………………… 99
第六章 沈阳空间生产力 ……………………………………………… 107
第一节 现状与问题 ……………………………………………… 107
第二节 分析、规划与目标 ……………………………………… 116
第三节 主要任务与实现路径 …………………………………… 121
第七章 沈阳企业生产力 ……………………………………………… 123
第一节 现状与问题 ……………………………………………… 123
第二节 分析、规划与目标 ……………………………………… 132
第三节 主要任务与实现路径 …………………………………… 134
第八章 沈阳创新生产力 ……………………………………………… 137
第一节 现状与问题 ……………………………………………… 137
第二节 分析、规划与目标 ……………………………………… 145
第三节 主要任务与实现路径 …………………………………… 153
第九章 沈阳文化生产力 ……………………………………………… 157
第一节 现状与问题 ……………………………………………… 157
第二节 分析、规划与目标 ……………………………………… 167
第三节 主要任务与实现路径 …………………………………… 170
第十章 沈阳体制生产力 ……………………………………………… 176
第一节 现状与问题 ……………………………………………… 176
第二节 分析、规划与目标 ……………………………………… 191
第三节 主要任务与实现路径 …………………………………… 200
第十一章 沈阳信息生产力 …………………………………………… 208
第一节 现状与问题 ……………………………………………… 208
第二节 分析、规划与目标 ……………………………………… 218
第三节 主要任务与实现路径 …………………………………… 222
第十二章 沈阳生态环境生产力 ……………………………………… 229
第一节 现状与问题 ……………………………………………… 229
第二节 分析、规划与目标 ……………………………………… 244
第三节 主要任务与实现路径 …………………………………… 251
第三篇 生产力对策与保障
第十三章 八大生产力发展的对策与保障 …………………………… 259
第一节 产业生产力发展的对策与保障 ………………………… 259
第二节 空间生产力发展的对策与保障 ………………………… 267
第三节 企业生产力发展的对策与保障 ………………………… 271
第四节 创新生产力发展的对策与保障 ………………………… 277
第五节 文化生产力发展的对策与保障 ………………………… 283
第六节 体制生产力发展的对策与保障 ………………………… 285
第七节 信息生产力发展的对策与保障 ………………………… 299
第八节 生态环境生产力发展的对策与保障 …………………… 302
第十四章 总体生产力发展的对策 …………………………………… 305
第一节 实施全面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的对策 …………………… 305
第二节 实施以创新驱动为主导的 “双创”对策……………… 306
第三节 实施促进生产力协调、优化、提升的对策 …………… 308
第四节 实施生产力发展成果得以共享共赢的对策 …………… 309
第五节 实施促进城市生产力沿着绿色、生态、
循环方向发展的对策 …………………………………… 310
第十五章 总体生产力发展的保障 …………………………………… 312
第一节 创新发展理念,提高转型认识,提供认识保障……… 312
第二节 激活、优化人力资源供给,提供人才保障 …………… 313
第三节 加快法治沈阳建设进程,提供法制保障 ……………… 314
第四节 构建完善的政策支持体系,提供政策保障 …………… 315
附 录 …………………………………………………………………… 318
参考文献 ………………………………………………………………… 328
后 记 …………………………………………………………………… 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