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变暖为特征的气候变化是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全球性问题,并成为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危机和挑战。低碳经济是人类社会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模式。城市作为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核心单元,发展必将以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支撑,这使得城市成为碳排放的集中地。在建设与发展城市过程中,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推进城市化进程必不可少的物质保证,是国家或区域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重要保证,对一国或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深圳特区在低碳城市、低碳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走出了一条特色之路,其中北环大道的建设,为我国低碳市政基础建设作出了良好榜样。
深圳市北环大道路面修缮与交通改善工程横跨南山、福田和罗湖三个行政区,西起南山区的港湾大道,东至福田区的银湖立交,全长19.5km。该路标准路幅宽度为78~132m,主车道为双向八车道+紧急停靠带,辅道为双向四车道。其改造内容包括:主辅道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辅道贯通,优化主辅出入口;新建钢结构人行天桥9座,沿线设置港湾式停靠站23对;拆除道路中间隔离防撞墩,改造为3m宽绿化隔离带;人行道铺设环保透水砖,加设自行车专用道;完善交通设施及相关市政管线等。该工程涉及道路、桥梁、给排水、电气(电力、通信、路灯照明)、燃气、园林和绿化等专业,合同造价7.49亿元,于2010年6月15日开工,2011年12月1日竣工。
改造后的北环大道行车舒适、交通顺畅、环境优美、噪声很小,同时完善的市政配套设施与公共交通接驳设施不仅便民利民,而且改善了沿线周边区域的投资环境与居住环境,实现了107国道在深圳市区域内向功能完善的市政快速主干道的华丽转身,受到媒体与市民的广泛好评,被冠以“低碳市花大道”“美景如画大道”“驾驶感最好的市政道路”和“高科技大道”等美誉,实现了工程质量、安全文明、环境保护、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筹兼顾。北环大道改造施工在交通疏解工作中的创新被冠以“北环模式”,并在深圳市交通建设中推广。该工程先后获得深圳市优质工程金牛奖、广东省优质样板工程奖、中国市政工程金奖、国家优质工程奖和省级工法、省科学技术奖等15项奖励。
本书的作者在深入研究低碳经济与低碳城市方面作出了许多努力,旨在探索一条符合我国低碳城市及低碳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之路。
除本书主编王媛、易露霞、张清,副主编朱惠诚、刘洋、田湘南之外,广州工商学院教师曾素梅、马超平、尤彧聪、吴雄生和陈广仁也参与了该书的撰写。在此,对为本书顺利出版而作出积极贡献的所有人员表示衷心感谢,同时,对为本书顺利完成而提供所有参考资料的作者,也一并表示衷心感谢。另外,本书还得到了广州工商学院的大力支持,在此也表示衷心感谢。由于作者水平和学识有限,书中难免出现差错,敬请读者不吝指正。
第1章 绪论1
1.1 研究背景1
1.1.1 低碳发展理念日益凸显1
1.1.2 低碳城市方兴未艾4
1.1.3 中国低碳城市发展现状简析7
1.1.4 深圳能源、环境简况13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5
1.2.1 国外研究现状15
1.2.2 国内研究现状17
1.3 概念阐述19
1.3.1 低碳经济概念19
1.3.2 低碳城市概念20
1.3.3 低碳市政基础设施概念22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22
1.4.1 研究内容22
1.4.2 研究方法23
1.4.3 技术路线23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24
1.5.1 研究目的24
1.5.2 研究意义24
第2章 对低碳市政基础设施的新认识26
2.1 低碳城市系统26
2.2 城市市政基础设施的概念28
2.3 城市基础设施的范围32
2.4 城市基础设施的特点与作用33
2.5 低碳市政基础设施体系38
2.5.1 城市用水体系39
2.5.2 能源利用体系40
2.5.3 固体废物处理体系42
2.5.4 “四新技术”应用44
2.6 低碳城市内涵45
2.6.1 节能建筑47
2.6.2 低碳交通49
2.6.3 低碳消费52
2.6.4 低碳社区55
2.7 低碳市政基础设施在低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58
2.7.1 低碳市政基础设施在低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58
2.7.2 低碳城市基础设施在低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59
第3章 低碳节能环保理念下的市政基础设施发展模式60
3.1 低碳市政基础设施发展支撑体系之低碳能源60
3.1.1 能源及低碳能源的定义61
3.1.2 能源的分类61
3.1.3 能源系统62
3.1.4 能源挑战63
3.1.5 传统能源优化65
