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是中国的国粹,是中华文化中*有代表性的艺术形式。通过欣赏京剧,可以感悟中国古典文化的博大精深,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提高艺术修养,充实生活。历史和京剧在很多方面有密切联系,特别是京剧历史剧与历史的联系更加密切。
本书目前为校本教材,编写采取时序与主题相结合的编写体例,共有十个单元、二十课内容。十个单元依次为春秋、战国、秦、汉、三国、唐、宋、明、清、抗日战争十个重大历史时期,每个历史时期精选一出有代表性的历史剧供我们欣赏、探究。本课程旨在引领学生学会从历史的角度欣赏京剧,用历史知识解释剧中的历史内涵,并能运用相关史料分辨剧情的真实与否,正确判断剧中的历史观点、价值取向,从中学习做人的智慧等。简单说,就是欣赏京剧,探究历史,学会做人!
《欣赏京剧
探究历史》是由王亚娟老师从2000年开始经过17年不断修订完善,终于在2017年以完美的面貌面世。这本全彩页的书目前作为校本教材供在校学生使用,书中分单元以京剧与历史相结合的形式讲述了10出京剧剧目。书中配有许多精美、珍贵的图片。这些图片可以使读者对京剧艺术有更直观的了解。书中京剧大师的珍贵照片,让读者能够直接走近这些德艺双馨的艺术大师,折服于他们精湛的技艺与高尚的人格魅力!对于爱好京剧的读者,这是一本不可错过的好书!
作为一门课程,旨在引领学生学会从历史的角度欣赏京剧,探究其中的历史事件,学会做人道理!
前 言
京剧是中国的国粹,是中华文化中最有代表性的艺术形式。通过欣赏京剧,可以感悟中国古典文化的博大精深,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提高艺术修养,充实生活。
历史作为一门社会科学,最基本的要求是真实性。历史和京剧在很多方面有着密切联系,特别是京剧历史剧与历史的联系更加密切。京剧剧目非常丰富,旧传有三千八百出之说,中华民族各个历史时期,都有许多历史故事在京剧舞台上演绎。历史剧虽然取材于历史,却有艺术虚构的成分,这就为我们探究历史剧提供了丰富而有趣的课题。
本教材采取时序与单元相结合的编写体例,共有十个单元、二十课内容。十个单元依次为春秋、战国、秦、汉、三国、唐、宋、明、清、抗日战争十个重大历史时期,每个历史时期精选一出有代表性的历史剧以供欣赏、探究。《欣赏京剧
探究历史》这门课程旨在引领学生学会从历史的角度欣赏京剧。什么是历史的角度?对于中学生来说,就是要弄清剧目所处的历史背景;用历史知识解释剧中的历史内涵;运用相关史料分辨剧情的真实与否;正确判断剧中的历史观点、价值取向,从中学习做人的智慧等。简单说,就是欣赏京剧,探究历史,学会做人!
学习时,首先应该阅读每个单元的导言,以加深对京剧剧目所处时代背景的了解。每个单元都由欣赏课和探究课构成。
欣赏课具有普及性和赏析性,目的是让毫无京剧基础的同学们逐步学会看懂京剧,在看懂的基础上逐步体验京剧的美。教材设计了剧情介绍京剧知识宫名段欣赏学着做等板块。其中,剧情介绍可以让学生在欣赏京剧前对故事情节有所了解;京剧知识宫中的京剧知识,可以为看懂京剧提供必要的帮助;名段欣赏精心选择了各个行当的名家名段,通过视频资料的赏析,领略京剧的美轮美奂;学着做可以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切身体验京剧的美妙。
探究课具有整合性和探究性。通过对剧中蕴含历史信息的唱词和念白的赏析和探究,把京剧和历史学科两个不同的领域整合起来。探究课的活动平台,设置了历史课堂直通车欣赏与探究拓展与延伸展示台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课题,像一个小历史学家一样展开历史探究之旅。这种探究之旅会很难吗?不用担心,本教材提供了历史探究式学习的三大要素:问题情境(名段欣赏)历史资料(历史资料库)探究方法(探究宝典)。教材设置的名段欣赏环节,都有配套视频资料,为学生提供了大量探究课题。历史资料库提供了和历史剧相关的资料。这些资料都被翻译成了白话文,加上了合适的题目,一目了然,方便使用。历史探究园地的探究宝典,从宏观到微观角度为探究历史问题提供了具体的探究方法、途径和思维方式。历史课堂直通车拓展与延伸展示台板块具有选择性、展示性的特点,学生可以找到感兴趣的课题进行探究,并且把探究成果在课堂上呈现出来,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本课程最大的新奇之处,是把京剧和历史学科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整合起来,并建构起专门供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以史料为主体的教材内容体系。本教材不仅提供了大量史料,还提供了探究方法、途径和思维方式。
另外,教材的课文中配有许多精美、珍贵的图片。这些图片可以使学生对京剧艺术有更直观的了解。书中京剧大师的珍贵照片,让学生能够直接走近这些德艺双馨的艺术大师,折服于他们精湛的技艺与高尚的人格魅力!
把京剧艺术普及教育和历史学科拓展型课程相结合的探索和实践,此前是一个尚未开发的领域,这种探索和实践没有任何参考和借鉴的对象,所以这种探索是在实践中不断提升和完善的。课程的开发始于2000年,2003年成为上海音乐学院实验学校校本课程,2005年第一版教材印刷成册供学生使用。2013年,经过提升与完善的课程被评审为杨浦区的区域共享课程。2015年被评为上海市中小学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教育典型案例。十多年间,课程得到了很多专家与学者的帮助和支持。上海京剧院院长、艺术总监亲临学校听课、研讨,并组织多位京剧专家对教材京剧部分提出修改意见。市教委历史教研员、课程专家,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均对课程予以大力指导和帮助,一并致谢。十多年来,教材几易其稿,终于付梓印刷。当然,课程开发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完善的过程,希望这种探索在实践的过程中能听到各种声音,以便它能够健康成长。
限于著者水平有限,书中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广大读者不吝赐教,以使再版修订时不断完善。
王亚娟
2017年4月
王亚娟,上海音乐学院课程开发、实验学校历史高级教师。上海市名师后备人选。杨浦区学科带头人、教育局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在校本区域共享课程建设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参编书籍四本《高中历史小论文》(学林出版社2003年出版)、《高三历史解析》(学林出版社2007年出版)、《如何说课》(华东师大出版社2009年出版)、《历史教学叙事研究》(三联出版社 2007年出版)。