3.1.6 绿色能源体系68
3.2 低碳市政基础设施发展支撑体系之低碳建筑70
3.2.1 低碳建筑的内涵71
3.2.2 低碳建筑的特点72
3.2.3 低碳建筑建设任务与目标73
3.2.4 美、英、德低碳建筑发展简况74
3.3 低碳市政基础设施发展支撑体系之低碳交通76
3.3.1 城市交通结构与各交通方式的关系76
3.3.2 各交通方式外部性对交通结构的影响78
3.3.3 低碳交通发展模式79
3.4 低碳市政基础设施发展支撑体系之循环利用80
3.4.1 我国城市垃圾现状80
3.4.2 城市垃圾给环境造成的主要危害82
3.4.3 城市垃圾有效处理途径——循环利用83
第4章 低碳节能环保理念下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86
4.1 低碳节能环保理念下的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实例分析——
深圳市城市建设86
4.1.1 城市用水系统86
4.1.2 能源利用系统89
4.1.3 固体废弃物处理系统92
4.1.4 “四新技术”的应用94
4.2 我国其他城市发展低碳市政基础设施实践99
4.2.1 石家庄市正定新区99
4.2.2 天津市105
4.2.3 重庆市105
4.2.4 南昌市106
4.2.5 吐鲁番市107
第5章 典型案例介绍——深圳市北环大道路面修缮工程绿色施工
经验介绍109
5.1 工程概况109
5.2 绿色施工技术的实施110
5.2.1 施工组织设计方面110
5.2.2 材料使用方面111
5.2.3 环境保护方面112
5.2.4 固体废弃物方面113
5.2.5 废气排放方面114
5.2.6 光污染方面114
5.3 交通疏解114
5.3.1 交通疏解理念115
5.3.2 交通疏解的主要措施115
5.3.3 交通疏解工作的特点119
5.3.4 市政道路改造工程交通疏解的建议119
5.3.5 北环大道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20
第6章 我国低碳市政基础设施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121
6.1 我国能源环境面临的困境121
6.2 碳排放量计算方法122
6.2.1 市政基础设施的碳排放基数大122
6.2.2 碳排放量计算方法122
6.3 发展低碳交通的制约因素122
6.3.1 能源利用率低123
6.3.2 私家车出行量迅速增加124
6.4 发展低碳建筑的制约因素125
6.4.1 发展低碳建筑相关政策需要完善125
6.4.2 发展低碳建筑的理念认识不够125
6.4.3 发展低碳建筑技术规范与标准亟待制订126
6.4.4 发展低碳建筑示范性产品缺乏126
6.4.5 发展低碳建筑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尚待提高126
6.5 发展低碳市政基础设施产业面临的制约因素127
6.5.1 发展低碳市政基础设施面临的挑战127
6.5.2 难以发展低碳市政基础设施的原因127
6.6 发展低碳消费的制约因素128
6.6.1 低碳消费面临的困境128
6.6.2 “面子消费”“奢侈消费”带来的浪费129
6.7 我国固体废物处理系统有待进一步改善129
6.7.1 固体废物处理缺乏安全措施129
6.7.2 低碳处理固体废物建议130
6.8 我国城市水资源循环利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133
6.8.1 污水处理技术滞后133
6.8.2 投入资金不够,较难满足现实需求134
6.8.3 水资源循环利用面临的问题135
6.8.4 我国城市水资源循环利用解决措施135
6.9 深圳市市政基础设施集约建设案例及分析136
6.9.1 深圳市宝城通信机楼案例及分析137
6.9.2 深圳市市政设施集约建设前海地铁车辆段上盖物业
案例及分析139
6.9.3 深圳市龙岗区“花园式”布吉污水处理厂案例及
分析140
6.9.4 深圳市附建式110千伏华强变电站案例及分析142
6.9.5 展望深圳市市政设施集约建设143
第7章 我国低碳市政基础设施发展模式与对策研究148
7.1 从系统论角度构建广州低碳市政基础设施指标体系148
7.1.1 相关理论阐述148
7.1.2 低碳城市指标体系构建,层次分析法150
7.2 发展低碳能源体系151
7.2.1 化石能源的利用新技术151
7.2.2 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技术153
7.2.3 节能减排技术154
7.3 发展低碳陆路交通体系154
7.3.1 有效调控交通需求优化低碳交通结构154
7.3.2 加强低碳城市交通道路建设缓解供需矛盾156
7.3.3 建立并完善低碳交通制度保障交通体系运行157
7.4 发展低碳建筑技术158
7.4.1 节能建筑围护结构158
7.4.2 采用节能建筑材料159
7.4.3 加强建筑节能管理159
7.5 发展生态产业体系160
7.5.1 构建生态型都市农业160
7.5.2 构建生态型都市工业161
7.5.3 构建服务业生态化体系162
7.6 可持续消费体系162
7.6.1 政府指导绿色消费162
7.6.2 企业发展低碳产品163
7.6.3 消费者树立低碳消费观163
7.7 建立健全低碳政策法规体系164
7.7.1 建立适合国情发展需要的相关法规规章164
7.7.2 加大资金投入,为低碳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
保障164
7.7.3 推动创新,助力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低碳化164
7.7.4 政府、行业、企业共建低碳市政基础设施信息平台165
参考文献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